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

发布时间:2023-07-20 10:10:35作者:大悲咒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

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

佛法对我们心灵的剖析是非常精细的,也非常科学,因此能非常有效地对治我们身心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无论是天台的《小止观》、《六妙门》、大乘佛法的念佛法门、参禅、持咒、结手印、观想、各种观照……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你如法地、专注地去修,一定能使我们的情绪得到有效的、正面的管理,身心变得健康、完美、快乐、明亮起来。永嘉禅法也是一样,只要能把握一种入门方法,并如法地、不松懈地对身心进行训练,把自己身心的体验和学到的内容进行对照,就会体会到佛法的真实不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修学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所以无论是禅法的学习还是禅定的受用都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从身心两方面去由浅入深地掌握和体会。随着我们禅定力量的加强,心会变得越来越安祥、听话,只要心听话了,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佛法认为众生与佛平等无二,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就是因为我们这颗心具备了无量无边的力量,也具备了无量无边的可能性,只要它能听话了,我们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别人做得特别好的事情,我绝对也可以做到;别人做得特别坏的事情,我如果不好好管理自己,也一样会去做。所以众生在心性上是完全平等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了解它、能否管理好它、以及如何去管理它。

我们说过,止观禅法是一套具有可重复性的科学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而且凡夫就完全可以掌握。无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如法地去修行止观禅定,就一定会使心听话起来,逐步达到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定乃至四禅八定的境界。如果只是听听理论,不能如法的去修,不把禅法落实到身心上,就永远得不到禅法的受用。

如果我们如法地去修了,却还没有得到受用,那也不用着急,因为量变引起质变是需要过程的,每个人的身心状态不一样,所以得到受用的时间会或长或短,但量变积攒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变。所以我们修行止观禅法就如同拿身心去做个快乐制造试验,只要身体的姿势、心的观照都能达到禅法的要求,就必然会得到禅法给身心带来的法喜,体会到禅定的快乐。在这个试验中,粗心住到欲界住的境界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在经历了未到定的短暂空白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禅定——离生喜乐地,也就是初禅的境界。

初禅境界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嗔恨。欲界凡夫是有嗔恨心的,而色界和无色界或者是有四禅八定觉受的凡夫,都能“善恶不行嗔”,也就是没有嗔恨心了,因为他对身体、心灵已经生起了非常快乐的感觉,内心充满难以言喻的喜乐,根本嗔恨不起来。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平常很开心时,突然被别人骂了两句,我们会觉得无所谓;如果心里生气、很烦恼的时候,别人随便说上两句我们就会受不了。

所以烦恼是首先起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并不是来源于外境,如果心灵具备了快乐的能力和力量,那么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快乐的情绪依然会从我们身心上散发出来。快乐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这个道理经常被我们忘记和忽略掉,禅定的作用之一就是把内在的这种快乐力量挖掘出来、显发出来,在以后的禅修过程中,我们会逐步体会到这种心灵的变化,到了初禅以后,我们内心会充满欢喜和快乐,这种喜乐的觉受就是心的一种良性力量,使我们生不起任何嗔恨,所以初禅境界又被称作离生喜乐地,我们分五个方面介绍初禅相关的内容。

一、初禅修证

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如果对于天台宗来讲,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非常详细,也非常实用,与我们前面讲的止观禅法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把智者大师总结的六种修行方法,总纲地讲解一下。

第一门是数。所谓“明能数之心,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再散乱,这个方法和前面讲过的数息观其实是一样的。在修学数息过程中,开始我们会不习惯把心关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东想西想地散乱起来了,甚至把数给忘记了,这时用心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和压制会使心更加烦乱,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讲悄悄话,安慰它说“你不要烦,慢慢来嘛,心可以停下来了”。你这样很安静地给自己讲两遍后,心就会产生力量了,它就会很安稳地慢慢停下妄动和散乱了。

