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八
第十九、修诸功德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行者命终现前导生愿(智光),二名临终迎接愿(惠心),三名临终现前愿(静照),四名圣众来迎愿(真源),是皆就益相立名。义寂、憬兴、法位、玄一虽不立愿名,意就因行释义。(义寂:下品十称兼余善。法位云:「发心修福中三品行。」憬兴以三愿配上、中、下辈,此愿当中品。玄一同之,三品同为念佛行。)五名来迎引接愿。(了惠)
今家五名,一名修诸功德愿,二名临终现前愿,(用静照)三名现前导生愿,(用智光)四名来迎引接愿,(兼用惠心、真源,了惠同之。)五名至心发愿之愿,如《化身土卷》。于中,中间三名约缘,同诸师,初后二名约因,今家立名也。此中,初一名就文,亦通诸师,后一名约义,今家不共立名,故置「亦可」之言也。
次明摄属者,此亦佛功德所摄也。于佛功德中,前明真实,自下二愿其方便也。诸行人虽失大利,而亦是佛功德一分。方便假门之教,故名曰「横出」,「横」之为言也,显佛愿之功,犹是他力一分而已。于佛功德不能得其全分者,自力之失所致。恃机功,修非本愿之行,故「出」而非「超」,然得佛德一分,故与「横」名,「横出」故摄功德中也,应知。
次明愿意者,此愿是摄机方便,谓虽已起大悲愿,而犹有方便机不能进登堂,为之立假门愿,为调机方便。
《化卷》曰:「然浊世群萌,秽恶含识,乃出九十五种之邪道,虽入半满权实之法门,真者甚以难,实者甚以希,伪者甚以多,虚者甚以滋。是以释迦牟尼佛,显说福德藏,诱引群生海;阿弥陀如来,本发誓愿,普化诸有海等。」言「福德藏」者,所谓修诸功德愿是也,释迦开显之,说定散、三福、九品,以为往生净土之方便善,是言「异方便」。
又云:「依此愿之行信,显开净土之要门方便权假,从此要门出正、助、杂三行。乃至此乃横出、渐教、定散、三福、三辈、九品、自力假门也。」(已上)
此门中亦有四法,「教」者,方便之教,不出于诸佛教道分齐,要门方便教也。亦是第十七愿一分,于诸佛咨嗟中,不能领其全分,分取功德国土之善,从国名入故;「行」谓修诸功德,定散、三福、九品行也;「信」谓至心、发愿、欲生,所谓定散自利各别三心也;「证」谓「便往生」,即是胎生、边地、双树林下往生,(《化本》十三)得三法忍等也。
《化卷》云:「此愿成就文者,即三辈文是也,《观经》定散、九品之文是也。」次引「见道场文」及「得三法忍」、「讲堂文」,次引「边地」、「胎生」及「第十三国文」,可熟读矣。
又复此愿中有因行来迎,然诸师中,义寂、憬兴、法位、玄一等以因行为愿体,智光等以来迎为愿体。了惠云:「举诸善为来迎因,佛迎缘资往生果,故取缘而为愿体,不取因果云云。」《会疏》亦从之。(十四左)
今谓:依今家意,以因行为体,故名「至心发愿之愿」。余「来迎」等三名举诸师愿,初后愿名高祖所用,故知此愿「修诸功德、至心发愿」为体,举其「来迎」者,举来迎缘,以劝其行心也。
后就文解者,《汉译》自下二愿(十八、十九)兼下愿成「三辈文」,于三辈处挟入下「胎化二生文」。吴译亦然,于中《吴译》具列下、(第五)中、(第六)上(第七)三愿,初(第五愿)当《魏译》二十愿,后二(第六、第七)当十九愿。又《汉译》唯上摄中,而为一愿,(《魏》第十九)其下辈亦为一愿。(当《魏》二十愿)
师说曰:由此思之,憬兴以《魏本》十八、十九、二十之三愿以配三辈者非经意,其第十八愿不堕三辈,而何为配上辈,其非可知。《汉》、《吴》约机,虽有三辈不同,俱为念佛机,所以兼取因誓愿成者,其在于兹哉!此不同乎《魏》、《唐》约法,十九为但诸行,二十为自力念佛。故《汉》、《吴》二本与今家建立异。虽然,《汉》、《吴》亦译出佛愿一义,故《行卷》引《汉本》第十九愿(《魏》第二十愿)者,可以见已。
又《吴译》三辈明来迎,中下兼之。当知:《魏》、《唐》第十九来迎亦兼第二十,应以三辈九品知之。《宋译》以十八、 十九二愿合为一愿,(第十三愿)第十四愿当《魏》第二十,亦可彼第十三愿以来迎合于念佛愿,第十四合《魏本》十九、二十为一愿。(「闻吾名号」是二十愿,「种诸善根」是十九愿)《唐译》与今经同焉。
「十方众生」者,显机邪定聚机,《化卷》云:「就机有二种:一定机,二散机。」(文)然《汉》、《吴》两译云「作菩萨道者」,《魏》、《唐》两译云「十方众生」,彼约能修人,显上中下不同,此约能修法,彰真假不同,故机但云「十方众生」。约能修法,则真假条然易见;若约能修人,则真假难别故,今经就法显真假不同也。
「发菩提心」者,为起行乎?为安心乎?
望举有义云:「以菩提心为安心,以修诸功德为起行。」自解云:「准宗家,『发』等二句同是起行,『至』等两句是安心也。若发心属安心者,招中下辈不愿来迎之失,故《选择集》以三辈中菩提心判属起行,岂存异义!或通心行,谓此愿中有多类,故亦有发心为安心机,故《论注》云:『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云云。』」
有斥云:「有以发心为安心之机等者非也,若夫以菩提心为安心而愿生者,固不具至心发愿三心,不归弥陀愿力者也,固是一向自力圣道人,而非此愿所被机也。」(《渧记》)
今谓:菩提心为起行为正。《论注》为安心者非方便愿意,其义大别也,何泥彼文设或义耶!其义未详也。
《会疏》引《序分义》(二十八)以为起行者好矣,顺今家意。(《化土卷》引宗家释)然次文引《论注》释而同宗家者,恐是似圣净二门混淆焉。
凡发菩提心者,万行元首,修道初门,以统诸行故,三福行中亦说之。黑谷以为起行者,此意也。(《集》上二十六叶〈三辈章〉,同下十二叶〈付属章〉广明)
「修诸功德」等者,《化卷》(十三左)云:「行者,即是修诸功德之善也,信者,即是至心发愿欲生之心也,依此愿之行信,显开净土之要门方便权假,从此要门出正、助、杂三行等。」又云:「言显者,即显定散诸善,开三辈、三心。」(文)准知:修诸功德总摄三辈、九品、定散诸行,即回心回向之行也。《末灯钞》云:「『定散之善』者,含在『诸行往生』一语之内也。」(文)至心、发愿、欲生即是定散二心诸机各别三心也,其相如《会疏》、《略抄》引《化卷》。上三福九品诸行不独至,必由发愿得所至,如由御者车运行得所至。故九品中说「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和赞》云云。
问:修诸功德中有念佛耶?
