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三十一

发布时间:2019-06-25 19:30:56作者:大悲咒入门网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三十一    石三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一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譬如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满】菩萨修行于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譬如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四本体清净】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着譬如莲华生时虽处淤泥浊水之中自然洁净而无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譬如莲华开时令诸见者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六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诸法无所滞碍充于内则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妙而不粗涩譬如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七见者皆吉】菩萨善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譬如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八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譬如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净】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譬如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亦得清净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十生已有想】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譬如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火喻菩萨十种善法(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煅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煅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

【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瞋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能烧大地草木诸类净尽无余也。

【二成熟佛法】菩萨修行以智慧观察成熟一切佛法既已成熟历劫不坏譬如火性之热能使依地所生一切种子及诸药等悉能成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干烦恼淤泥】若心着烦恼性则昏昧而不明犹身染淤泥体则污秽而不洁故名烦恼淤泥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断除烦恼之垢复本明净之性譬如大火能干一切湿物及淤泥也。

【四如大火聚】谓诸有情为烦恼所苦有若寒病所逼菩萨以智慧力种种开示令其离苦得乐如大火聚人若向之即得脱于寒逼之苦而获温暖之乐也。

【五作光明照】菩萨修行以智慧光明普照令一切有情于其昏暗未觉悟者咸使觉悟譬如有人于雪山顶然大火聚光明遍照则无幽而不烛也。

【六能使惊怖】菩萨有大智威德光明烜赫能令天魔外道悉生惊怖离彼地方退伏远去譬如大火所有一切恶兽皆生惊怖离己窟冗四散驰去也。

【七能作安慰】谓诸有情昏迷不觉沉沦诸趣受苦无穷菩萨乃能说法种种安慰令离烦恼之稠林趣菩提之正路譬犹远道之人夜行旷野迷失方所心生恐怖若见火聚即诣其所心得安慰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八利与众共】菩萨随得利养受用资具悉能与众共之若贵若贱等无有异譬如大火光明普照一切无分彼此也。

【九人所供养】菩萨慈悲无量化导亦广一切世门天人阿修罗等皆悉奉事供养如诸佛想譬如世间之火诸婆罗门刹帝利民庶等皆悉奉事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田主)。

【十人不轻??】谓菩萨于大乘中虽初发心能令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不敢轻??盖天人等知彼菩萨不久当得无上佛果譬如小火人不敢轻所谓星火虽微亦能燎原其可忽?。

十信(出楞严经)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也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

【一信心】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精进心】不杂曰精无间名进谓唯以念心精明进趣真净之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善入佛法造心分别为慧谓精进之心既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发显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知道不远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谓心进无退则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气分与己相接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也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十住(出楞严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出华严经?)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三檐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有金色光明故也)。

【一体妙】谓此山以四宝所成其体胜妙以喻菩萨由闻思修解四法而为妙体也(闻谓闻受佛法思谓思惟佛法修谓修习佛法解谓解了佛法)。

【二相妙】谓此山有八方四级其相胜妙以喻菩萨具足四德八圣之妙相也(八方者即东西南北四维也四级犹四层也四德即常乐我净也八圣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三色妙】谓山之北金色东银色南琉璃色西水精色一切草木鸟兽等物随所至处则同其色自常不变以喻菩萨四辩为色令物所解皆同而自智不变也(四辩者义辩法辩辞辩说辩也)。

【四德妙】谓此山八方猛风所吹不能令动以喻菩萨八法不能动也(八法者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

【五眷属妙】谓七金山七重围绕及七香水海海印旋流犹如眷属以喻菩萨七支奉戒如金山围绕七识流转如海印旋流也(海印者大集经云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与外色大海中皆有印像故名海印七支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七识即意识谓意识流动不息也)。

【六依持妙】谓此山唯诸天及得神通者之所依止居住以喻菩萨第一义天依持而住可以神会非有情能升也(第一义天即第一义谛之理也)。

【七作业妙】谓此山不离本处而镇四洲映蔽日月而成昼夜以喻菩萨不离本处遍应十方映蔽佛日及菩萨月而成涅盘生死昼夜也(四洲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日月于山腰旋转而成昼夜故云映蔽日月也梵语涅盘华严灭度昼夜者涅盘为昼生死为夜也)。

【八生果妙】谓此山有波利质多罗树能利益天众而生妙果以喻菩萨生教行果而犹妙树也(波利质多罗华言圆生谓枝叶四布香气周遍五十由旬在山顶三十三天善法堂之东北诸天于树下游乐故云利益天众)。