第二门是随。随比数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们先通过数息初步定下来了以后,慢慢让自己习惯于这种安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数这个比较粗的系心法放下,只是随着这个息,进一步深入禅定。也就是我们进入觉受的状态时,只是看住呼吸的进来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自己是坐着、靠着、还是站着……然后进一步,知道呼吸是长是短,是舒服还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这就是随。

第三门是止。当我们能做到随的时候,身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知道心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知道我们呼吸的状况,身体的状况,一切很清楚,却没有动摇。当我们的心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后,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会再有烦躁、杂乱的表现,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能对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达到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身心会体会到非常轻松、舒适的觉受。

这时会觉得“随”也太累、太麻烦了,于是就会再进一步,让心停在完全没有动摇、明明白白的状态里面,这就是第三门——止。止的状态非常空灵,清清楚楚却没有一丝妄想,心里再不会想要任何外界的东西,甚至连禅定也想不起来,所有散乱和动摇都停止下来了,此时的心就象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没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非常听话,既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但此时它却仍有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比如我们功夫不纯熟时,心一沉静下来,马上就会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掉举呢,就是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

古人说凡夫这颗心的习性就像毒蛇一样,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保持一动不动;在明亮的地方,就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四处爬行,去伤害别人。我们这颗心也是这样,只有在如同黑暗的昏沉、昏睡状态下,才发现它好像不动了;但只要一醒过来,马上就开始四处乱动,六根去追逐六尘,攀缘不息,这是我们凡夫心的一个状态。所以学了佛法后,我们就知道心还有其它的层面,就不能让心再活得那么累,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运用禅法,比如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走路、吃饭等等,心不要被这些事情转过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态,不昏沉、不掉举,实际上这就是定。

第四门是观。当我们的心能止下来以后,慢慢就会生起一种觉照,就是说,让我明白身边的环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态。我们一旦观照明白,这个心就不是停在止当中,而是能起观照了,这是禅定力更强的表现。如果修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念佛,只管将心停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止。观呢,我们对念佛就产生了觉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号,注意力在知道上,这就是观,就是对所修之法起了观照。《六妙门》虽然主要是坐禅的修行方法,但它的范围有通有别,非常广泛,因此可以应用到其它法门中。

第五门是还。“还”就是还家,回家。“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我们修了止、观之后,发现心里还是太乱,基础功夫不够,那我们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数、修随,把基础打牢后,才能安步进功。“还”的第二层还有就路还家,就止观之路回归真心的意思。也就是观照生起来后,还有个对境在,因此还都是心外求法,还不是我们的心本身,但能观、所观虽然都是妄想,也是我们还家必经之路,所以如果我们观照的功夫能做得好,就可以就路还家,回归凡夫心的本来面目。

凡夫心历来妄想纷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让我们身心很疲惫、没有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四禅八定虽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让我们学会有规律地妄想。比如凡夫平常不知道自己会想什么,妄想都是突然生起来的,或者四处生起来的,没办法把握。禅定就能让自己的妄想变得有规律,想一样事情就想一样,想两样就想两样,不想就不想,心态非常稳定,如果什么都不想了,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就还归到自己的心性上了,这时候的觉受就是净。

第六门是净。清净,就是只需体会清净的感觉,外界的一切万物、包括我们的修行方法虽然清清楚楚,但都和这个清净无关。比如我们想到花,心却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这个清净的能上了,这个能就是俗称的“我”,佛教里称为我执。这个能想的“我”是什么样子?其实它没有样子的,就象照相机的功能一样,照相机的功能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一用,就能拍出照片来。我执就如同照相的功能,身体就如同照相机,妄想就是照片。照相机的功能就是把外部的景物拍成照片,拍了就拍了吧,我们却拿着照片不放,比较来比较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烦恼的,却把照相的功能忘到一边去了,这就是凡夫最大的颠倒。

