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一天,世尊从灵鹫山下来,在路上遇到了鹿头梵志。佛陀和梵志一同走着,来到郊外弃置死人尸体的大畏塜间。世尊从地上拿起一颗髑髅,交给梵志,问道:「梵志啊!你通晓星宿天文,世间医药,能治疗一般人种种的病苦杂症,也能知道一个人死亡的塬因,现在你看看手上这颗髑髅,到底是男的髑髅,还是女的?当时他生了什么病而去世的?」
梵志拿着髑髅反復观察,用手轻轻敲击聆听后,禀白世尊:「这是男人的髑髅。」佛言:「没错!这是男人的髑髅。」佛陀继续又问:「这个人是怎么去世的?」梵志再用手叩击,推敲一番后说:「这个人同时生了很多病,全身百节痠痛而死。」佛又问:「当时应该用什么方法医治,便能使他的病好起来呢?」梵志回答:「当时如果能用蜜配着嗬梨勒果,一起服用就会痊癒。」世尊说:「没错,如你所说,此人如能服用此药,就不会丧命。那么,这人往生后投生何处呢?」梵志捉着髑髅击叩推敲,回答世尊:「这人堕到叁恶道了,没有投生在善处!」佛点点头:「是呀!就如你所说的,已堕叁恶道!」
世尊拿起另一颗髑髅给梵志,问:「你再看看,这是男的,还是女的髑髅?」梵志同样用手敲叩细听,观察后回答:「这髑髅是女人的。」「她生了什么病,为什么往生?」佛又问。梵志再轻叩后禀白世尊:「这女人是怀妊命终。」「哦!她生什么病导致往生呢?」「世尊,这女人怀妊生产后,未满一月又復受妊,身体赢弱,没多久小产血崩,因此命终。」世尊点头道:「没错!如你所说。那么依你之见,这女人再度怀妊后,该用什么方法来养身呢?」「只要当时服用上好的油酥醍醐,就可保全胎儿与自身性命。」「没错,梵志,你的判断很正确。那这女人往生后到何处去了?」梵志回答:「世尊,她投生畜生道了。」佛陀轻轻地点头:「很好,你说的没错。」
世尊又捡起另一颗髑髅,问道:「这髑髅是男,是女?」梵志用手叩击敲打,回答道:「世尊,这是男人的遗骨。」「很好,这人患了什么病而往生?」梵志敲击骨头后回答:「这人饮食过度,却又一直泻肚子,因此往生。」「这病有无方法可医?」「世尊,当时如果他能忌口,禁食叁日,病就能痊癒!」「说得好,梵志,你的观察很正确,那此人命终生到何处?」梵志回答:「他命终后投生饿鬼道中。」佛言:「没错,说得很对!」
佛陀又再捡起一颗髑髅,递给梵志,问:「是男子,还是女子之骨呢?