答:有。然诸行机者念佛、诸行齐德,而未知善本、德本名号也。《选择集》云:「念佛通三辈九品。」《三经文类》云:「回向万善诸行之自善,使忻慕净土;或说自力之称名念佛,劝九品往生。此是他力之中,以自力为宗。」(已上)《口传钞》云:「修诸功德中之念佛等」。
「临寿终时」者,即明其时,《安乐集》引《大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又云:「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苦习先不在,怀念何可辨。」(文)非本愿行者临此时,深怀恐心颠倒,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乱。
《悲华经》云:「临终之时,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所得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碍,即便舍身,来生我界。」
《称赞经》云:「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乃至来往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文)
凡命终有三位:一明了心,通起三性心;二自体爱心,唯有覆无记心;三最后不明了心,唯有异熟无记心。此中见佛即在明了心位,具如《群疑论》。
「假令」者,《六要》(六本九左)云:「有云:不现非实,故云『假令』。(望西此义)今云不尔,来迎假益,故云『假令』,当卷下云『佛心光明不照摄余行者』也。『假令』之誓愿良有由哉!假门之教,忻慕之释,是弥明也。」(文)
《会疏》依《六要》意云:「随应假现,故云『假令』,言假设来迎化仪,非实佛来迎也。」
今谓:所言「假令」之誓愿者,应非显权假之义,直取愿文为愿名而已。今言「假令」者例余愿,与「若」字同。若不现者,成必现之义也。望西、《略笺》、《要解》等并此义也。
《梵响》云:「对第十八愿信心称名必摄令生置不定语,修诸功德者,心正相续即来迎接,百中一二,甚希也,故云『假令』,不顺本愿故。又传曰:十九愿文『现其人前』者上置『假令不与』等言,谓修非本愿诸行,悕求往生行人,亦佛大慈悲不见放舍,依据修诸功德中之称名,若可现,即现其人前也。以不定故安『假令』二字。」(文)此亦一义。
「与大众围绕」者│,「与」者共义,异译云「与共迎」故。《会疏》训为「为」者未可也。
「大众」者,举所与,显能与,异译有「我」字,以可知矣。所与大众者,即是菩萨、比丘二众也。《吴译》举「诸菩萨、阿罗汉」,《汉》、《唐》两译云「比丘众」。
《六要》云:「《吴译》约上品生,自余二经约中品生且说之。(望西同之)或又故说所与不定,显其来迎假令义欤。」(文)
「现其人前」者,现有二种:一来现,谓临终始来现迎接故;二显现,谓不临终始来,平生证得时蒙摄取近缘益,常来至此行人之处,至临终果缚尽时,而已来佛菩萨等显现于此也。
宗家云:「胜缘胜境悉现前」,《铭文》释之云:「见佛、见光、闻异香、遇善知识劝、种种奇瑞等目前显现也。」(文)
元祖《观经释》分近缘为二:「一平生近缘,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处。念佛草庵虽隘,恒沙圣众云集;二临终者,一切念佛行人,命欲终时佛来迎,九品行人不空佛来迎。」(文)约平生近缘,则临终显现也;若约九品人,则临终来现也。
今此愿意约修诸功德人之所期,故临终来现之义也,谓诸行人则回非本愿之行愿求往生故,平生不能决定往生而期临终,若临终时诸邪业系妨碍,则失正念,心颠倒失往生望,故期佛来迎,祈终时正念。应此机愿临终现其人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得往生,是此愿胜益也。然来迎相随机感见,故有无数(上上品)、千(上中)、五百(上下)不同,可知。
师说曰:「凡论来迎有二:一须来,二不须来。若约十九诸行机,必是须来,诸行非本愿行故,非蒙方便导接,则边地往生尚难得,故须誓临终现前,故曰『来迎在诸行往生』。」(《末灯抄》)又曰:「此自力之行者,若不待来迎,则边地、胎生、懈慢界尚不得生,故十九之愿发『以诸善回向净土,愿往生人之临终,我必现前迎接』之誓。」若约第十八愿念佛之机,则不须来,以名体不二益故,不问临终、平生,必有近缘益。龙树云:『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此乃平生近缘,报佛之所显现。黑谷云:『念佛往生人愿报佛来云云。』报佛是元来不动无来去相,名体不二,故感应道交显现而已,不同于临终始来佛,故今家曰『不来迎』也。善导、黑谷等诸祖之胜迹皆由此,乃是弘愿念佛自然德相故,不故须誓来迎愿。是以第十八因愿成就并不说『来迎』,但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至十九愿成就文说『来迎』,『三辈文』是也。然于三辈中,亦含须来、不须来义。其一向专念是不须来,诸行是须来义也。九品亦然,『称佛名故』是不须来,『我来迎汝』是须来。又《口传钞》云(《法要》五之七十):『据修诸功德中称名,而应可现则现其人前者,于须来中说不须来。』读者知焉。」(已上)
今按:宗书中或曰来迎、不来迎,或曰期、不期来迎,(《劝章》云云,《末灯钞》云「来迎」……)或曰不待、待(《末灯钞》等)。来不来约佛为言,溪师云「不来而来,来而不来」是也;又期、不期,待、不待就机为言。今以须来、不须来言之者,机法通摄以为言,可思议矣。
又古来论「不来迎」有四:一不期来迎故,二常来迎故,(《观经》云云,《释》云云)三近缘显现故,四报身不动故。(《事赞》「报体即元来不动」,又云「一坐无移亦不动」。)此亦今「不须来」中所摄,可知。
《渧记》云:「问:自力称名人之所感来迎异此愿来迎耶?答:自力称名往生乃二十愿之胜益也。虽然,其临终来迎全同今愿,何者?此愿修诸功德中自摄自力定散念佛,自力称名堕万行随一故。是以《观经》九品行中说念佛,此意也。
《选择》〈三辈章〉云:『三辈中皆有念佛,九品之中何无念佛乎!故《往生要集》云:问:念佛行于九品中是何品摄?答:如说行,理当上上,如是随其胜劣,应分九品,然经所说九品业行,是示一端,理实无量。故知念佛亦可通九品。』(文)又〈念佛利益章〉云云。
又《三经往生文类》云:『《观经》定善、散善、三福、九品之诸善,引自力之称名念佛,劝九品往生,此是他力之中以自力为宗致也。』
此等文义,皆是夺自力称名,而为诸行一分之义也,故此愿『来迎』亦蒙自力称名机而已。自力称名人无平生业成安心,故得来迎,临终正念往生决定,与诸行人无异故。《小经》显说『来迎』,即此愿『来迎』也。然今家以二十愿配自力称名者,是与名号德于称名人之边,而出于诸行之上,故有果遂胜益,是乃不共诸行独拔利益而已。然则自力称名行者有与夺义,或与诸行异益,(果遂)或与诸行同益,(来迎益)其义可知。」(文)
第二十、系念定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摄取闻名欲生愿(义寂),二名闻名系念修福即生愿(智光),三名欲生果遂愿(静照),四名系念定生愿(真源),五名闻名系念修善定生愿(御庙)。
今家有四名:一名植诸德本之愿,二名系念定生之愿,三名不果遂者之愿,四名至心回向之愿。(《化卷本》(二十纸))前三名就文彰名,亦通诸佛,故言「复名」,第四不共立名,故言「亦可名」也。
初「植诸德本」者,《小经》意谓念佛为多善根,万善圆备,众善之根本,故名「善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名「德本」。今举德本摄善本,「诸」之言指十方三世诸佛,「德」谓德号,「本」犹根。此名号是诸佛德号之根本,故诸德之本名「德本」。(是依主释)以此果号为己之因,故云「植」,「植」谓种植为义,喻如以果实(名号)植之地,果实却为因种。以本愿嘉号为己善根,此乃自力机计之失,是名「不定聚机」也。
「系念定生愿」者,《六要》云:「『系念定生』,真源用之,黑谷据此。」(文)经言:「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故名「系念」。「定生」是果遂义,谓一系念隔生不空,故言「系念定生」。若尔,何言「不定聚」耶?解云:望顺次正定人名「不定」,历生而不虚说为「定生」,所望不同也。
「不果遂者愿」者,系念彼国者,若二生,若三生等终克果故,其义可待后辨矣。
「至心回向愿」者,发愿、回向互通,故《小本》说「应当发愿」,(二十愿)九品中说「回向愿求」。然诸行是非本愿行故,非有发愿则不能生彼,(《赞》「诸善万行悉云云」)故以发愿属十九愿。又本愿名号正定业不回向行,而自力机计以本愿名号为己善根,不能了佛智回向,以己善根回拟往因,(简第十八)故二十愿为「至心回向愿」也。
次明愿意,法位、玄一、憬兴云:「顺次往生,下品念佛兼修众善故。」真源、澄宪意但闻系念发愿者顺后生,令遂愿也。御庙云:「若于此界有决定业不可转者,虽无顺次生我国,而令顺后业定得生。」(义寂同之,了惠从之)为结缘愿。镇家云:「此愿为顺后摄机愿,谓法藏菩萨愍念结缘众生久久流转,而立此愿,摄结缘机,能促长劫于三生等,令速果遂往生系念云云。」(《钞》及《宗要》)
今家意:此愿意令自力念佛机终转入于真如之门,方便真门之愿也。《化卷》:「夫浊世道俗,应速入圆修至德真门,愿难思往生。就真门之方便,有善本,有德本,复有定专心,复有散专心,(以信罪福心愿求本愿力,是名「自力之专心」也。)复有定散杂心。杂心者,大小、凡圣一切善恶,各以助、正间杂心称念名号,良教者顿而机者渐机,行者专而心者间杂,故曰『杂心』也。(此中,前专心信罪福心及此助正间杂心,是诸行之余气未止,故渐机也。)乃至然则,释迦牟尼佛,开演功德藏,劝化十方浊世。阿弥陀如来,本发果遂之誓,悲引诸有群生海等。」(文)于上十九愿言「开演福德藏」,此示定散三福行出于修诸功德。今于此愿言「开演功德藏」,即彰《小经》多善根多福德开出于此愿,虽已舍定散诸行,(不可以少善根)而犹信罪福(定散习心)心不止,修习善本德本,(执持名号)愿生彼国,故为自力念佛,故次引愿成文及《如来会》、《小经》,以成自力称名也。
上来三愿,古德多释。一云:十八念佛,二十诸行,十九来迎,通前后;(十八、二十)一云:十八但念佛,二十但诸行,十九合愿;一云:十八念佛,十九诸行,二十顺后云云。
高祖所判:十八他力念佛,十九诸行,二十自力单行。知此愿中无余善,唯有称名,是本《唐译》为唯称名,可见矣。当知高祖所立从机计,故立为自力念佛,十八愿为弘愿念佛。若约法,则同是名号,由机之带失与不带,念佛分为二,故言「教顿机渐」。黑谷约法体,故为但一专修念佛,两祖似且异,终无相违也。
问:此中有因行果遂,孰为愿体耶?