【九为首妙】谓此山于世界成时四洲之中最为先成是名为首妙以喻菩萨世界初成之时先出于世为诸众生现种种资具也。

【十坚固妙】谓此山于世界坏时铁围等山悉皆灭坏而此山坏最在后名为坚固以喻菩萨若世界将坏最后灭度为诸众生而说上定令免三灾也(上定无色界定也三灾风灾水灾火灾也)。

十行(出楞严经)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

【二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瞋恨行】谓瞋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瞋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四无尽行】谓随众生之??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着行】无着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着行。

【八尊重行】谓前无着行中现尘现界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矣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九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谓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十回向(出楞严经)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矣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本觉者谓一切众生所具真如之性本来是觉也)。

【三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之理地如佛不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则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着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着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依正者依即所依之国土正即十界能依之色身也)。

【十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分证者谓菩萨于真如之理分分次第而证也)。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之海者以其深广无法而不容也)。

十地断障证真(出华严吞海集并华严经?)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真如由人法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也)。

【二离垢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造十恶业心堕邪行故发慈心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之障证最胜真如是名离垢地断障证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言五绮语六恶口七两舌八贪九瞋十邪见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邪见也邪行障者谓身口意误犯禁戒也最胜真如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也)。

【三发光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迷惑昏暗障诸善法皆无明了故加功用行发起深广之心如法修行智慧光发即断暗钝之障证胜流真如是名发光地断障证真(暗钝障者谓忘失闻思修三慧照法不能显现也胜流真如者谓此真如流出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也)。

【四焰慧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堕于烦恼故发大慈具修三十七品道法发起慧焰即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是名焰慧地断障证真(三十七品道法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以上诸法总为三十七品也微细烦恼现行者谓无明微细之惑现起也无摄受真如者谓证此真如无所系属也)。

【五难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下乘人滞有余涅盘乐独善寂故发慈心修习平等加行悟真俗二谛无差别智无有能胜即断下乘涅盘障证??无别真如是名难胜地断障证真(下乘者即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言有余涅盘者谓见思二惑断尽尚余色身未灭也真谛者谓于一切法谛审真空无法可得也俗谛者谓于一切法谛审法法宛然也无差别智即平等之智也??无差别真如者谓生死涅盘其类平等无有差别也)。

【六现前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堕于生死发大悲心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是名现前地断障证真(粗相者谓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也无染净真如者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言后方净也)。

【七远行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誓愿度生发慈悲心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是名远行地断障证真(梵语菩提华言道言菩提分法者即三十七品之分也空者谓一切法皆空也无相者谓不见世间男女一异等相也无愿者谓于三界无所愿求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细相现行者谓于一切法执有缘生及执无相也法无别真如者谓了种种教法同一真如无别相也)。

【八不动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不舍度生加修清净道行离心意识得无生法忍一切烦恼所不能动即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是名不动地断障证真(心意识者入楞伽经云心能积聚业意能广积集了别故名识秪是一心有三差别无生法忍者谓一切诸法性本不生而于此法忍可印证也无相中作加行者无相即指上第七地谓于无相中加功用行也不增减真如者谓此真如不随净染有增减也)。

【九善慧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观察众生境界皆如实知得无碍智慧遍说诸法普令获益即断利他门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真如是名善慧地断障证真(不欲行者谓第九地于无相中舍离功用也智自在真如者谓得此真如已于四无碍智得自在也)。

【十法云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慧观察觉了三昧现前得大法故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众生具足自在即断诸法中不得自在障证业自在真如是名法云地断障证真(业自在真如者谓一切业或悉得解脱而与真如之理相应也)。

十地寄乘(出华严经?)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三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三乘惟不动善慧法云三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欢喜地寄人乘】谓初地菩萨明修布施之行而复示现生于世间以作人王故云欢喜地寄人乘。

【二离垢地寄欲界天乘】谓二地菩萨明修十善之行而复示现生于欲界天上以作天王故云离垢地寄欲界天乘(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三发光地寄色界无色界天乘】谓三地菩萨明修八禅定行同于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处故云发光地寄色无色界天乘(八禅定者色界无色界各四禅定也四禅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四空者即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也)。

【四焰慧地寄须陀洹乘】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四地菩萨初断俱生身见观于道品同于初果须陀洹故云焰慧地寄须陀洹乘(俱生身见者谓见惑与形俱生即初托胎之时也道品即三十七道品也)。