实际上,照相机虽然有各种型号,可是拍照功能却是一样的,完全平等,因为如果没有拍照的功能,就不叫照相机了。所以修到了第六门的时候,心念终于从对照片的执着回归到了平等的照相功能上了。不管拍不拍照,照相的功能永远不会变化,不会受到任何照片的染污,这个感觉就是“净”。这时候不管有妄想,还是没妄想,我们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而所想的一切都不会污染这个清净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净。只要能体会到所有的想法都不会丝毫污染自己,我们还会嗔恨什么呢?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就可以进入初禅,如果体会不到这里,进入初禅就比较难。

八正道里讲,修行要具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正念以后才有正定,所以禅修最重要的是生起正念。对于初修的人来讲,正念就是把念头绑在正法上面,正法有五乘正法,也就是人乘、天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禅法也是正法,比如六妙门,就是让我们把心绑在这六个状态上,不再去迷惑、烦恼和痛苦。所以这六个妙门,其实就是心所缘的六个不同境界。

随着禅定的深入,心的体会由粗到细,所缘的境界也越来越微细、微妙,但方法没有变,都是让心捆绑在一个状态上,让它越来越听话、稳定、守规矩。这有点象接断骨的方法,比如病人腿摔断了,医生就会先把骨头摆正,对接上,然后在外部加个支撑物把断骨的位置固定好,包扎起来,再打上石膏,不让这里活动,过一段时间骨头恢复些了,就拆掉一层,慢慢活动,避免腿失去功能,再好些,就再拆掉一层,最后束缚全部拆掉后,再经过锻炼,断骨就不但长好了,而且功能也回复如初了。

我们的心早被五欲六尘伤害得破碎不堪、凌乱无序了,就如同多处骨折的断骨一样,自己很难愈合,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有了禅修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学着把心绑在这六个境界上,心被外尘干扰得厉害、很粗时,我们就用数、随把心绑好,心细些了,就再用止、观,再用还,最后用净。包括念佛、参禅也都是把散乱的心绑住,绑好之后,开始很不习惯,很难受,比如身体痛了、心里烦了等等,但这点苦你要能忍受,不然就永远好不了。在这里我们要有个信念,也就是坚信只要把心绑在正法上,忍过一段时间,就会受益无穷,这样慢慢的,心自然就有规律了,就会回归清净洒脱的本来面目,不再流浪无依了。

现在禅定的原理我们知道了,就好办了,大家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心绑定。比如念佛法门简单易行,我们就把心绑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上,心里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行住坐卧都和阿弥陀佛在一起,慢慢就和禅定相应了。所以初禅的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里有强烈的抑制力、专注力,这也是禅定最起码的要求,假如我们不专注,就得不到初禅的受用。

六妙门是一层一层深入,一层一层绑定的,到最后的“净门”才能进一步走入初禅。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体会到这一层,“净”就是清净,心里一点妄想都没有就是清净,这是心的健康状态,仍在欲界里。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只是因为心平时散乱惯了,我们非常不习惯这种完全没有妄想的清净状态,也就是无法在这里专注,所以就进不了禅定。其实只要找到这个感觉之后,有能力把心绑定在这个无妄想的清净上,就能随时保持在禅定状态。

比如大家坐好后,把环境、身体、呼吸都观察清楚后,就把心完全放下来,放到没有任何想法的状态,专注在这里,这就是在没有妄想的状态下把心绑定,这个感觉很难得。我们体会到了就要停在这个状态,并让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停在这个状态,去感受这个清净。

刚放下妄想的时候,停住的时间很短,我们就生不起“净”的觉受,甚至觉得很枯燥,因为以前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有,现在心停下来了,好像太没有滋味,太没有意思了。这是我们不习惯造成的,慢慢地当你停在这里的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能生起觉受,然后就有一种正念的力量,让自己摄持在这里。

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也没有,就会非常喜欢这种净,因为它非常轻松,完全没有压力,没有散乱和贪欲、没有不满和嗔恨、没有着急和痛苦,没有任何负面的东西,完全是一个健康完美的状态。生起这个觉受后,即使不打坐,我们也可以不停地专注在这里,让自己习惯这种专注,就很容易走入禅定。