答曰:义寂、御庙、真源、澄宪等师以顺后果遂为愿体,法位、憬兴、玄一等为称名顺次之愿,此以因行为体。了惠依初。今家意不尔,至心回向自力称念为此愿体,不论三生果遂义,所以称念为体者,为入弘愿故,名「方便真门」。入弘愿真实之方便门故,定散自力称名由果遂誓故,不觉自然转入真如门也。
次参诸译者,《汉译》(第十九)云(《行卷》三右所引):「他方佛国人民,前世为(「为」字《信卷》训「作」,《吴译》经为「作」)恶,闻我名字,及(《吴译》作「反」)正为道,欲来生我国,寿终皆令不复更三恶道,则生我国,在心所愿。」
《吴译》(第五)云:「若前世作恶,闻我名号,欲来生我国者,即便反政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欲生我国,不断绝等。」(文)
诸家依此两译立三生果遂之义。
望西解云:「此文意居于现世,指前后生,谓前世闻名是过去也,寿终即生是未来也,中间作善是现在也。既亘三世,知非顺次。」(文)
师说云:「『前世为恶闻名』者,望于来生我国后,显下辈造恶机,非指过去也,『反正为道』等者,若闻深法等文意,『寿终皆令』等,显果遂义也。」
《唐译》云:「无量国中所有众生,闻说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极乐,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文)
《宋译》云:「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闻吾名号,发菩提心,种诸善根,随意求生诸佛净土,无不得生。」(文)
此二经言「生」,不言「果遂」,何为结缘乎?但说闻名号为己善根,回向即生,自力称名之义,在此文分明也。
后解文者,「闻我名号」等,古来以过现门、现未门解愿文。
望西释有二门:「一过现门,谓初明过去,(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次『至心』下明现在(回向愿生),后『不果』下明未来(此三世三生之义依异译);二现未门,谓初明现在,(闻名、系念、植本)次『至心』下明未来,于中初是第二生,(至心回向,欲生我国)次『不果』下第三生等。(未来第三生,此二世三生义)二门虽殊,顺后是一。」(已上)初门:过去一生,现在一生,未来一生(三世三生),此依《吴译》经。后门:现在一生,未来二生,(回向愿生第二生,往生果遂第三生)以此二世三生正释此经也。
今家意为方便真门愿,故约现未门二世三生明三生果,谓闻名、系念、植德、回向、欲生是现在一生修因也,不果遂者是未来二生。(化土一生,报土一生)如他家,则不分真化,故现在闻名系念为宿善,而未来受人界生,回向愿生,而后未来第三生遂彼土果。故此土二生,彼土一生,为三生果遂。今家分别真化二土,故现在修因一生,未来化土一生,报土一生,以二世三生为今家正义。如下引《六要》。
由此解今文者,「闻我名号」者,名号即十七愿法体,闻即不定聚机饵受也。《小本》言「闻说阿弥陀佛」等,不能闻信法德实,闻本愿嘉号为己善根,(执所具功德也)故《唐译》上(九)「闻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极乐。」高祖曰:「凡大小圣人,一切善人,以本愿嘉号为己善根,故不能生信,不了佛智,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无入报土也。」(《化本》二十八右)故知此闻即「闻不具足」之闻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二句通下二句,显励自力称名。闻本愿名号为己善本、德本拟生因。
「系念」者,《应音》一(十七)曰:「係,古文繫、继二形同,古诣切,係,缀也,繫,束也。」《琳音》三十三(十四)云:「《考声》:系谓思在心不忘也。《说文》从人糸声。」《观经》云:「系念一处,想于西方。」念相续不息言为「系念」,非才萌远缘之义也。
望西云:「『植诸德本』者,显宿善义,故云『植』也。」委如《宗要》云云。
《净土宗要》二(三十已下)云:次第二十系念定生者,是远生果遂愿也,为显果遂机之本善云「植诸德本」。此果遂之由非所誓行,此有六由:一异译两经并说三生故,二御庙顺后业之释为助证故,三「植诸德本」言约多生故,四「不果遂者」言约顺后生故,五《观念法门》引除「植诸德本」句故,六不可舍结缘人故。乃至广说,第五辨《观念法门》下引《元祖法语》(《正信上人笔记》)而证非顺次往生愿之义也。(已上取意)
彼以德本为因本之义,故以为果遂所由非所誓行,如《法华经》「植众德本」等。今家不尔,「植诸德本」者显行因,「德本」者显善本、德本名号,「本」是根本义,非因本之义。
《化土卷本》(十七右)云:「就方便真门誓愿,有行有信。行者,此有二种:一者善本,二者德本也;信者,即至心回向欲生之心是也。」
又云:「善本者如来嘉名,此嘉名者,万善圆备,一切善法之本,故曰『善本』也。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意云:此「植诸德本」出「闻我名号」,以名号所具大善大福德为己善根,故分名与号于善本、德本,以摄「植诸德本」,即为知从此德本开出修习善本、(《大经》成文)多善根多福(《小经》)也。植善本、德本名号者,「植」之言种也,闻信名号诸德,称以为己善根之谓也。
《要解》有二义:「一云诸德本也,『诸』言诸行,在异译分明,然吾祖判为名号者,于《小经》见之。名号是为万行长故,以名号夺诸行,名号独得德本名,诸德本中有名号,故以名号与诸行同列者也,超世悲愿于此隐其光。善导意又以此愿为名号,何以知之?《观念法门》引此愿,除『植诸德本』句,故知善导意『闻我名号』中摄闻信义故。二谓训诸德之本。」(文)
二义中后义亲祖意矣。今谓:高祖以《唐译》成名号德本义,既言「闻我名号,以己善根回向」,本愿嘉号为己善根明矣,故知「闻我名号,植诸德本」岂非以名号为植诸德本哉!
