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念佛生西
林看治老居士往生记
后学 西莲竭诚敬记
金池菡萏四边开 喜是林君次第栽
始信西方诸上善 真能乘愿化身来
—雪庐老人赠林看治居士诗—
蕅益大师云:“原夫诸佛,怜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净土法门,利益宏深,自大法东流,以博地凡夫,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因兹出五浊而登九品者,何可胜数。兹有林看治老居士,台中莲社之莲友,信愿坚固,老实念佛,于民国八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夏历壬申年三月十三日),预知时至,正念分明,安详往生,享寿八十有六,今特恭述其往生事迹,以利有缘,见贤思齐,同念弥陀,同生安养,并祈林老居士,早日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林看治老居士,民前五年三月七日(夏历光绪丁未年二月十八日),诞生于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父林栋公,母蔡氏,系出名门,惜林老居士幼年即失怙,继而失恃,备尝世间无常之苦,林老居士自启蒙于私塾,即因好学不倦,熟读四书五经,而奠定良好汉学基础,对日后学佛有甚深之裨益。
林老居士,宿根深厚,三十五岁闻台省高僧斌宗法师,宣讲佛法,体会六道轮回之苦,即发心茹素学佛,并曾皈依无上法师,法名法圆。民国三十八年,蒙赖栋梁老居士推荐,受业于雪庐李炳南恩师,蒙恩师赐字慧治,民国四十一年冬,奉恩师之命,参加台南大仙寺台省光复后首次传戒,于开参老和尚座下求受在家菩萨戒,为满分菩萨戒优婆夷。自此随师广结佛缘,赴全省各地宣扬净土法门,协助恩师建立台中市佛教莲社等弘法利生道场,且因甚得众望,被推举为莲社数十个念佛班联谊会之会长,莲友多知之甚稔。
林老居士生平最感庆幸者,乃得遇雪公恩师开导净土法门,自叹业障凡夫,匪仗弥陀大宏愿力,决难今生出离轮回,故对恩师长养慧命之深恩,铭感五内,视恩师如慈父,常提及恩师训示:“净业学人要在实践,如不念佛修行,等同说食数宝,无济于事,说一丈还不如行一寸”,恒以此自勉,以此励他。并以恩师所示:“道场乃成就众生道业之所”常自提醒,自觉唯有止恶修善,不贪名利,老实念佛,当生成就道业,方足以上报四恩,下济三苦,亦不负自己学佛一场。
林老居士,因已具儒佛基础,故雪公寄望深远,盼能携手共弘净土殊胜之法门,因而教之弥勤,责之极切。雪公教以:“一经通则经经通”,学讲前须有充份准备,自写讲稿,所言必有根据,应本祖注,不可妄发己意,应按学讲规矩,谨慎、负责,方不背因果。林老居士即发心学讲佛说阿弥陀经,雪公提及此经乃最深奥、最难讲者,有“小本华严经”之美称。曾经林老居士于学讲时有所偏误,雪公恩师,当时一声喝斥,顺手将手中折扇一棒打在顶上,斯时林老居士羞愧得热泪直流,故而更加用功学习,经数日后,终将不甚熟悉之经文,忽尔竟能明了,莲友笑云:“恩师助您消业障、开智慧耶?”林老居士则更觉学儒学佛必有师承之重要矣。
林老居士,因受恩师严格调教,加以本身慈悲心切,体型魁梧,音声宏亮,辩才无碍,故自莲社于民国四十年成立男女二众弘法团时,即是一位善能说法度众之弘法女健将。其说法之时,把握注重因果及念佛利益二大原则,不谈玄、不说妙,重视脚踏实地,真实行持。虽因众生根器不一,故而广说诸经诸法,然必秉承师训,处处导归净土,以显念佛法门之殊胜。然众生种类万有不齐,说法途中亦遇有专门前来责难者,如某次在玉里说法时,有不信净土者前来责曰:“汝言念佛人命终后,神识往生西方,神识是何形状,拿来吾看!”答:“汝现所言之语,是何形状,拿来吾看!”彼哑口无言,再答:“言明白些,汝夜间作梦者,即神识矣。”彼因而转为发心领人前来闻法,似此度人学佛之事,时有所闻。
林老居士常提倡建立“佛化家庭”,谓在家居士,既有家眷,理当感化全家学佛,以减少学佛及往生之障碍,尤其最喜莲友劝亲念佛,成就双亲往生西方,赞为人子所尽大孝即在于此。林老居士善说好话,常于莲友佛化婚礼上祝贺“佛化家庭乃社会安定之原动力”。林老居士于弘法之际,亦特别关心莲友及家眷之道业,自民国四十四年春,即提供自宅设立弘法场所,并蒙恩师取名仑字布教所,乃莲社首创之布教所,林老居士自任主讲,领众念佛研法,迄往生前,三十余年说法不断,莲友、邻里、儿孙眷属受益匪浅。林老居士自民国二十五年与李居老居士结褵,夫妇相敬如宾,凡五十五载,育有子女三人,后辈孙、曾孙共三十余员,一门俊彦,兰桂芬芳,合家安乐,堪称典型佛化家庭,林老居士之言教、身教功不可没。民国八十年二月其夫婿以九十五高龄于自宅安详寿终,全体儿孙悉能遵照林老居士之慈命,依佛制如法助念及节约处理善后,邻里、莲友均敬佩不已。
林老居士于自行化他之余,尚孜孜不倦著有念佛感应见闻记,叨蒙雪公恩师题字及赐序,自民国五十八年八月初版伍仟壹佰册,迄往生前共出书五十六版,册数达十余万册,其他各处印行结缘及流通者,亦不计其数,其内容并有数则被收入净土圣贤录,并有依其内容制作录音带及电台广播而流传者,可谓广结西方数万缘矣。阅该书而发心念佛者,时有所闻,甚至远在国外,亦有因阅读该书而特地来台求见者,该书感人之深,由此可见一斑,遗著另有佛说阿弥陀经浅讲、劝修念佛法门浅讲等数册。
