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大历十才子的经典诗歌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2022-10-06 16:01:48作者:大悲咒入门网
大历十才子的经典诗歌作品欣赏 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流派,他们既无共同的组织,也无共同的宣言,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趣味,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原则,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流派。今天为您搜集整理十首他们的诗,与君共赏。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代】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这是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诗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新。雨后新竹,生机勃发,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仍有蓓蕾,如此境地,怎不促使杨补阙践约前来?

《咏驸马都尉郭暧》

【唐代】李端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这首诗的前四句赞美了郭暧大器早成和斗鸡走马的俊逸风采,后四句夸奖郭暧就像风流少年荀彧和英俊的何晏一样多才多艺,并描摹了时人对他的仰慕,是一首即席助兴的好诗。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江村即事》

【唐代】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事情,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唐代】吉中孚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这是一首叙事诗,较为详尽地描写了唐使归中丞从起程经海路、陆路遥远路程的跋涉,直至到达目的地的全过程。此诗是一篇别具风格的送别佳作,开言“汉独坐”、“鲁诸生”即道出其好友归中丞出身荣显,御命使臣之骄贵。即而摹写归中丞将受到隆重的接待,诗中充满着奇幻的色彩。

《送司空曙之苏州》

【唐代】苗发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

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

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作为一首送别好友之作,婉转含蓄,感情真挚,观之可亲。然从整体上来说,全诗情绪是散淡的,喜来尽欢,思不致愁,只是淡淡的惆怅和眷念。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唐代】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抒写了自己一生在仕、隐之间徘徊的内心矛盾。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谁知“君之门兮九重”,一片赤诚,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

《东郊别业》

【唐代】耿湋

东皋占薄田,耕种过馀年。

护药栽山刺,浇蔬引竹泉。

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

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

耿湋诗以清淡质朴见长,是十才子中最接近于宋诗者。这首《东郊别业》没有了他一贯的边塞诗曲调,而是退隐耕田,种菜隐居,淡泊名利,安享余年。

《咏被中绣鞋》

【唐代】夏侯审

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描写两情相悦,情真意切,然而从总体上来说,格调不高,思想与艺术上均无特色,属于被元结斥为“指咏时物,含谐丝竹,与歌儿舞女生污惑之声于私室”的作品之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