所以禅定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非常健康的状态,并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并不神秘。糟糕的是我们一点也不习惯它,却以散乱为习惯了,比如这颗心一停下来,我们就感觉很无聊,就要去打电话,要去喝茶,要去聊天……否则就感觉没着没落的,心没有地方安顿,悬在那里很难受。五欲六尘一起来,我们就被骗得到处跑,从小被骗到老、骗到死,还以为自己子孙满堂、名利俱全的,终于没白活,其实两眼一闭业障很多啊,受苦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后,就要有智慧地生活,通过禅定的训练把习惯改过来,让心能习惯禅定,能安顿下来,这是最关键的。佛法并不是要我们把世间的一切全都抹杀掉,六亲不认,也不工作也不生活了,也不享受了,佛法其实是让我们的心能更安定,能够更真实、更完美地去感受丰富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平常我们总感觉自己没有禅定,那是期望过高导致的,总以为修禅定一定要一坐下来就一动不动,或者永远都不会散乱,这种误解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压力,内心无法完全放松,总感觉与坐禅不相应。其实我们平常也有定的时候,就是在欲界定。如果没有定,我们心很乱,就是五趣杂居地,如果在这个五趣杂居地里,我们能生起一种欲望或愿望,“我要让心定下来”,只要有这种欲望生起来,我们已经定在这里了,心就不会再东摇西晃地乱动了。

所以我们不要再怀疑自己、小看自己,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这颗心,不给它增加压力,然后产生一个停下来的念头,哪怕只有一秒钟,那么这个时候,你已经在欲界住里了,因为心不散乱了嘛,所以修行的功夫从哪里来的?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慢慢积累下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坐上两个小时、五个小时、或者一生都定在那里不动,谁也没有那个本事,因此我们不要给自己增加任何压力,只要去体会、去感受、去习惯这种没有压力、毫无散乱的感觉,定力就会慢慢增加了。

所以欲界定,甚至初禅、二禅,都不是很难,特别是欲界定,只要如法去修,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因为欲界定就是欲界凡夫的定境,还不需要到色界。凡夫分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禅定为四禅八定,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凡夫的禅定。再向上走,就进入了第九定,就是出世间禅定了,四禅八定加上出轮回、了生死的灭尽定共称为九定。所以说欲界的定还不是禅定,没有禅定力就只能在欲界呆着,有了四禅八定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境界。

欲界的人欲望比较粗重,满足欲望必须借助外境,对物质是有要求的,比如我们坐禅,就需要有蒲团、禅凳,对身体的坐姿、饮食等也都有要求,这些要求满足之后,我们还要让妄想全部停下来,让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妄想,这个感觉很平常,没有任何其它的觉受,但这个平常的感觉实际上是欲界凡夫心的一种真相,也就是没有心病的一种健康状态,没有烦恼、痛苦、贪婪和嗔恨等等负面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停在这里,就进入了欲界定,身心会生起像云一样的一片空白,一切跟我好像毫无关系,这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心专注的一种效果,这就是未到定,未到定以后,我们就进入了初禅,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进入了初禅呢?我们来看第二点,初禅发相。

二、初禅发相

我们通过坐禅,把生命中那些负面的思想慢慢减掉,减到零就是未到定,这时就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干扰我们的心了。在这个零的状态下,我们继续专注,未到定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比较短,这个时间是不一定的,就看我们的用功程度,如果用功很猛烈,我们很想得到初禅的觉受,那可能就经过两秒钟、或者是两分钟的未到定,身心世界一片空白,在空白过程中我们就积蓄了第六意识的专注力,然后继续保持身体不动,用这个专注力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就能生起十六种感触,这就是初禅的十六种触成就。所以说“行者于未到地中,证十六触成就,既是初禅发相”,如果到了未到定的境界后,能够生起十六种觉受,就是进入初禅了。

四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意志力,也就是专注力去调节我们的身体,并生起各种美妙的觉受。所以要初禅生起来有个诀窍,就是定下来后要去觉受,如果不去觉受,我们就达不禅定的法喜,那么身体的觉受是什么样的呢?有些人会觉得身体动不了了,因为他是一个空白的状态生起的觉受,心里面没有一点动扰,所以身体动不了,很沉重。

