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黄念祖:信有六信,六者都信才是深信

发布时间:2024-01-24 11:19:09作者:大悲咒
黄念祖:信有六信,六者都信才是深信

信有六信:

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1“理明”

“理”是本体,即“实际理体”。“理”与“事”相对。从理显事,从事表体。

譬喻:理为水,波为事,波从水现,波有千差,水只一体。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法身无相,现一切相。

所以“青青竹叶,无非法身”。密宗观音仪轨:“所见一切皆法身”。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如水上之波,从水所现,除水以外,没有自体。

于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谛,老实念佛,念念中暗契无住生心。

念来念去,念到事一心,见思惑任运脱落,便是进一步的明理。

若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身,便是真实的明理。

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便成正觉。

2“信深”

经教中说:“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足证若缺信心,就不能入佛法。

莲池大师《疏钞》中说:“信即心净”,“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如极秽物,自秽秽他”。

大师说:信心就是清净心,只有狐疑,才使得自己身心浑浊污秽一团糟。这个不信的心,不但使自己浑浊,它就像极脏的东西,谁接触到它,谁就沾上了脏。

所以大师总结说:“信为急务”。禅宗硕德高峰禅师在语录中说:“信是道元功德母,信是无上佛菩提,信能永断烦恼本,信能速证解脱门。”又说:“从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崖,转大说法,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个信字中流出。”

可见“信”是关键当中的关键。

一般人都会说,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这由于不知信有深、浅、邪、正之别。

许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这个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极乐,有阿弥陀佛,只信到这里,此信很浅,不是深信。

《弥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

信有极乐,是信事;信有弥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两信,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浅。

若要深信,就须明理。六信中的“理”与“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里面。

前已说明理是理体,是法身,也就是当人的本源佛性。

极乐的一切事相庄严,都是理体、法身、自心的流现。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体会了事物的本体,才认识事物的真实处,这才是深信。

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弥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师所示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能信受本师成佛时的开示,就容易了解《观经》的经文。

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于自己的本心呢?

“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是心是佛”,这才能接受《观经》的无上开示。

不但信他佛,并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

同样是信,邪、正、深、浅四种功德的差别,不是数字所能表示。

3 “愿切、行专”

上明理明信深,由于明理,能生正信,而且深入。

既明理体又能深信,自然会发愿,产生愿力。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可度的。目前沉沦六道痛苦无量,都是冤枉的有受苦。

都是在做恶梦,惊哧得大喊大叫,赶紧把他叫醒,快醒醒吧!别发梦痴了,何必受这罪。一醒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狮子,老虎都没有,梦境就是这样。你懂得这个道理愿力就来了。众生都是可度的,没有不可度的,都是由于妄想执著,一时的颠倒。

信能深,愿就切。

切就是垦切与切合实际。不垦切的愿叫做虚愿。不切实际的愿叫做狂愿。两者都是徒劳,不能落实。

若发切愿自然行持就专一了。《四十二章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大经》三辈往生都因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不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东翻一翻,西找一找。东张西望一事无成。

4 “功纯、业净”

心上“理明信深”,四字实是修行的关键,信,愿,行称为三资粮,缺一不可。

明理生正信,信深起正愿,愿切起正行,非信不能专愿,非愿不能启行。

有愿无行,只是狂愿;有行无愿,不是正行。

以上四者关系密切,自然行专之后久久功夫纯熟,乃到“功纯”。

由于念佛都摄六根,自然不造新业,又由于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自然“业净”。

5 “妄消、真显”

念佛功纯,妄想自然不起。既然不起妄想,何来执著?

所以“妄消”,“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妄想执著”既已消除,本有佛性,自然显现。

《首楞严经》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镜净心明,本来是佛。

所以过程就这十六个字:“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这十六个字我们还不忙于后头八个字,现在要抓前头这八个字——“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就够了。

恭录自黄念祖老居士《心声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