林老居士多年修行体验,认为能知念佛求生西方,乃人生最大之善根福报,常谓:“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并盛赞:“念佛法门乃无上至宝”,老居士早年随缘说法度众,晚年加强念佛功夫,自言修行宜趁早,自觉早年幸蒙恩师指导,奠定念佛基础,否则午岁日长,体力渐衰,每有力不从心之感。复劝老年人更宜加紧念佛,求生西方,否则来日无多,若无常一至,耽误往生大事,后果不堪设想。
林老居士于莲社常住护持四十年,在长期儒佛说法经筵之薰习下,更体会行解相应之重要,至往生前二年,已日课六万声之佛号,自修时双眼垂帘,手持念珠,作金刚念,共修时则随众出声念佛,几乎除睡眠、饮食之外,终日沐浴佛号之中,林老居士受持“不说四众过失”之戒,谓“和为贵”,遭遇拂逆,皆是业障现前,更应加强念佛,求佛加被。最喜印光祖师所云:“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特将此偈置之案头,提醒自己,娑婆是作客,极乐是故乡。而且寮房,四壁萧条,唯置印光祖师所书“一心念佛”墨宝以策励自身精进念佛,并深觉雪公恩师往生前所一再嘱咐之“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实为当今末法恶劣环境修行之一盏明灯矣。
林老居士于六十岁即备妥身后事宜,往生前二年复交代临终注意事项,往生前一周即向莲友云:“吾将回家矣”,且连续赞言:“真实有极乐世界”,往生前二日自觉身体较为虚弱,由儿孙请回自宅,莲友及眷属陪之念佛,于往生前一日午后,向莲友云:“已见阿弥陀佛,定蒙接引往生”,终于次日晨七时二十分,在莲友及眷属之助念“阿弥陀佛”圣号中,于自宅正念分明,顷刻之间,安详西归,至不断佛号二十四小时之后更衣时,欣见其笑容满面,犹如生前之慈容,见闻者咸赞叹不已,祝其已如愿往生极乐矣。林老居士于民国八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举行告别式及荼毗典礼,莲友相约前来念佛,途为之塞,足见其平日修持,功不唐捐,感人至深。火化后,复得舍利子数百余颗,亦显其念佛功深,因果不爽矣。
善导大师云:“若论学解,一切法门,皆应当学,若论修持,须择契理契机者,方有实益”。念佛一法,因赅果海,果澈因源,最为契理契机,实乃世尊出世度生,令皆能今生即了生死之本怀。吾人由林老居士之诚敬念佛,终得往生极乐之事迹验之,信而有征。普愿见闻,老实念佛,同生极乐,共成正觉,则何幸如哉。而林老居士,以一白衣女流,竟得自行化他数十载,末后安详生莲邦,其如雪庐老人之“始信西方诸上善,真能乘愿化身来”欤。
(明伦月刊二二五期特载)
附:雷公李老恩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那摩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那摩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
(三)那摩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功夫忙闲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四)那摩观世音菩萨。(一称一拜)
(五)那摩大势至菩萨。(一称一拜。观音势至。为弥陀左右胁士。统称西方三圣。念完了佛。理当要拜的。)
(六)那摩清净大海众菩萨。( 一称一拜。极乐世界有很多的菩萨。将来皆是我的师友。也应当拜的。)
(七)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是回向文。也就是说明我念佛的愿力。愿是必要发的。)
(八)礼拜而退。
(附注)以上功课,每天早晚两次行之。洗手漱口,在佛像前焚香顶礼,照法念诵。如无佛像,或所住之处,不甚方便,不焚香顶礼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功德也是一样。再者,凡括弧以内之小字不念。
二、念十口气的方法
尽一口气,念“那摩阿弥陀佛”三五声,或六七声,共念十口气,仍念回向文遍,一拜而退。
(附注)这是为了很忙的人,想的一个法子,费时不过五分钟。最要紧就是天天一早一晚去作,万不可间断,有佛像对著佛像去作,没佛像就面向西方去作。
以上两个念佛式子,皆是为忙人订的。若有闲功夫,可在第一个式子第二项以后,念阿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课诵本内全有记载)那是更好。这是最简单、最合实际、决定成功的佛法。
三、念佛法要
念佛的时候,要把心中一切的事,都要放下,不可胡思乱想。单把六字洪名,从心里生起来,从口里念出来,再从耳里听进去,印入心中,必须想清楚、念清楚、听清楚,这样才能得到感应。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