【五难胜地寄阿罗汉乘】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亦云无生谓五地菩萨观于四谛之行既终同于四果阿罗汉故云难胜地寄阿罗汉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六现前地寄缘觉乘】缘觉者由观因缘而觉悟真空也谓六地菩萨观于十二因缘生灭之行同于缘觉故云现前地寄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七远行地寄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七地菩萨明修菩提分法之行方便涉有不舍度生同于菩萨故云远行地寄菩萨乘(梵语菩提华言道言菩提分者即三十七道品之分也涉有者有即因果不亡之义谓菩萨涉入三界化诸众生也)。

【八不动地寄显一乘】一乘者即佛乘也谓八地菩萨具证阿含德及不住道而舍所修之行契合实理离相离言超于世出世间是一乘法故云不动地寄显一乘(华语阿含梵言无比)。

【九善慧地寄显一乘】谓九地菩萨以无量智观察无边境界说法教化众生超于世出世间是一乘法故云善慧地寄显一乘。

【十法云地寄显一乘】谓十地菩萨以法身为云普覆众生观察觉了受胜职位意业自在超于世出世间是一乘法故云法云地寄显一乘(胜职位即佛之位也)。

十地寄报(出华严经)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念佛法僧能大惠施周给孤露以法化世一切众生令修善行统领阎浮故云阎浮提王。

【二转轮圣王】谓离垢地菩萨修行二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王四天下有自在力能除众生破戒之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遍给济诸所作业念佛法僧在大众中为首为胜受金轮宝统领四洲故云转轮圣王(四天下者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即四洲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三忉利天王】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四夜摩天王】梵语夜摩华言时分以其时时唱快乐故也谓焰慧地菩萨修行四地法门具大功德多作夜摩天王以善方便除众生惑令住正见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随所应度不失于时故云夜摩天王。

【五兜率陀天王】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以其于五欲尘境能知足故也谓难胜地菩萨修行五地法门集诸功德多作兜率陀天王能?一切外道邪见令诸众生住实谛中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常令自他恒念知足故云兜率陀天王。

【六善化天王】谓现前地菩萨修行六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难问无能退屈统领天众善能教化令他除灭我慢之心故云善化天王。

【七自在天王】谓远行地菩萨修行七地法门具足菩提功德大愿多作自在天王善为众生说所证法令其得入无有退转统领天众善行教化皆得自在故云自在天王。

【八大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九大梵天王】谓善慧地菩萨修行九地法门获大神通多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能为声闻缘觉及菩萨众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所有难问无能屈者身出光明照二千界除诸昏暗饶益众生故云大梵天王(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十摩醯首罗天王】梵语摩醯首罗华言大自在谓法云地菩萨修行十地法门具足众德多作第四禅摩醯首罗天王主三千世界于法自在能授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道所有问难无能屈者以自光明能令众生身心清凉皆得安隐故云摩醯首罗天王。

十山王(出华严经?)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王】谓此山中一切诸香皆悉充满以喻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妙香遍熏一切如香山王也。

【三鞞陀梨山王】梵语鞞陀梨华言种种持谓此山纯宝所成持种种宝以喻发光地菩萨禅定神通解脱三昧诸法可贵可宝如鞞陀梨山王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四神仙山王】谓此山中多神仙所居以喻焰慧地菩萨超出世间得大自在如神仙山王也。

【五由乾陀山王】梵语由乾陀华言持双谓此山纯宝所成诸夜义王咸住其中以喻难胜地菩萨如意神通善巧自在如由乾陀山王也(梵语夜义华言勇健)。

【六马耳山王】谓此山纯宝所成一切诸果咸产其中以喻现前地菩萨从于理体起诸妙用化导众生以证声闻之果如马耳山王也。

【七尼民陀罗山王】梵语尼民陀罗华言持边谓此山纯宝所成大力龙神咸在其中以喻远行地菩萨方便智慧化诸有情证缘觉果如尼民陀罗山王也。

【八斫迦罗山王】梵语斫迦罗华言轮围谓此山金刚轮围纯宝所成诸自在仙咸在其中以喻不动地菩萨无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菩萨众如斫迦罗山王也(无功用道即无功用行也谓菩萨顺性而修虽加功用行而能离于行相也)。

【九计都末底山王】梵语计都末底华言幢慧谓此山纯宝所成大威德阿修罗王咸在其中以喻善慧地菩萨善巧摄生大力智行如计都末底山王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十须弥卢山王】梵语须弥卢华言妙高谓此山纯宝所成大威德天咸在其中以喻法云地菩萨具如来力成就无畏以不共法为众宣说问答无尽如须弥卢山王也(不共法者谓如来法而与三乘之法迥别也)。

大海十相(出华严经?)