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组成的,在空白的未到定之后,我们感觉到了身体,强烈的意识就会告诉自己,不动的感觉是很舒服的,四大就会得到意识的调节。所以有些人虽然不懂禅法,坐下来念佛也会产生各种觉受,比如觉得很热,或者很冷,或者很清凉,很柔和,很暖和,或者觉得轻飘飘的等等,总觉得很神秘,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专注的力量使身体的地水火风进行了调节产生的觉受,佛经里说身体四大不调会生病,一大不调就有二百二十种病,四大不调就有八百八十种病,这么多病都是四大不调导致的,意志力很专注就能使四大调节。

初禅有十六触的觉受,“故名初禅余触发者,谓八触也: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谓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触就是感触、觉受,这种觉受有很多功德,我们暂时不去管,先介绍一下这十六触是如何生起来的。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加起来就是十六触。

如果按照四大来分,就比较好理解了,也就是在意识专注身体的时候,每一大都会生起四种觉受,比如地大调节的时候,会发生沉重坚涩四种感受;水大调节时,会冷凉暖滑;火大调节时;会暖热猗痒,风大调节时,则轻动浮掉,四大的觉受加起来,就是初禅的十六触成就。

这十六触就是依靠我们心完全停下来、达到不再受干扰的未到定后,再反过来觉受身体时生起来的。十六触都是专注力直接对身体的感觉,所以初禅最大的特点是身体的反应,心情是随着身体的反应而反应的。打个比方说,初禅的觉受就是用我们的第六意识,去激活身体的细胞,如果细胞活跃了,它就很舒服,很健康,身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所以细胞健康身体就健康,反之亦然。如果皮肤的细胞死掉了,皮肤就很难看,比如我们在电脑前坐久了以后,皮层的细胞被辐射死掉了,脸色就会很难看。如果脸上的细胞很活跃,我们的脸色就非常好看,容光焕发。五脏当中的细胞死掉了,就会产生各种疾病等等。

我们进入禅定以后,实际上是用心的专注力地去激活身上的细胞,当细胞活跃起来的时候,就有一种非常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十六触每一触都能产生非常喜乐的觉支,只要有一触发生,就进入了初禅;如果禅定功夫深的,十六触可以同时成就,比如身体会同时感觉到冷、热、沉、飘等等,这些感触同时生起却没有矛盾,又非常舒服,那地水火风四大已经全部被禅定的专注力调动起来,都在进行调节了。

十六触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打坐才能获得,只要通过禅定把我们的心训练得非常专注了,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那随时都可以达到。比如我们随时能把妄想心停下来了,一片空白,一片空白其实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妄想心不乱想了,把牵扯力量的所有念头全部停下来后,第六意识就回归了本来的空白状态,也就是专注力最强的状态。比如人不停地乱动时,力量就全都涣散掉了,就会感觉很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所有的力量就都会蓄积在身体上,这时候再去做件事情,力量就非常强大。

所以我们把心停下来后,再用这样的心去专注身体的全部,然后起一个念头,这种空白状态下起的念头力量就如同命令一样,因为心的力量全部贯注在这个念头里了,命令自己去激活全身的细胞,也就是感觉身体很舒服,舒服是细胞活跃的表现。一开始像零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干巴巴的,可是坐一会后,我们就会发现身体真是蛮舒服的,然后就去强化身体舒服的这种感觉,它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舒服。如果是觉得坐在那里很舒服,那么地大就开始被我们调节起来了,我们身体的骨胳、肌肉都属于地大,地大调节有四个层次,就是沉、重、坚、涩,沉重坚固、不松散、不柔滑,因此停在那里动不了,我们体会到这种动不了的感觉非常舒服时,初禅发相就出现了,就进入了初禅,如果我们只是身体动不了,却没有感觉很舒服,就不是初禅。

