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长者子慈童女

发布时间:2024-03-21 10:48:59作者:大悲咒

  长者子慈童女

  过去佛陀曾对弟子开示:「为人子女孝顺供养父母,纵使微薄亦获福无量;若是忤逆父母,即使一次、两次,罪亦无量。」弟子们想多了解罪福的事,于是佛陀又开示了长者子慈童女的因缘……

  久远世前,波罗奈国境内有位长者早逝,留下独子「慈童女」和寡母相依为命。慈童女每天辛苦工作,以卖柴所得微薄的工资奉养母亲;从初初一日两钱、四钱、八钱、十六钱……全都如数地交给母亲。孝名远播的慈童女,不但深得大众信任,也累积了大量的客源。

  「慈童女,你既聪明又有福报,为什么不效法父亲航海寻宝呢?」众人的劝谏打动了慈童女。

  「妈妈,爸爸生前从事什么行业?」慈童女问。

  「你爸爸在世时,常常出海探勘采宝。」母亲答。

  「爸爸以出海采宝为业,为什么我不再出海了呢?」慈童女认真地问。

  「你想去就去吧!」母亲半开玩笑地说,认为温厚孝顺的孩子不可能舍她而去。

  「就这么说定了!」慈童女心想。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的慈童女,整装肃容向母亲辞行。

  「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离开我的身边!」母亲不舍地说。

  「妈妈,当初您若反对,我便不敢多想;如今您亲口答应了,怎么能出尔反尔呢?」慈童女坚决地表示。

  「……我还没死,你怎么忍心拋下我孤单一人?呜呜……」母亲老泪纵横,扑上前去抱着独子的脚放声痛哭。

  慈童女挣扎扭动,想挣脱母亲的臂膀,一拉一扯间竟拔下了母亲数十根苍发。年迈的母亲既疼痛又伤心,深怕得罪固执的独子,只好无奈地松手,放子远行。

  航程十分顺利。取得珍宝后,一行人决定由陆路返乡。经过异国时,当地人好心地提醒他们:「这儿的国法规定:如果商队被盗贼打劫,商主不幸也被活捉,一切财物归于贼首;相反地,如果财物全被盗走,只要商主逃过一劫,日后便可全数取回。」慈童女为商队之首,权衡利害之后,决定每晚单独外宿,不和众人一起扎营,隔天清晨,再派人接他归队一起前进。有一天晚上,全营遭到风暴突袭,离去前,一阵匆忙混乱,忘了接回慈童女,从此慈童女独自留在异乡,飘泊流浪。

  走着走着,饥渴疲惫的慈童女来到一座荒山,山上有一座琉璃色的华丽山城,城内四位手执如意宝珠的天女,载歌载舞地趋前欢迎。慈童女从此定居城中,过了四万年快乐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心生厌离,决定离去。

\

  「哎!阎浮提人的心念真是反复无常,和我们生活了四万年,为什么好端端地说走就走呢?」天女们百思不解。

  慈童女全无贪恋,顾自前行,又看见远处有一座水晶雕琢而成的精致城郭,八位手执如意珠的天女,歌舞曼妙地趋前相迎,八万年后,慈童女心生厌恶,不告而别。从此以后,慈童女在白银城和十六位天女度过十六万年,在黄金城和三十二位天女共度三十二万年,最后都心生厌患,远走他方。途中,慈童女想起最后一群天女们告诉他的话:「离开这里之后,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地方,不如就住下来。」

  「她们只是舍不得我罢了。」慈童女暗暗思忖:「只要往前走,一定有更好的地方等着我。」

  不久,慈童女看见远方一座暮气沉沉的纯铁城。「奇怪了!怎么是铁打造的,不过里头一定非常美好。」慈童女加快脚步;然而前方没有温柔的天女,只见大门下站着一个怪人,头上戴着熊熊的火轮。怪人抬头,瞧了慈童女一眼,便将头上滚烫的火轮摘下,放到慈童女头上,一言不发地走了。

  慈童女纳闷着四下张望,发现狱卒向他缓缓走来。「请问这个火轮要戴到什么时候?」慈童女问。

  「世间如果有人,跟你造了一模一样的善业恶业,航海寻宝,遍历诸城;当他来到这里时,就可以把火轮交给他,这是纯铁打造的火轮,绝对不会掉到地上。」狱卒自信满满地回答。

  「我到底修了什么福?造了什么恶业?」慈童女问。

  「你在世间每天辛苦工作,以两钱供养老母,感召于琉璃城内与四天女共度四万年;以四钱供养老母,感召水晶城内与八天女共度八万年;以八钱供养老母,感得白银城内与十六天女共度十六万年;以十六钱供养老母,感得黄金城内与三十二天女共度三十二万年。后来,因为起恶心,拔下年迈母亲的白发,所以注定要戴着火轮,直到有人来取代你为止。」

  「这座大铁城,除了我以外,还有其他人在受罪吗?」慈童女再问。

  「成千上万,数不尽的,多得不可数!」狱卒答。

  「这么说来,我脱离此地的机会十分渺茫」,慈童女心想:「希望所有一切应受的苦难,都由我一个人承当。」才刚起心动念,匡啷一声,铁轮就自动掉在地上。

  「您不是说,这个热火铁轮绝对不会掉下来吗?这又是怎么回事?」慈童女不解地问。

  「啰嗦!」恼羞成怒的狱卒用大铁叉重击慈童女的头部,慈童女就此命终,剎那间即投生到兜率天。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一》

  省思

  一生境遇奇特的慈童女,是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的某一世。善恶业如是;因果昭然如是。为人子女,当从根本孝道做起,体念亲恩,反哺报答父母深恩,实践佛法慈悲喜舍的菩萨心量。父母是一切人子的大福田,除了事上尽心奉养之外,若能进一步接引他们亲近善知识、亲近正法道场,修行学佛,明心见性,这不仅是为人子女的福报,也是圆满孝道的具体表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