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无住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21 10:01:04作者:大悲咒整理

无住是佛教中的用语,学佛的师兄也是听说过的。师兄在修行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事项,这样是可以让师兄更好的去修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心去修行。那师兄你知道什么是无住为本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无住为本?

《坛经》内容极为丰富,怎么去评价《六祖坛经》,我想都不会过分。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无相、无住”,这个“三无”,是六祖禅法的核心。

什么是“无住为本”?

《维摩经》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诸法以无住为根本,无住本者,就是诸法之本际、人之本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住就是真如法性的另一个称呼。

一切法都有法性,都有法相。法相是具体的,法性是抽象的,法相是个别的,法性是共同的;法相是诸法的差别性,法性是诸法的平等性;法相是具体的事物,法性是规律。

因为一切法都有规律可循,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它,才能够认识它、分析它。如果我们要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地去分析,那就陷入到入海数沙这样一种困境。只有把握诸法的共相,才能够把握诸法的本质。

所以六祖慧能讲到“无住为本”时,他说“念念中不思前境”,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思量分别。“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就是说我们的念头总在转移,总在随境迁流,一切诸法不会凝住于自身固定不变的性质上,人的认识能力也不应以固定的概念作为其固定的本质。所以,禅宗所提出的般若理论,就以“诸法性空”为重要内容之一。

《维摩经》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在佛学理论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流行的《维摩经》,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本子。有一位僧肇大师,是鸠摩罗什的学生。当时,他参加了鸠摩罗什的译场。他所注的《维摩经》,应该说保持了鸠摩罗什本人对《维摩经》的理解。我们现在要学习《维摩经》,一定要很好地重视僧肇这本《注维摩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僧肇在注“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这句话时怎么说呢?他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非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这就是“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一切法的本际,就是无住。实际上,这里讲的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如果有自性的话,一切法不会生,一切法就没有办法相容相兼,并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正因为一切法没有自性,所以无自性这种规律性,就是一切法的本原,就是法性。

“无住”的思想,在大乘佛教中有“无住涅槃”、“无住三昧”。无住涅槃是大乘佛教、大乘菩萨最高的果位,因为大乘菩萨以大悲心怜愍有情、广度众生,所以他不住涅槃。菩萨又以大智慧断除所知、烦恼二障,所以他又不住生死,这是学佛的最高成就。

什么是无住为本?

一般人都希望学佛以后能进入涅槃的境界,却忘记了我们也是从苦恼众生而得闻佛法的。我们得闻佛法之后,通过修行而慢慢得到一点受用;得了受用之后,可能会慢慢地进入到比较高的层次。随着层次的提高,我们往往会把以前走过的路给忘记了。忘记了怎么办呢?那时就应该想到,我们和所有的苦恼众生一样,都是从苦难中挣扎出来,那么我们自己有了受用、得到了解脱,要不要回来照顾一下其他还没有得到解脱的人呢?我想那完全是应该的。所以说菩萨能够断除二障,又有大慈悲,不住涅槃,不住生死,这是最高尚的菩萨精神。什么叫做菩萨?这就叫做菩萨。什么叫大乘?这就是大乘。

如果说大乘菩萨想证涅槃而再不入生死,那他一定是小乘。如果说他只想在生死里面,并不知道有涅槃这回事,那他就不是一个学佛的人,还是一个生死凡夫。既不住涅槃又超越生死,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极致,就是学佛的最高成就。

像沩山祖师发愿百年以后要到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就是这种精神,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随缘度生的大乘佛教最高的思想境界。

六祖慧能禅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句口诀。

如果说大乘菩萨想证涅槃而再不入生死,那他一定是小乘。如果说他只想在生死里面,并不知道有涅槃这回事,那他就不是一个学佛的人,还是一个生死凡夫。既不住涅槃又超越生死,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极致,就是学佛的最高成就。

像沩山祖师发愿百年以后要到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就是这种精神,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随缘度生的大乘佛教最高的思想境界。

什么是无住为本?

以上就是对什么是无住为本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对于佛法一定要坚持和用心,不要有一点点私心,这样才能慢慢的领悟其中的奥义,让师兄可以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