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国禅寺,寺内仅剩一僧。一日,一落魄书生来到寺内,说自己带着妻儿老母流落到此,歇脚在附近青云佛塔之内,一家四口饥肠辘辘,实在无法,只得前来乞食。
听此言,僧人拿出一馒头递给书生。书生谢过僧人,紧紧捏着馒头,急步走了。一个时辰后,书生又来了。僧人给了书生两个馒头。书生再次谢过僧人,一手一个馒头,紧紧捏着,慢慢地走了。过了一个时辰,书生第三次来到安国禅寺。这回,僧人给了他三个馒头。书生深深谢过僧人,双手捧着馒头,蹒跚地走了。又过了一个时辰,书生第四次来到安国寺。僧人给了他四个馒头,并说:;对不起,施主,未曾想情况会如此糟糕,实在没有更多的了。书生用长衫兜住馒头,朝僧人深鞠一躬,转身踉踉跄跄地走了。
半个时辰后,一个女子哭着来到安国禅寺,见到僧人,扑通跪下,说:;大师啊,您救救我的夫君吧!这位女子正是书生的妻子,她说书生已经饿晕在地。
僧人疑惑地问:;我已给过他十个馒头,你家四口平均每人两个半,他何至于饿晕呢?
书生的妻子哭着说:;大师有所不知,其实,我夫君一个馒头都没有吃啊。原来,书生拿到一个馒头时,面对儿子、母亲和妻子,他把唯一的馒头给了儿子;拿到两个馒头时,他依次分给了儿子和母亲;拿到三个馒头时,他又依次分给了儿子、母亲和妻子;拿到四个馒头时,面对生命中最亲近的三个人,他把馒头依次分给了儿子、母亲和妻子,还剩一个,家人都说:;你吃了吧。他却看看馒头,舍不得吃,递给了儿子,对大家说:;我已经吃过了。结果,半个时辰不到,在亲人分享馒头的喜悦中,饿得太久的书生终于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
闻听此言,僧人心中不禁感慨道:;有一个馒头时,首先想到儿子,是舔犊之情,虽算慈父,却是脱不了本能的俗人;有两个馒头时,再想到长者,有尽孝之德,虽算孝子,也不过是常人之举;有三个馒头时,终于想到伴侣,顾全夫妻之义,可算是好夫,但仍属凡人一个;倒是这最后之举可圈可点,有了四个馒头,本该自己留一份,却未留,果真有好修为,真正的善人啊,当救!当救!于是,僧人跟随书生妻子来到青云佛塔,用仅剩的一个馒头救活了书生,然后,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空着手回到寺内。
半个时辰后,正在打坐的僧人倒在蒲团上,其实,他已经两天未进斋食。如果说舍己为亲人者是善人,那么,为不相干的人而舍己者呢?应该是圣人吧。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