三、初禅五支

五支就是觉、观、喜、乐、舍,是初禅境界的另一个特点,也叫五支功德,和前面的初禅发相是完全相通的。觉是比较粗重的对身体的觉受,就是身体有什么感觉,我们很清楚。观就是用心去感受身体,观比觉微细很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分清楚,觉是来源于身体本身的觉受,我们用心主动去体会身体的感觉时,叫观,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用寻伺两个字其实更好形容,寻就是寻找,伺就是伺守。

我们坐禅就是把心停下来后,再去寻找身体的感受。如果我们要进入初禅,就要找到自己的身体,让它有觉受,所以我们一旦寻找到身体后,身体的感觉很清楚了,寻就达到了。伺呢,就是守住这个身体,专注它,对它的感受越来越清晰,然后就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平时病苦的感觉也没有了,这叫喜,身体非常舒服的感受叫喜。我们用心去专注身体的舒服时,内心就产生一种乐,喜是粗的,乐是细的,喜只是对身体的一种反应,乐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喜和乐都是靠我们的意识操纵的,觉和观就是第六意识寻伺的专注力量。

所以初禅到四禅,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专注。对于初禅来讲,有三个重点,第一是我们必须有一个方法,让心听话、专注,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打了别的妄想,身体的觉受就持续不起来,就像钻木取火一样,钻到木头热起来时,却停下来了,那火就生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地如法去训练,随时停一下,去感受没有妄想的这种身心的正面状态。

第二是我们对身体的觉受要有一个认识,只要十六触其中任何一触生起来,我们就用心去专注它,去感受它。比如坐禅时,把身心全部放下后,我们就要一直地全神贯注在身体上,用心去感受身体,寻找身体的觉受。局部也可以,比如头部、腿部很舒服,当然最好是去专注整个身体,专注的时候心里什么妄想都没有,所以我们会感觉身体很轻、很清晰、很空灵,还会有很多微细的感觉,比如血液在流动,或者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慢慢地动,或者有股气包围着整个身体一样。一开始的快乐感是很低的,慢慢地,感觉越来越清晰,可能会感觉身体有点暖,温暖的感觉很舒服,如果我们能一直保持专注,这种感觉会持续加深,暖再进一步就是热,或者体会到其它地水火风互相调节的感觉,也就是十六触,这时内心自然就会觉得非常快乐,愿意停在这个状态。

第三就是要寻伺喜乐舍五支要俱全,五支相也叫作五支功德,五支不俱全就不是初禅,寻伺喜乐舍这五样同时具备了,才是初禅境界了。

从得到初禅境界的原理,我们就会明白,只要有专注力,并掌握了进入初禅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初禅的十六触和五支功德。那么念佛的人,如果很专注,这些觉受也都会出现,但因为不知道初禅的境界和进入初禅的方法,没有能力去把握,就非常具有偶然性。我们学了禅法以后,把专注力训练好了,进入初禅就很容易。如果打坐时,我们会体会到整个身心的快乐。如果不打坐,我们也可以局部地去感受,比如说把心专注在手掌上,感觉它很舒服,很快乐,它自然就有很舒服的感觉生起来。十六个触当中的任何一触生起来,都可以达到很深刻的觉受,生起来一个我们就觉受一个,不去管其它,当然最强烈快乐的是四大同时生起时的觉受,然后我们就停在这里,让快乐蔓延到全部身心。

欲界的觉受是很粗重、肤浅的,之所以达不到很深的觉受,就是因为专注力太差,心的力量很涣散、很微弱,无法把握,就会被世间的欲望所操纵,很难出离三界。欲望是凡夫生活的动力,主要有三种——淫欲、食欲、睡欲,也就是好吃的、好触的,淫欲和睡欲都是触受。我们前面讲过的呵五欲中,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触欲是最难舍离的。