「至心回向欲生」者,「至心」简别不至心也。「回向欲生」者,自力回向发愿心也。真实回向所修念佛,愿生彼国,此自力三心也。故曰:「信者,至心回向欲生之心是也。」即是定散专心、定散杂心,以信罪福心修习善本德本名号,而不能了佛智回向,以为己善根拟往生因种。此疑惑不信相,是言「至心回向欲生」也。
「不果遂」者,遂,《礼·月令》:百事乃遂。《注》:遂,犹成也,《诗·卫风》:言既遂矣,又竟也,尽也。(《集韵》)
简第十八「若不生者」,彼直入报土,此远誓隔生克果故,果遂之所克成,在使入于难思议往生,故言果遂誓,有由哉矣!古德依此文立三生果遂名,「果遂」言缓通后后生故,或云三世三生果遂,(过现门)或云二世三生果遂。(现未门)黑谷亦以三世三生为此愿果遂。(《法语》及《义疏》)是故净家诸派皆为三世三生结缘之愿也。
今家以二世三生之义为正义故。《六要》六旧本(九左):「言果遂者,御庙、黑谷共判三生果遂之义,今家亦三生之义,不可违害。一生闻名,一生化土生,一生报土,如此得意果遂之益可报土耳。《大经》下云:『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已上)指彼往诣佛所之时云『果遂』也。问:彼转生者不改其生,何三生乎?答:虽不改生,离三种障,得三种益,义当转生,例如变易生死是也。」(文)
今谓:转胎生成化生,岂非一生乎!由此言之,以二世(现未)三生果遂可为今家正义也。今家中或有以三愿转入之文为三生果遂之义,非历生为三世,或一生转入弘愿,或二生、三生等转入弘愿,但约历三愿为言耳。今谓:此义甚不然,「三愿转入文」高祖寄自身喜久入弘愿海,何以之为三生果遂之义?若实尔者,使高祖为渐机,大违《传》文。又有念佛、诸行混杂之失,何者?今家果遂为自力念佛益,然三愿转入中,转十九愿诸行入二十愿自力念佛,亦为果遂益乎?诸行、念佛混杂过矣。又三愿转入者,就因门入法不同明之,(一生转入,多生转入)三生果遂就隔生克果不同明之,彼入弘愿为期,此生真土为期,因果不同,所期亦别,何以三愿转入同于此愿三生果遂耶?可思择焉。
然十九愿下此愿成就文者,即「三辈文」是也,《观经》「定散九品文」是也,次引《大经》「道场树」、「讲堂」、及「胎生」等文,至二十愿,但引「疑城文」,《观》、《小》二经文等不别指愿成文。
《三经文类》引「胎生文」为愿成文,此愿下不引「三辈文」耶?
解云:「三辈文」义兼两向,故推彼十九愿所引,不别指「三辈文」而已,更思之矣。
问:以二世三生为今家果遂之正义者,祖释出在何文耶?
解云:《和赞》曰:「定散自力称名归果遂之誓,及不觉自然转入于真如之门。」真如门者,《证卷》云:「灭度即是常乐,常乐即是毕竟寂灭,寂灭即是无上涅槃,涅槃即无为法身,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文)得法性真如之门,即是安乐净土是也。《论注》所谓「毕竟常乐何由入安乐净土」是也。然则真实报土名「真如门」,转入真实报土者是第三生也。
如第十九愿诸行机,虽生化土,而其转入真土者,经几变易而后入真土,证真如法性身。无知其时限,或经十二大劫华开,由观音、势至教谕,发菩提心;(下下品)或经六劫;(下中品)或七七日华开,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上品)乃至或经宿华开,经于七日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等。(上中品)各各华开已后,经多生变易,亦由二大士等教谕,渐转化土,得入真土也。
自力称名人虽生化土,仅经此间五百岁一生,不由佛菩萨教示,而自识其本罪,自悔责转入真土者,果遂愿力也。故云:「不觉自然转入真如门,是第三生也。」定散自力称名者,现在植诸德回向愿生机也。《化卷》以为行信,此乃现在修信行因,是第一生也,此之果则《化卷》曰「往生者是难思往生」是也,佛者即化身,土者,即疑城胎宫是也,此乃行信之所得果。顺次生疑城、胎宫,是第二生也,「胎生文」曰:「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所,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三经文类》所引)不由教自悔责,而尽化土一生转入真土者,是第三生也。岂非二世三生之义哉!依此等诸文对映,则二世三生果遂之义断乎可见矣。
《渧记》云:「问:此愿意净家诸派并约远生结缘之愿,加旃依《汉》、《吴》两本成诸行类三世三生果遂之义,故黑谷云:『人师释第二十愿,或云系念定生愿,或云三生果遂愿,后义相契,源空存念,值弥陀愿,修念佛行,百年之内,决定可生极乐。然则旷劫之间,今百年内可见净土也,一生、二生虽不往生,第三生决定可遂,自今已后一生,不可过五六年,又又生间决定可入净土故也。』(《正信上人笔记》在干嵯峨二尊院宝库,建长三年后九月廿七日记之,源空在判出《净土宗要集》二(三十九))
又《本愿义疏》云:『今生念佛者,若信心浅,若值恶缘,虽不遂顺次往生,其本念佛不唐,顺次还人界,云必可遂往生之望。设虽不遂一生之往生,不可等闲念佛,临终值恶缘犹以不堕恶道,何况正念往生之人耶!』(文)
由之,今此愿文亦可如他流约三世而解,亦不止为念佛机也。吾祖约唯自力称名机顺次生化之义解者,不唯违祖宗,实非背异译经说耶?
答:今家所立洞达愿意,深探祖承,能通经说,发明祖承故,浮浅取义者怀此迷疑亦宜矣。当知一切众生法尔性欲千差,故大悲佛愿亦复种种也。是以异译经说亦顺译人意乐,不必一说为准,盖是梵本多含,故各据一边也。是以《觉经》、《大阿》愿文正约诸行,故云『为道作善持经戒』,而兼自力念佛,故似诸行远益为愿正意。然则前世闻名欲生时,亦是一类念佛傍正机也,前世闻佛名,正修诸行,傍称名号,而不至心,故第二生复生人界(现在),如法修行诸行及念佛,第三生(未来)得生净土,是乃彼二经说相闻名不至机,故约三世,可谓有旨矣。是以彼二经愿成就文(胎宫)于三辈中说之,而中悔疑惑不至心者,虽顺次生化土,五百岁中在边地七宝城,不能得前至无量寿佛所,五百岁后虽乃出城至佛所,闻经心不开解,亦不得在僧中听经以去,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去佛大远,不能得近附佛,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觉云云。此乃其初至心修诸行及念佛,然后中悔狐疑不信诸善者,生疑城中而已,故疑城说相不同今经,且在三辈中(中下二辈)而说之者,彼二经此愿本为诸行机而立故也。由是应知:彼二经此愿现在至心机本由前世不至心系念故,现在至心如法修行,得生三辈土,故此愿成就文在三辈中,而与临终现前愿益全同无异也,边界疑城往生乃示临终现前愿机及果遂愿机之中悔疑惑者所止之土而已。彼经两愿并约诸行机,故以三辈为愿成文,不同于今经愿成文在三辈外,而仅经五百岁一生速转入真土之说相者,职由此矣。然则两经临终现前约顺次往生,三生果遂约顺后往生故,此愿往生第三生而非顺次生宜矣。不尔,则与临终现前愿何以分之耶?然则彼二经果遂愿本与今经果遂不同,此乃梵文多含故,顺译人意业,各据一义而已。
然如黑谷约三世三生解,则唯约念佛机不至心者,故不为顺次往生,今家约自力称名至心回向人,而许顺次往生,立二世三生义,可谓两谷互显妙义矣。《魏》、《唐》两译愿并约念佛机而誓果遂,故两谷并为『念佛果遂』,于中黑谷约不至心立三世三生,大谷约至心立二世三生,互显妙义也,岂违祖承哉!又今家据《魏》、《唐》两译现文作二世三生解,岂为违经旨哉!
惟夫凡愿生机有三类:一弘愿念佛,二自力念佛,三定散诸行。此三类各有至心、不至心故,其弘愿念佛至心顺次生真土,自力念佛至心顺次生化土,诸行至心亦顺次生化土。此中自力念佛及诸行并至心者,顺次同生化土,故宜分别本愿或非本愿行。是以自力念佛修本愿行至心故,虽生化土,速疾转入真土;诸行至心修非本愿行故,往生化土,经历多劫,不能速转入真土。以是为优劣,不然则何分二行别乎!今家之所以谈果遂,意在于斯矣。然自力念佛不至心者,不可顺次生化土,故第二生复生人间,而成至心回向义,第三生必生化土,黑谷约此不至心而立三世三生果遂也。
然《决疑抄》云:『三生往生就胜为言,亦可通四生已后,德本有浅深,至心有迟速故也。』(文)
《镇西宗要》云:『问:第二十愿何愿也可云耶?答:系念定生愿也。难云:愿行具足而可生极乐,而系念者当唯愿,既无行,何云定生乎?答:系念定生云名目以知非顺次定生,其时节长短难知,此法池房宣如吞钩鱼,发起系念我之众生,使临终往生极乐之愿也,是下种结缘也云云。』
如此镇西所谈不详,元祖废立深旨,只以此愿为诸行念佛不至心机远生结缘义也,若约诸行不至心机,则宜通四生已后远缘。而今元祖意不然,唯局自力念佛不至心者之必至第三生而往生义边解此愿,故云『人师释第二十愿,有系念、果遂二义,后义符契源空意云云。』此乃废诸行,立念佛,故念佛不至心者,亦胜于诸行不至心者,不至第四生,必第三生往生,为此愿果遂义也。如镇西义,不分废立,但取系念定生义,大违元祖相承旨了,何不思之耶!