」梵志以手击之,回答:「世尊,此是女人之骨。」「很好,那她生了什么病去世的?」梵志再度敲了敲骨头,说道:「这女人是生产时去世的。」世尊又问:「她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以致命丧黄泉?」梵志用手敲叩髑髅,答道:「这女子生产之时气力虚竭,又飢饿困顿,所以命终。」世尊问:「那她死后往生何处?」梵志以手轻击骨头答道:「这女子投生人道。」佛问:「饿死的人如何能投生善道呢?」梵志又轻敲髑髅后回答:「这女人生前持戒清净无缺直至命终!」佛陀说道:「正是!这女人持戒完具而命终。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生前持戒没有缺犯,命终之后当生二趣:一是天上,二在人间。」世尊又手捉一髑髅交给梵志,再问道:「是男?是女?」梵志依然用手敲叩观察,回答:「这是男人的髑髅。」「很好,你说得没错,他生了什么病去世的?」梵志击骨倾听,说:「这个人没有生病,是被人所害而终!」佛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他是被人所害而死,那么他现在生到哪裡去了?」梵志叩骨而听,答道:「这个人转生到天上了。」佛问:「梵志啊!这样说来岂不矛盾?一般遭人所害命终的,多堕于叁恶道啊,为何此人会生到天上去呢?」梵志闭目静心,叩敲此骨,回答世尊:「此人奉持五戒,又能兼行十善,所以死后生到天上。」佛微微一笑,说道:「善哉!如你所说,持戒之人因为生时对众生无所触害,所以命终投生善处。那你知道这个人生前持守了几条戒律呢?」梵志专精一意,摒除妄想杂念,仔细击骨倾听:「这个人持守一戒、二戒?叁戒、四戒、五戒?嗯!这个人是持守八关斋戒最后命终。」世尊回答:「很好,如你所说,这个人的确是持守八关斋戒最后命终。」
就在此时,东方世界普香山南的优陀延比丘已证四果,灰身泯智入无余涅槃。世尊以神通力,一瞬间即取灭度罗汉之骨而来,交与梵志问道:「是男?是女?」梵志以手敲击推察,数度往返,最后不解地喃喃自语:「怪哉!怪哉!此事甚为稀奇!观察此髑髅,既非男人骨,亦非女子身,周旋无往来,不见所生处,不见所灭处,八方上下渺无踪迹,无从观见此骨本来因缘,世尊,此事甚为奇特,不知此髑髅是何人之骨啊?」
佛陀道:「梵志,你竟不识此骨吗?你要知道这髑髅,无终、无始、亦无生死,亦无八方、上下所可适处,这是东方世界普香山之南,已证道果入于无余涅槃的优陀延尊者之髑髅。梵志!这是阿罗汉的髑髅啊!」
鹿头梵志听完佛陀的开示,欢喜讚叹,感到殊胜难得,对佛说:「世尊!我观察世间万物乃至虫蚁之类,对其生所从来,死往何去,都能了知分别,至于鸟兽音声,一听即刻能判知雄雌;但是今日阿罗汉的髑髅,无论如何仔细推敲、观察,始终无法得知本来因缘,也寻不到生死之迹,如来正法甚深奇妙!如来神口宣说正法,信受奉行成就道果,阿罗汉者,即依法修行,犹如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世尊讚嘆梵志:「梵志,如你所言,出世正法解脱因缘,如来亲口所宣,正使天人、世间、阿修罗或诸魔眷属,都不能知道阿罗汉的去处啊!」
此时,梵志虔诚顶礼世尊说:「我能了知九十六种外道之趣向,然而于如来之法得证圣者,却无法分辨其趣向,唯愿世尊,听我出家学道修法,也能入于圣流之道,永脱生死轮回。」佛言:「善哉梵志!大丈夫应如是,至心专修梵行,得成圣道,没有人能了知你的趣向!」
鹿头梵志当下就出家学道,住在闲静之处,恆常思惟道法,精进修习。如同其他随佛出家的行者,剃除鬚髮,披叁法衣,修行梵行,生死已尽,所作已办,不再受胎,鹿头梵志也是如此,以大信心用功不懈,即成阿罗汉道。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第二十八--(四)
省思
一般世人喜于求神问卜,占相吉凶。然而即便如鹿头梵志这样的异人,穷尽其智力,仍然无法识知阿罗汉的去处。可知世间命相之术,只能见凡夫之境,却无法助人度生死苦海。
佛法首重因果,古人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佛法真理,行得一分,即有一分功德,持守五戒得人身,奉行八斋福感天人,思惟道法重虑缘真,转得一分烦恼,破得一分无明,成就一分法身。「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当知命运掌握在己,愚者求神问卜空过岁月,智者了达因果,于因中努力修善断恶,改变命运。沩山老人云:「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徇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歷然,岂无忧惧?」人命无常,叁界之内因果罪福,萦绊逼迫丝毫不爽,当努力勤修,切莫等閒!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