佛经说“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因此三种欲望中淫欲最强。欲界凡夫都执着有肉身,肉身会产生各种欲望,这种欲望必须靠外在的境界来满足,满足后细胞得到活跃,心情就会快乐。但因为外境都是无常变幻的,所以欲界的快乐非常短暂、粗重。比如满足食欲,需要好吃的食物;满足睡欲,需要柔软的床铺;满足淫欲,需要有个心仪的异性。如果外在的境界好,欲望满足了,凡夫就体会到快乐;如果外境不好,比如食物不好吃,床很硬等等,就不会产生快乐。快乐是人人需要的,但因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快乐的原理,欲界凡夫就只能去不停地追求物质,也就是所谓的改造世界,去满足欲望,让自己快乐起来;色界的特点,就是远离了欲望,不用通过外界来得到快乐,专注的力量使快乐的觉受在心中就可以生起来。

所以佛法实际上是讲原理、讲规则、讲真理的,非常科学,并不是什么迷信。比如拿淫欲来讲,佛经上把细胞比喻成虫子,以触为食,淫欲就是我们身上有很多虫子张开口想吃东西了,所以凡夫淫欲生起来时,心里会产生渴求,就象虫子把嘴全都张开了,等待食物,这就是世间欲望产生的原理。这些虫子是以触为食的,所以触摸会使它们得到满足,并产生快乐,安稳下来。现在有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说,人要是没有性生活,身体就会生病,因为凡夫一般就是通过行淫来调节四大的。其实还有其它更好的调节方法,科学家还没有掌握,比如禅定,把心的力量开发和掌握了以后,通过专注就能让地水火风调节起来,细胞就能活跃,产生深刻的快乐和满足感,根本不用通过淫欲这种手段,所以很多科学结论往往是非常局限的。

我们的细胞是需要活跃的,没有欲望的人细胞不会活跃,生活也会非常寡然无味。所以凡夫最难放弃的就是淫欲,认为性生活可以增强免疫力、多快乐多美妙呀,其实就是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调节四大,激活人体全身的细胞,那么淫欲是如何调节四大的呢?比如行淫时需要坚硬,勃起,这些是地大的觉受;湿润是水大;热、暖是火大,欲火嘛;还需要有动作,就是风大。地水火风相互一调节,全身细胞就得到活跃,才会觉得全身都很快乐,这是性生活产生快乐的原理。但这种快乐很粗浅,只有四种觉受,而且需要外境来满足,比如要有异性的配合,双方配合不好,就不会产生快乐。快乐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不能自己把握,比如性高潮,可能几秒钟就没有了,再想要就达不到了,想持续也持续不了。

初禅的觉受呢,是完全靠意识来支持的,当欲望全部停下来后,内心停止了向外界追求,非常清净、非常专注地去体会身体觉受的时候,地水火风就互相开始调节,产生十六触、五支功德这些微细、美妙的觉受,非常舒服、快乐,完全没有痛苦,而且时间、程度完全由自己掌握。所以有禅定的人看淫欲简直一无是处,不可能再去追求,生活反而更有滋味和乐趣,满面红光,秘密就在这里,这是欲界的规则。

色界的规则就是要用心去专注,抓住身心的觉受,通过专注力不断增强,身体的觉受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我们没有发菩提心,经过初禅、二禅,到了三禅以后,就困在快乐里出不来了。初禅只有十六种快乐,还需要四大互相调节一下才产生,而且要五支俱全,也就是寻伺喜乐舍同时都有才可以达到。在喜乐之前,还要去寻、伺。到了二禅,寻伺也不用了,就是喜乐舍,喜还比较粗。到了三禅,就只有乐舍了,这时禅者整个身心世界都沉湎在快乐当中,如果没有更深厚的愿力,比如成就佛道,救度众生这样的大愿力,他就再也不想出来了。

这就是禅定的副作用,也就是快乐会让我们走不出三界、开不了智慧,这后果还是很不妙的,因为虽然这一生会很快乐,以后还能生到色界、无色界的天上去享天福,但定力失去的时候,又会在轮回里受苦受难了。所以从长远意义看来,三禅境界虽然美妙,却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学四禅八定之前,一定要先发起菩提心,这样就算进入三禅的觉受,我们还有能力跳出来,继续向前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