问:今家以十九愿配诸行往生者,意据元祖以「三辈文」为第十九愿成,其理固然也,而今以二十愿配自力念佛往生者,他流之所未曾谈,而似不顺愿文,如何?
答:此义今家不共妙判,而有理证、文证及祖承。
其理证者,凡愿生净土机有三类:弘愿念佛,定散诸善,自力念佛,如次以十八、十九配弘愿念佛、定散诸善之往生,则以此愿可配自力称名往生,理当然也。不尔,则自力念佛类由何愿而得往生之云乎!若言由托第十八愿则不然,他力、自力混淆不分故,若言念佛皆是他力,无自力念佛,则亦不然。元祖既分别自力、他力念佛故,如下引文,念佛既有自力、他力之异故,他力念佛是第十八愿机,则不可言自力念佛亦托第十八愿也。
其文证者,此愿文既言『闻我名号』,而次言『植诸德本』,是乃现文说称名念佛之证也,植诸德本即称名义也。
其祖承者,黑谷既以此愿偏约念佛,立三生果遂义,然则今家以为自力称名往生愿,不亦宜乎!黑谷意亦就自力称名分别至心、不至心二类。文云:『虽念佛,或杂余行,或聊杂疑心者(所谓思一念不定之自力念佛),报佛隐,而见化佛之来迎。』(《示禅胜法语》)又云:『思一念不定之人,念念之念佛皆成不信之念佛也。』(同上)又云:『若谓念佛之数目多者,即是勤于自力,此乃不知事理浮浅偏见也。自力心之人者,纵只一念、二念,皆是自力之念佛也;唯凭愿力,仰信他力之人,则纵然千遍万遍之称念,百日千日昼夜之积励,声声念念,皆是他力之念佛也。』(《七个条起请文》第三)此乃于念佛、分自力他力。其自力至心念佛,得化土往生,故云见化佛来迎也。又自力不至心念佛,化佛来迎,犹未能得见。故再生人间,至心回向,第三生得往生。是为此愿三生果遂义也。然则黑谷意弘愿他力念佛预报佛来迎,得往生报土。自力称名至心者,预化佛来迎,顺次往生化土。其不至心者,不得顺次生化土,故再生人间,为至心机矣。吾祖体得此相承旨,故特以此愿为自力称名益者,卓识高迈,实非他流之所企及也。」(已上《渧记》)
此二个问答尽宗义,可谓勤矣。
第二十一、具足诸相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具诸相愿(义寂),二名所化成满三十二相愿。(良源)
若明所摄者,菩萨功德摄。何以知?诸译云「国中菩萨」,或云「国中人天」,下经叹菩萨功德曰:「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此以国德成菩萨功德也。
又《宋译》合翻于「一生补处」,《汉译》安之于一生补处愿之后。(第廿、廿一)又上必至灭度誓果必至,次补处誓因必至究竟,是利他教化之始也。今卅二相合其菩萨功德,故知是菩萨功德所摄也。
次解愿意者,或国土所化有情相好不具足,人德不贵,招蔑视(身子为尼犍所蔑)轻贱,(牛王为众所轻贱)故兴此愿,使国人天悉具相好。惠心云:「不于百大劫中而种相好业,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会疏》、《要解》、《梵记》并约真土,《义记》通真化,《渧记》云:「虽通真化,今约真土为正矣。」
今按:此愿通前三愿,故安之于三愿后,起次补处愿,何者?上品生者生彼国,见诸菩萨色相具足。(上上品)又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上中品文,此三十二相中第十四身皮金色相)以此思之,虽化土而具相好,岂劣于秽土轮王乎!(是十九、廿愿感也)然比真土相好非比校,理实具足无量相好,故《吴译》说八十种令如佛。言三十二相者,且因顺余方应身相好耳,(应身,《观佛经》云同人相,是轮王相。)实具无边相好海如佛,是即第十八感报也。当知通三愿,方便感报虽亦相好,不同真土相,唯是相似相好,故不能为还相摄化用。真土感报即显必至灭度土身相,是以起还相悲用,次必至补处愿由之起,应知。《正天王般若经》云涅槃无穷德,开出其涅槃悲用者,廿一、廿二相位也,此愿正觉华化生,次愿必至补处。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国中菩萨皆不成就三十二相者,不取菩提。」(文)
《吴译》(十五)云:「令我国诸菩萨,身皆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等。」
《汉译》(廿一)云:「我国诸菩萨,不悉三十二相等。」(文)
《宋译》云:「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一生令得阿耨菩提。」(文)
后解文者,《吴本》云「八十种好」,余译但云「三十二相」,举相摄好也。
「三十二相」者,《智论》四云:「易知故名『相』,如水异火以相。」《法界次第》云:「相,名有所发表,揽而可别名为『相』,如来应身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主。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别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辨也。通云好者,可爱乐也等。」如《会疏》具引文,《探玄》十五(六十)释相海八门分别,《凉疏》廿七(十九)以五门分别相好。《玄赞》第五(十一)等,可往见,恐烦略之。
第二十二、还相回向愿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至补处愿(义寂),二名究竟一处补处愿(良源),三从廿一至三十同名众生德满愿。(玄一)
今家有三:一名必至补处之愿,二名一生补处之愿,三名还相回向之愿。(《证卷》)于中,前二通诸师,以补处为究竟,此从文立名,后一从义立名,今家不共得名也。良以高祖从果向因名「还相回向」,安乐国中菩萨虽位补处,亦是超出常伦诸地,或示现诸地行,皆是从果向因,名「还相回向」也。此愿以因究竟(降佛一等)为从果向因之始,是利他教化地始,故是曰「必至补处」也;「除其」已下就其下地以显自在化,此乃佛本愿之所使然,补处及自在化并是还相,故名「还相回向之愿」。世人谓但补处为还相者不然,若尔者,摄后后不尽故。《宋译》分「除其本愿」已下别为一愿,其相弥明矣。
明所摄者,此愿菩萨功德所摄,示现必至灭度悲用故,若无此悲用,则应同于二乘灭度,云何称大涅槃乎!大涅槃必具悲用,故曰「教化地之果」,当知由往相因,(行信)得无上妙果,而起大悲用,若因若果,无有非如来回向成就,注家的证三愿文彰此意也。
问:诸师皆以补处为愿体,今为还相回向之愿耶?