海以深广为名以喻如来智海深广无涯故经中以大海十相喻十地菩萨修行而得入于佛之智海也。

【一次第渐深】此喻欢喜地菩萨修行入于智海渐次而进而能成就大愿也。

【二不受死尸】此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也。

【三余水入失本名】此喻发光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平等功德舍离世间一切假名也。

【四普同一味】此喻焰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无差别功德与佛如来同一体相也。

【五无量珍宝】此喻难胜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广大无量方便利益众生也。

【六无能至底】此喻现前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甚深功德利益众生无穷尽也。

【七广大无量】此喻远行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无量功德以广大觉慧观察诸法无有穷尽也。

【八大身所居】大身即鲲鲸之??此喻不动地菩萨修无功用行入佛智海获住一切功德以无量身现广大庄严也(无功用行者谓虽加功用行以顺性而修而无功用之相也)。

【九潮不过限】此喻善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护世功德利于世间随机授法不差根器也(护世者谓救护世间也)。

【十普受大雨】此喻法云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护世功德能受如来大法云雨而无厌足也。

通教十地(出天台四教仪)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三乘之人居内凡位时于无漏真空法性之理颇有解心故名性地(内凡位者谓心居理内而未证得也无漏者谓断见思之惑而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三八人地】谓三乘之人体达三界见惑本空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止观云人者忍也故名八人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八忍者苦法忍苦??忍集法忍集??忍灭法忍灭??忍道法忍道??忍也)。

【四见地】谓三乘之人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故名见地(第一义者即真俗不二也无生者谓了一切法皆无生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五薄地】谓三乘之人断欲界六品思惑欲惑稍轻得真谛理故名薄地(六品者谓欲界思惑分为九品此即前之六品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六离欲地】谓三乘之人断欲界下三品思惑尽即离欲界生死故名离欲地(下三品者即九品中后之三品也)。

【七已办地】谓三乘之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发真无漏智断功毕故名已办地(无漏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言真无漏者谓第四阿罗汉果之所证也若前初果须陀洹等虽证而生死犹未能尽未得名真也智断功毕者智即破惑之智慧断即所断之惑业因此之智而毕断惑之功也)。

【八辟支佛地】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谓缘觉之人发真无漏功德力大福慧深利以能侵除见思习气故名辟支佛地(侵除者谓侵入习气之内而除断之也见思习气者谓见思惑余习之气分也)。

【九菩萨地】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从空入假深观真俗二谛进断见思习气与尘沙惑得法眼净成道种智故名菩萨地(从空入假者谓菩萨从涅盘空出生死假而化众生示同生死故名假也真谛者亡泯一切法也俗谛者建立一切法也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之惑种??数多如尘若沙也法眼净者谓菩萨之眼观一切法而无染碍也道种智者谓菩萨化他以一切道起众生一切善种也)。

【十佛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佛有大功德力资利智慧而与一念相应观真谛究竟习气亦究竟觉果圆满故名佛地(究竟即毕??之义也)。

十大弟子(出翻译名义)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曰是男当安名庆喜后投佛出家能持三藏之教故称多闻第一(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舍利弗智慧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鹙子其母眼如鹙鹭从母立字故名舍利弗善解诸法故称智慧第一。

【四须菩提解空第一】梵语须菩提华言善吉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宝藏俱空父母惊异请相师占云此是吉相因名善吉又名空生禀性慈善不与物诤及其出家悟空得道故称解空第一。

【五富楼那说法第一】梵语富楼那华言满愿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满中盛宝入于母怀以遂父愿故名满愿佛弟子中善解说法故称说法第一(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六目犍连神通第一】梵语目犍连华言胡豆上古仙人好食此物仍以为姓目犍连即姓也因姓立名故号目犍连佛弟子中得大神通故称神通第一。

【七迦旃延论议第一】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罗什师云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论议故称论议第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八阿那律天眼第一】梵语阿那律华言无灭昔因施食得生人天中受乐至今不灭名无灭是佛从第获天眼通故称天眼第一。

【九优波离持戒第一】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或云近执佛为太子时曾为亲近执事之臣出家持律为众纪纲故称持戒第一。

