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
在悟见实相之后,身心逐渐融入缘起无我、寂灭如幻的法性大海,接下来,要修什么?如何修?
小乘人倾向于“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显现淡泊自足的清高风格,只要断除烦恼,就可以解脱了。
而大乘行者却是“真俗无碍、慈悲利他”的,展现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风格。在澈见实相之后,仍要继续修习六度与四摄法。
大乘佛法是心灵觉醒的智慧和普利有情的慈悲。所以,在澈悟身心世界缘起空寂的真相之后,便随缘入世、重入红尘。不过,因为初见法性,智慧未完全纯熟,还要辅以禅定宁静身心,减少烦恼的作用,并且持戒清净身心、布施广结善缘。
布施波罗蜜
在解除了身心的后顾之忧,身心既是属于法界,那么,将此有用的身心作利益众生的事是很自然的,这就是布施波罗蜜,布施的内容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也就是物质的给予、知识的教导和精神上的关怀,这当中因为明见一切法缘起无自性,所以三轮体空,没有我相、人相、布施相,随着当下的因缘自然去作,不是为了功德、也不求回报,所以没有挂碍。
持戒波罗蜜
浸润在实相法性中,明见无我,不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而能将心比心,平等对待众生,明了生命自然环境的密切依存,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因此身口意逐渐清净,自然展现持戒波罗蜜,这不是刻板的教条、禁忌,而是法性的功能。
无论是作事、活动、吃饭、休闲,身口意都自然不伤害众生。即使从事各种工作都与世俗人不同,具有整体的社会、人性面的宏观智慧,所以自然合乎“正命”,成为该领域的清流,在个人品德、待人接物、社会责任上都不同于流俗的表现。
从事政治,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利益输送、循私舞弊,能以管理、服务的精神慈悲利他。
经营事业,不会苛薄员工、伤害消费大众、破坏环境、生态,污染心灵。作业务的人,不欺瞒顾客,能诚信交易,……。有人说,这样根本无法与人竞争,迟早会被淘汰。但一个智慧觉醒的人,是以真诚、信用、创意、能力而立足,而不愿随波逐流。若因缘不具足,宁可放弃不作,也不愿因此而伤害众生、破坏环境。
这样的作法是否太过理想化?一个明见缘起无我,知道法界的染净、升沈、迷悟的因缘果报的大乘行者。他的生命不再属于自我,而是归于法界,所以整体法界的清净胜于个人利益的计较。
全新的心灵品质
与法性相应,也就是在般若智慧的照导之下,即使在进行日常生活和慈悲利他的事情,烦恼也将逐渐减少,展现平静、柔和、积极、欣赏与创造性的品质。
自性见未破之前,总是把事物看得很局限,看到好的东西,包括各种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知识和感情就想要得到、想要掌控,因此内心充满依赖、牵缠,因此而忧惧、怨恨,内心没有平静、没有柔和;执着各种见解,见不到缘起的真相,因此总是争执不休,缺乏中道无诤的尊重与包容。自性见破除之后,知道事物无非因缘的聚散,不同的因缘,显现为各式各样千差万别的形态,因此心是敞开的、随顺缘起、接纳因缘,同时知道自己的见解、需求和利益和其他的人是平等的,包容、尊重其他人的见解,因此不再像以前那样贪嗔、忧惧,而能平静的心、轻松的态度过生活。
安忍波罗蜜
对于苦受,浸润在法性实相中,会自动将苦受转化为智慧、慈悲,而不会陷溺在苦受中,因为苦也是缘聚缘散、没有坚实性的,相信只要苦的因缘灭,就不再苦,这是安忍波罗蜜的功用。
精进波罗蜜
生死大苦的根本因在于我见、自性见,断了我见、自性见,不再造恶业,就不再受苦报了,残留的业种,在破除我见、自性见之后,贪嗔等烦恼渐薄,不再滋长业种,只会招感微苦,身苦而心不苦,这就是业力如幻而不落断灭的缘起正观,由此解开生命的苦苦不已的锁链。
不过,因为了悟生死如幻,大乘行者并不急于入涅槃、出三界,而是长在生死中慈悲利他。小乘声闻的精进是断烦恼、出离生死;大乘菩萨的精进却是在每一个当下修学六度四摄,没有终点。生活即道场、生命即修行,随时、随处、每个接触到的人、事情或物境都是修行的素材,都可以智慧、慈悲、清净心来圆满法界。
由于了达生死即涅槃,所以能不退菩提心,不畏挫折、不畏烦恼、不畏生死,永不厌倦,这才是精进波罗蜜,这是持续不懈怠的学习和成长,而不是一鼓作气的拼命用功而已。
禅定与般若波罗蜜的功能
由于对事物不再有固定、局限的看法,可以发现事物的妙趣,即使在平常的生活情境中,也会具有幽默感,在平淡的生活环境中,也能欣赏人、事、物和大自然的美。他的心是喜悦而满足的。
而且在应对事物上,一切法既然都是因缘所生,没有绝对性,浸润在空寂幻化的万象之中,看到无限的潜能,体验本性空寂而缘起幻化的创造性,生活中逐渐显现灵感创意,以全新的、深广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事物以及世界。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的妙用。
四摄法
在摄受众生的善巧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称为四摄法,这是以慈悲心积极接触众生、了解他、帮助他,建立好感和信任关系,才可能进一步引道众生走向觉悟解脱之道。在利他的过程,个人的能力和成就,也是产生信赖感的必要因素,这需要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的配合,以现代社会来说,政治、工程、财经、教育、医疗、新闻、艺术等专业,不只是营生所须的一技之长,更是利益众生的方便,是大乘行者所应学习而不应忽略的,入世俗而不碍其实,慈悲利他而且具备通达世俗的能力。
这些都是照见实相之后,内心寂静无为,而外现慈悲利他的六度四摄的事行。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