答:第十一愿誓「必至灭度」,今愿「必至补处」,何之「必至」为正?若悉必至灭度,何有补处?若皆必至补处,则何有至灭度者焉?是以知悉至灭度已从果向因必住补处,是名「还相回向愿」也。
次明愿意者,或国土虽行菩萨行,而经历多劫,自一地至一地,或有七地沉空之难,或未净证净不同,或虽施作佛事,而化事不自在,是故兴此愿,誓令来生者皆悉超越诸位,速至补处,修普贤德,二利自在也。《小经》曰:「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所除)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补处)」此乃安乐自然妙证也。
《证卷》曰:「二言『还相回向』者,则利他教化地益也,则是出于必至补处之愿。」止显《注论》,故不出此愿文,可披《论注》。《论注》(下卅右、下五十二右)二文如《会疏》所引,于中「生彼净土」者即往相因果,「彼净土」者国土功德一切摄此,即本愿言「我国」是也,亦是光寿愿摄在之。「生」者即是本愿之生,生因(十七、十八)生果(十一)言「生」也。「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者即还相回向愿也,故次引三愿证之,初二愿证往相因果,后一证还相。凡六八愿中国德愿,或从佛德,或摄菩萨德,故举二国德自从之。虽佛德八,念佛往生愿为本;虽菩萨德多,以必至灭度为长。故次举二愿,证往相因果。于其菩萨德中有悲智二门,从智起悲为还相,故引廿二愿,若因若果、若往若还,无不一事本愿力,不然四十八愿徒设。是以四十八愿合为三愿,虽开合异,祖五愿建立全承此规也。以之思此,必至灭度之「至」是「生」义,若不生者「生」说为「至」,故知生即无生,即涅槃海,此大涅槃具无尽悲用,其悲用显现者,即廿一(正觉华生)、廿二愿,或必至补处,或本愿自在化,起种种摄化波浪,是名「还相回向」。此亦含菩萨四种正修行,已下四愿(廿三供养诸佛、廿四供具如意、廿五说法如佛、廿六那罗延力)开出于此本愿自在菩萨正修行。卷收则还相回向摄在,收之归必至灭度,是以今「必至」亦是「若不生者」之「生」,此「生」何以得?由闻其名号,故言「一一愿言,称我名号」等,六八愿愿悉归「称我名号」,则四十八愿悉摄「若不生者」一句。如是法藏菩萨以无碍辨才,宣说心中所欲愿,信不可思议,《注》解体得此愿意,证四十八愿以三愿,可谓甚深矣!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于彼国中,所有菩萨于大菩提,咸悉位阶一生补处,唯除大愿诸菩萨等,为诸众生被精进甲,勤行利益修大涅槃,遍诸佛国行菩萨行,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安立恒沙众生住无上觉,所修诸行复胜于前,行普贤道而得出离,若不尔者,不取菩提。」(文)
《汉译》云(二十):「我国诸菩萨,不一生等置是余愿功德,不尔者,我不作佛。」(「不一生等」者难解,有说曰:「一生者谓一生补处也,等置者普等舍置也,是余功德者,谓除第二十愿也,诸余二十三广功德也。言我国诸菩萨不止一生补处弘宣本师弥陀本愿功德,至各成佛果之时,亦不舍置弥陀本愿功德,即尽末来际弘宣之世故。不一生等置者,不一生补处而等置也。」(文)有说云:「我国菩萨一生补处是毋论也,不与彼一生等而不置余愿功德,若不尔者,我不作佛,『不』字贯二句,此就所除明之,必至补处之摄在此中。」(文)今谓后义为优矣。)
《吴译》阙此愿,《宋译》分为二愿云:「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修菩提行、普贤行、寂灭行、净梵行、最胜行及一切善行,悉皆令得阿耨菩提。」(第十六愿)
《悲华经》明二种菩萨,文略矣。
后解文者,此中大分为三段:一「他方佛土」等二句标所为人,二「究竟」下明所愿,三「若不」一句结誓约。
初中,「他佛土诸菩萨」等者,《唐译》云:「于彼国中所有菩萨」,故知不但局来生菩萨,总通凡圣,故《悲华经》云、《小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文)望西云:「唯限地上,不通三贤。」(文)此义未详也。《义记》云:「他方佛土诸菩萨众者,念佛众生也。」(文)此义得愿意,《渧记》亦从之矣。
《会疏》有二解:一引《大明度无极经》言「愿高誓重大菩萨」。二依《分陀利》及《庄严经》广通一切凡圣,自评取言:「此愿正意在引接菩萨,是正指十四佛国及十方无数萨埵也。」今谓:此义未详,何者?十四佛国菩萨亦是指金刚心者,《信卷》末(十一右)引六十七亿不退菩萨以为金刚心者,又《事赞》释「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言九品往生人,故知通凡圣,何但愿高誓重菩萨乎!
二明所愿中亦有三:初一句明必至补处,二「除其」至「正真之道」明本愿自在化,三「超出」等四句明还相得益。(通上二种)
初中,「究竟」者即等觉位,因位极故言「究竟」也。《会疏》有约时、约位二义,今后义为正也。
「一生补处」者,等觉尚有一品无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无明其力最大,最后心以金刚智破之,即补妙觉之处。故《法华》云:「余有一生在,当得一切智。」《宝网经》说二生乃至千生补处。今简余生,故曰「一生补处」。
何故约此位者?初生刹那必证往相大果,自此极果而降一等,是为教化地始,名曰「还相回向」。故就此位立誓,当知难行自力门初住为入圣始,故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易行他力教一生补处为利他发轸,故言「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学者须分别圣净二门分齐。《会疏》(廿九左)问答未详也。
「除其本愿」等者,二明本愿自在化。
「所除文」有二义:一「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二句为所除,「为众生故」已下明补处德。二从「除其」至「正真之道」通为所除。依祖训后义为正,《会疏》取前义者违祖意。愿成文云:「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文)又《赞弥陀偈》云:「咸当一生补佛处,除其本愿大弘誓,普欲度脱诸众生。」(文)
依此等文,祖训「除」字至「正真之道」者符顺经释意,《会疏》何违之耶?又自在所化为非补处德,则如观音等随类应同自在所化,可谓非此补处德乎!若尔者,何故《论注》下(三十三)释出第五门示应化身云如《法华经》普门示现之类耶?其非可知。(《渧记》破意)
又《梵响》云「此『除其文』下至『普贤之德』误解《如来会》文,而违祖意」者,亦非也。
「其本愿」者,《宋译》愿文云:「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等。」又愿成就文云(下四):「彼佛刹中,所有现在及末来生一切菩萨,一生令得阿耨菩提(一生补处),若有菩萨,以宿愿故,入生死界,作师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随意而作佛事。」(文)既云「宿愿」,故宿世本愿也,此菩萨宿愿:我生净土,则常在下位,自在能济度一切众生,不至上位补处。是菩萨意乐也。
今按:宿世大信中具度众生心,是为宿世愿而已,故知一往似菩萨本愿。然求其本,由阿弥陀如来大愿力故,何以言之者?《论》曰:「出第五门者,乃至以本愿力回向故,是云『出第五门』。」(文)《论》约菩萨本愿力,今家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回向,可知矣。
言「除」者,非除去之义,望愿一生补处者为言,若不乐住补处,而愿在下地自在佛事者,佛亦愿我加威力,令彼如意。《宋译》愿成就文云「我令随意而作佛事」,故知自在化亦佛本愿,故此亦为还相回向之愿,应知。
「自在所化」者,菩萨利物,任运大悲,如普门示现等。《渧记》云:「古来多约化益义而解,所化固然也。私助一解云:化谓化作,随类应现,自在无碍,故云『自在所化』也。」(文)
「为众生故」下明自在化德,乃下四愿开出于此也,《论》四种正修行亦显自在化德也。「为众生故」已下八句中,初四句是总句(至「度脱一切」),后四句(「游诸」至「正真之道」)是别句。初总句中,「为众生故」一句通下三句,愿成就文述此总句云:「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文)
「被弘誓铠」等就三精进明三句。
《瑜伽》四十二云:「云何菩萨擐甲精进?(《唯识》第九(廿一丁):对法十二等并言「被甲」。」擐、被义同。故《寿会》愿文云「被精进甲」,成就言「擐大甲胄」。)谓诸菩萨于发加行精进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为脱一有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处那落迦,不在余趣,乃至菩萨经尔所时证得菩提,假使过此百千俱胝倍数时劫方证菩提,我之勇悍亦无退屈。云何菩萨摄善精进?谓诸所有精进能为施等诸度加行成辨施等,又由此精进是能修证,能成菩萨一切善法最胜因缘,余则不尔,是故如来以种种门称赞精进能证菩提。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说。」(《识述记》十本(十八)等合勘)