【十罗睺罗密行第一】梵语罗睺罗华言宫生是佛亲子佛出家时以手指其妃腹因而有娠佛已出家在宫而生因名宫生佛弟子中能行密行故称密行第一(密行者微密之行人所不能知者也)。

法师十德(出华严经?)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二能广宣说】能广宣说者谓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宣扬如来微妙之法也。

【三处众无畏】处众无畏者谓菩萨处大众会善说法要随他问难悉能酬答而无所畏也。

【四无断辩才】无断辩才者谓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经无量劫相续不断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巧方便说】巧方便说者谓菩萨善巧方便随顺机宜说大说小一切法门令他通解也。

【六法随法行】法随法行者谓菩萨说法令一切众生如说而行随顺无违修诸胜行也。

【七威仪具足】威仪具足者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

【八勇猛精进】勇猛精进者谓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化导众生无有退转也。

【九身心无倦】身心无倦者谓菩萨整肃身心修诸胜行常起慈心摄化众生无有懈倦也。

【十成就忍力】成就忍力者谓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无生法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忍可印证也)。

十科(出续高僧传)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

【三习禅】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人从无始以来逐妄迷真起惑造业展转沉溺若能息心静虑修习禅定一旦慧光发生则了妄显真返本还源也。

【四明律】明律者谓明晓如来所制律法防非止过调练身口意之三业也盖修行之人须深明戒律持犯之相坚固守护无毁无缺则能止恶迁善出离苦趣而生善道也。

【五感通】感通者谓神妙不测感之斯应也盖修行之人既证道果内性明了则无感而不通故智论云通有四义一身能飞行二移远能近三彼没此出四一念即至如唐之万回与元圭禅师者是也(万回兄戍安西久无消息母忧之回即朝往际晚而归持兄书至报云平善往复万里故称万回元圭禅师居嵩山时尝为岳神授五戒感岳神乞效神力报谢为移北岫树木植之东岭为屏障也)。

【六遗身】遗身者谓重法亡躯发勇猛心奋精进力务求佛道故弃身若弗有如世尊宿舍全身而求半偈神光参达磨断臂以求安心是也(涅盘经云佛昔作婆罗门时于雪山修行释提桓因化作罗刹唱过去佛所说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时婆罗门闻偈心喜即曰汝说偈未备请为说竟罗刹曰我饥不能说若得汝腝肉热血食之乃可为举全偈时婆罗门许以身施罗刹即说后半偈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婆罗门以所闻偈遍书于石树上讫于高木投身而下以施罗刹也传灯录云达磨大师在少林时神光晨夕参求其法师曰诸佛妙道旷劫精勤岂小智轻心欲冀真乘光即取刀断臂师前师许之为易名惠可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为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可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为汝安心竟)。

【七读诵】看文曰读背文曰诵谓一大藏教佛祖至言若读诵受持者可以灭罪生福或因言悟旨而得心地开明显发智慧也。

【八护法】护法者谓诸佛所说教法弘护在人故如来于灵山会上付嘱国王大臣为法护卫然出家奉佛者尤当勉力精进作世舟航渡诸沦溺以护佛法而令久住也。

【九兴福】兴福者谓兴造福利事非一端如来历劫苦行福慧兼修称两足尊此之十科自第八以前多言修慧至此第九乃言修福故修行之人能从事于八福田及写经造像凡有利于物者不惮艰辛勉而行之则福之所由兴也(八福田者谓广路义井建造桥梁治平险隘孝养父母恭敬三宝给事病人救济贫穷设无遮会也)。

【十杂科】杂者不一也谓前九科各专一事至此一科则兼前九科进修之事傍及世间经书治世语言礼乐文章制度典故无不兼通也。

十种补特伽罗(出地藏十轮经)

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一不种善根】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惟作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未修福业】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未曾修习布施持戒等福德之业多诸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三杂染相续】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为贪瞋痴等杂乱染污相续不绝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四随恶友行】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随顺恶友习诸不善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五不畏后世苦果】谓诸有情于现在世但造恶业不畏未来生死苦报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六猛利贪欲】谓诸有情不知世间诸欲是众苦之本但勇猛贪求无有厌足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七猛利瞋恚】谓诸有情于世间一切违逆之境不能安心忍受而但忿怒嗔恚不知止息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八猛利愚痴】谓诸有情于一切境迷惑不了起诸邪见蔑裂正法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九其心迷乱】谓诸有情心无所主迷惑狂乱纵身口意作不善业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十守恶邪见】谓诸有情不信如来正教坚执外道邪见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