愿文「被弘誓铠」句者,即彼第一「擐甲精进」也;「积累德本」者,即彼第二「摄善精进」也;「度脱一切」者,即彼第三「饶益有情精进」也。故愿成文「以弘誓功德」者,正举愿文弘誓及德本,「而自庄严」者,显被铠义及积累义。何以知之?前译《宝箧经》下说「三十二德铠」,后译《现宝藏经》下(八纸)名「三十二大庄严」等,可以例知,故初二精进也。「普欲度脱一切众生」者,即彼饶益精进也。
又《璎珞经》下亦说「三勤」,名起大誓心,方便进趣,勤化众生,应知。(已上朴师说)谓入弥陀界,为众生发大誓,经历多劫不退,起此勇悍者,似菩萨精进力,求其本则由被阿弥陀如来本弘誓铠。故《论注》云云。
「被」谓被带也,亦衣被也,服也,著也。(《应音》十五(二左),《琳音》廿七(六左))
「铠」,《注》云云。《琳音》一(十六):「开盖反。《说文》:铠,甲也。《文字集略》云:以金革蔽身曰『铠』,即甲胄也。《玄赞》(三十九丁)曰:铠谓兵甲,兜鍪令必勇锐。」(文)《应音》三(十二)云:「僧那僧涅,应云摩诃僧那僧涅陀,旧译云:摩诃言『大』,僧那言『铠』,僧涅言『著』,亦云『庄严』,故名『著大铠』。《大品经》云『大誓庄严』是也。」一云僧那甲捺陀,或云「被」,或云「衣」,言被甲、衣甲也。(已上《音义》)
「弘誓铠」者,大誓庄严入烦恼稠林,而无有怖畏,是言「被甲精进」。如《会疏》(三十左)广引经明。
「积累德本」者,摄善精进也,是福德庄严。《毛诗》:鹊巢积行累德。《增韵》:累也,堆叠也。《说文》:聚也。「累」,《广韵》:增也。《王注楚辞》:重也。「德本」者,德谓功德,本谓因本,如《妙文句》四(四十六)释,积功累德以为因本,故言「积累德本」,所谓集如来法藏是也。以弥陀名号中利他诸善施一切众生,如是以弘誓功德自庄严,所以自庄严为众生,故能度脱一切也。然《会疏》分净秽释(初四句秽国,「游诸佛国」已下净国)者未稳也。《大论》明二种菩萨,一者多集功德,二者慈悲心为众生,此中含二种也。
次别句中,「游诸佛国」等三句即开功德(摄善精进)庄严,即上求多集功德是也,「开化」等二句即开弘誓(被甲利乐)庄严,即下化慈心为众生是也。
「游诸佛国」等者,《论注》下(卅左)曰:「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多集功德菩萨即四种行(《注》下三十五右已下)中初三是也,不动而至,无前后遍至,遍至十方也)今「游诸佛国」等此意也。所以游诸佛国,则为施作佛事,积累德本,故言「修菩萨行即是无作妙行」故。《唐译》云「修大涅槃」也。
「开化」等者,《论注》云:「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慈心为众生菩萨即第四示法如佛菩萨)是即开化恒沙相也。开谓开导、开示,化谓教化。《注》曰:「开诸众生淤泥华,开导一切,无暂时休息故」。游泥华者,此喻凡夫在烦恼泥中,为菩萨开导,能生佛正觉华。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无上正真之道」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无上正真道」,《唐译》云「住无上觉」。「立」谓安立,经曰:「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文)
「超出常伦」等者,三明还相得益。
此有二意:一云:此明所除菩萨德相。(《庄严经》)一云:此明补处德,以中间明所除,前后文为补处愿体故。
今按:准祖意,此文通上补处、自在化二,并是为还相普贤德也。《和赞》曰:「安乐无量大菩萨,至一生补处,归普贤之德,必化于秽国。」又云:「说还相回向者,得利他教化之果,即回入诸有,修普贤之德也。」既云「一生补处,归普贤德」,岂是非补处之德乎!又云「回入诸有」,岂是非自在化之德乎!故知若补处,若自在化,皆是超出常伦诸地行,修普贤德,是名「还相回向」也。
今家训诂云:「超出常伦而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由此言之,超出者,超越出过之义;常伦者,十地阶次一应化之道曰「常伦」。安养界里,菩萨超越出过常途行位,不自一地至一地,一地处同时十地地行炳然现前,如云「十地愿行自然彰」,一地即一切地,一念即无量劫,是显安养菩萨最胜。《论注》引此愿显超出,此意也。又「现前」二字属下,则简历劫。
「诸地之行」者,谓所超之十地阶次,超越十地阶次不历劫,现前速修习普贤德也。
「修习」者,修谓修饰。习者,《琳音》三十三(七右):惯习数为也。《增韵》曰:习者,服行所传之业,熟复不止也。
「普贤之德」者,于果分不可说中而现因门,从果向因名「普贤德」。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者,此之谓乎。《探玄》曰:「德周法界曰『普』,用顺成善称『贤』。」《华严行愿品》云:「如是等上首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并从普贤行愿所生。」此菩萨虽居补处,因果无二,故《探玄记》曰:「若一乘圆教中,实则不依位,寄终教位相以辨之,于信满不退之际,则明得彼普贤法界行德,具摄因果,圆融无碍。若以因门取,则常菩萨;若果门以取,则恒是佛。」
今按:普贤德者,法藏菩萨出门德名「普贤德」,若补处八相,若随类应同,皆修习法藏出门之行。《大经》曰:「皆遵普贤大士之德止,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门),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出门)。」是补处八相作佛也。又「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贤道教,其诸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等,是随类应同普贤德也,可准解矣。
《渧记》引《旧华》三十八(三)〈离世间品〉十种普贤心,及四十《华严行愿品》十种普贤行愿,可据矣。
「若不尔者」等,后结誓约也。
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初明得名者,一名令奉遍侍供养诸佛,(义寂)二名承力供养愿,(憬兴)三名食顷遍侍诸佛愿。(良源)今名供养诸佛愿也。
明所摄者,已下四愿并出于廿二愿,故知菩萨功德摄。
次明愿意者,诸师至廿一愿为摄凡夫愿,廿二愿已下为摄菩萨愿,旧注皆准此。今谓:若不生者,生即无生,起利他悲用为廿二愿,已下四愿开出廿二愿,此愿及次供具明游诸佛国、施作佛事之相,即上「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句分为二愿,谓供佛、供具,于中,今愿明遍至供佛,即四种中初二正行是也。(不动而至,一念遍至)《论》文云云。(上四十一《会疏》所引)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国中菩萨,每于晨朝,供养他方乃至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以佛威力,即以食前,还到本国,若不尔者等。」
《汉译》第廿二云:「我国诸菩萨,欲共供养八方上下无数诸佛,皆令飞行,(供养诸佛愿)欲得万种自然之物,则皆在前,持用供养诸佛悉遍已后,日未中,则还我国等。(供具如意愿)」此合供养及供具而为一愿,更就食时加饭食随念愿,(廿三)今译却摄之于受乐无染愿中。
《吴译》第十三愿大同《汉》,亦合为一愿,入之神足通中,更开饭食随念。
《宋译》第十六愿没「供养诸佛」之句,于第十七愿誓之云:「所有众生,令生我刹,于一切处承事供养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诸佛,种诸善,随意所求,无不满愿等。」(文)第十八(《魏》、《唐》廿五)愿一切智,十九、廿、廿一之三愿重明供养之相,初明往诣供养,次明佛神力使诸佛来而受供,后明随意供具至十方悉供。前后虽有四愿,但是《魏》、《唐》供养、供具两愿而已。
《悲华经》第十四亦合(供佛、供具)为一愿也。
后解文者,「国中菩萨」者,望西云:「按《起信论》,解行发心之中不说供养诸佛,证发心文始说一念供养十方一切诸佛。然《观经》上中、上下于三贤位历事供养十方诸佛,非佛力者解行菩萨岂一食顷自在供养无数佛耶!」此释未详也。《论注》所谓「寂灭平等法身菩萨」也,一切人天至彼,皆悉得寂灭平等法身,岂三贤十信乎!《宋译》云「所有众生」,《小经》云「其土众生,供养他方」等,故知通一切人天。《会疏》释为好优矣。
「承佛神力」者,愿成文(下五纸左)云「承佛威神」,《唐本》云「以佛威力」,谓不问上位下位,齐契此德,所以由佛力也。《会疏》例于诸经中有传承佛告命,今谓承佛自在神力也。
《庄严经》「欲以种种供具供养他方佛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以宿愿力,(因分)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第二十愿)又「思惟佛展臂至此受供,劬劳诸佛,令我无益。作是念时,我以神力,(果分)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一一供养。」(廿一愿)此分因力、果力彰佛力,准知:今佛神力者,即显其果力也。
望西云、又澄宪云:「上神境通愿中云『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等,与今愿何别?答:上众生自力,下教主加被,是为差别。乃至上只显身通力用,一念超过德为事,未云供养,今别显供养之德,差别显然,不须疑问云云。」又云:「既云菩萨,若不被初生凡类,思之。」
《义记》云:「承佛神力者,果上尚是他力,况因行乎!望西议云:上神足通与此供养如次自力与佛加力为差别。今谓不然,神足亦愿力所成,何云自力!虽文不言承力,若此言有一愿,则余愿亦复然,问答永又不令被初生凡夫,此真假杂乱,他皆不知真假法义,故劳释义云云。」
「一食之顷」等者,显一念遍至,摄不动而至。《琳音》三(十五)曰:顷,倾颖反,《考声》:少选也。食顷,可一食间也。《说文》从匕。然《论注》言「一念时顷」,义无异。「一食之顷」者,《论》云「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注》上(二十八右)云云。无前无后,一念同时,遍至诸佛会也,以之显不动而至,应知。
《唐本》云:「每日于最朝供养止,即以食前,还到本国。」《汉译》曰「未中则还」,今经不说还时,愿成文具说还相,谓一食之顷往诣,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虽言往还,而实无往来相,且本国他方相望故尔耳。本国他方本无二,悉是涅槃平等法,何往来之论!故《论》言「不动摇而至」,可知。《宝云经》第七云云。(《会疏》引,五(三十三))
「遍至」者,显无有一佛土而不至,身不动而至,如日在天上,影现百川,一心一念遍至无前后。
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所求供养具如意愿,(义寂)二名供养皆顺意乐愿。(良源)今名供具如意愿也。
次明愿意者,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菩萨虽遍至佛前,供具不如意,如善惠仙人殷勤求莲华,常啼卖肉觅供具,是故愿言:我土菩萨于所至处,各一切供具随意现。此便《论》第三功德也,曰:「雨天乐花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亦是所求满足功德也。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诸菩萨众所须种种供具,于诸佛所殖诸善根,如是色类不圆满者,不取菩提。」《汉》、《吴》、《宋》如上。
后解文者,「现其德本」者:一云:供佛即现功德之本也,以众功德由供养而起故。(玄一)一云:依自福德力,得所欲供具如意,福德是现供具之本故。(澄宪)一云:大菩萨来现时,必感其德,呈诸瑞相,如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地藏菩萨来现等相。《大云经》大势至菩萨来至此土,时现威德。(《会疏》初义)一云:德本广大,故供具自至。(《会疏》后义,同澄宪义)一云:般若根本业故所须应念。(大同澄宪及《会疏》第二义)一云:指名号功德如库藏,一切供具出于此中。(师说)
今云:初说未稳,后五义总收唯三义,谓此菩萨功德智慧广大,故种种供具自然至,功德是本,依此德本现供具,故名「现其德本」也;谓功德智慧广大,故来现时现瑞相,故名「现其德本」也;名号义可知。此三各据一义矣。
《渧记》云:「『其』字所指在上句『诸佛』,谓在诸佛前示现诸佛果后利他度生善根功德,故云『现其德本』,『现其』二字大有味矣。」
「诸所欲求供养之具」等者,《宋译》及今经愿成文广列供具,下经云:「华香、妓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等。」(文)《庄严》云:「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花、伎乐。」(文)
「如意」者,经云「应念即至」,如宝珠自然雨一切物,如虚空藏菩萨自空中雨诸宝。
第二十五、说法如佛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得名有三:一名说一切智如佛愿,(义寂)二名说法慧胜愿,(憬兴)三名说法顺一切智愿。(良源)了惠名说一切智愿,《会疏》从之。师说云:「旧名不允,可名说法如佛愿,能说弥陀佛智法门如诸佛故。」今谓各据一义也。
次明愿意者,见或国土,菩萨虽遍至十方,供养供具自在,而说法不随顺佛智,化益不普,故兴此愿,国中菩萨说法如佛故。《吴译》云「说经行道皆如佛」上愿云「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此愿即彰其开化众生之相,能说随顺佛智,说佛智法门,以开化众生,使安立佛道也。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国中菩萨,说诸法要,不善顺入一切智者,不取菩提。」
《汉译》云(廿四):「我国诸菩萨说经行道不如佛者,我不作佛。」
《吴译》(十六)云:「令我国中菩萨、阿罗汉,语者如三百钟声,说经行道如佛。」(文)
《宋译》云:「我刹中所有菩萨,皆得成就一切智慧,善谈诸法秘要之义,不久速成菩提」(文)也。
后就文解者,「演说一切智」者,《大论》说三智:一切智(空)、一切种智(中)、道种智(假)。一即三故曰「说一切智」也。《持论》说清净智、一切智、无碍知。《应音》三(十一)云:「萨婆若,正言『萨伐若』,此译云『一切智』。」《苑音》二(十一)云:「萨婆若,具云『萨婆若囊』,萨婆,此云『一切』也,若囊,智也。」(文)《宋译》云「谈诸法秘要妙之义」,即是一切智之所见实相,不得一切智,达诸法性,何善说之安乐菩萨「深入诸法,究畅要妙」。(文)通达之故能说佛甚深法藏,而随顺佛智无违。经云:「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又云:「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当知已佛眼具足达法性,以一切无碍智演说,故说如佛一切智所说无违无失,顺法性故能契二谛,故开化平等,是云「演说一切智」也。
师说曰:「说弥陀一切智法门,谓诸佛以无上智慧说无上智慧,闻者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诸佛已尔,乃至凡夫说亦尔,故说『如佛』,是云说佛法藏、为十方众生集如来法藏等二义用不任意矣。」
第二十六、得那罗延力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一名令得坚固身愿,(义寂)二名身得坚固愿,(憬兴)三名具得金刚那罗延身愿。(良源)今名得那罗延力愿。所摄准上。
次明愿意者,此愿亦出上二十二愿,虽有说法如佛德,(口业)不身力勇猛,不能入烦恼邪见林,开化恒沙众生,故兴此愿,即上「被弘誓铠,开化恒沙」句出。
旧解皆言「此愿但身体力坚固」,师说曰:「此愿大誓愿力勇猛名『金刚那罗延』。《新华严》文可为证。」今按:大誓愿力坚固勇猛故,身力亦坚固,是名「那罗延力」。《宝积》第二十一〈被甲精进会〉(六纸)云云。(如上《会疏》所引)
《新华严》〈十回向品〉「菩萨施心回向文」云:「愿得那罗延坚固幢心,得常精进心,得大勇猛心,得被金刚甲胄心。」(《疏》廿七之卅一)
次参考者,《唐译》云:「彼国所生菩萨等,若无那罗延坚固力者,不取正觉。」(文)《汉》、《吴》并阙此愿。
《宋译》:「我居宝刹所有菩萨,身长十六由旬,得那罗延力,身相端严,光明照曜,善根具足等。」(文)
后解文者,「金刚」是坚固不坏义,通身心体,(义寂但取身体坚固,《会疏》从之。今心身通取。)言「被金刚甲胄心」,岂但身体坚固耶!又《密迹力士经》云云。(《会疏》引)
「那罗延身」者,身心力勇猛精进义,言「那罗延坚固幢心」等故。《宝积经》六十九(十纸):「敬礼善逝、应供、那罗延力大导师。」(文)又《六婆罗密经》第四云:「佛十力一一节中皆有八万四千六百六十三种那罗延力。」(文)那罗延,《应音》八(廿二)曰:「那罗延,晋言钩锁力士。」《探玄记》十五云:「此云坚牢,即帝释力士之名。」《苑音》一(五右)云:「那罗延,此云坚固。」章安曰「金刚」,《最胜疏》四本云:「此云力胜。」又五末云:「吠率怒,此云多手。那罗延,天之别名。」《伦记》十二下(十八):「泰云:此翻力壮也。天有那延力,故言那罗延天。有释摩醯首罗名『大自在』,梵天祖公名『那罗延天』云云。」(具如《音义》)《会疏》引《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及《俱舍》,可见矣。
《福德三昧经》云:「以十人力等一健牛力,十健牛力等一青牛力,如是凡象乃至香象、大香象、系羂师子王、力士、大力士乃至地天子、堂天子、持风天、持鬘天、常醉天、四天中之一天王,如是展转十倍,乃至十他化自在天王力等魔天中之一天子力,一切魔天中天子力等一魔王力,十魔王力等半那罗延力,十半那罗延力等一那罗延力,十那罗延力等一天那罗延力,十大那罗延力等百劫修行菩萨力,乃至十地菩萨等一后身菩萨力。」(文)《俱舍》云:「佛身支节一一皆具那罗延力云云。」
此但因顺余方而已,实成一切力。经(下八):「因力乃至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文)可知矣。
第二十七、国土难量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物严净愿,(义寂)二名光色特名愿,(憬兴)三名殊秘珍彩严?绝妙愿,(智光)四名天人庄严深妙施妙愿,(良源)五名严净无量愿,(静照)六名万物殊妙愿。(真源)望西、《会疏》名所须严净愿,是依净影为摄生愿,故加「所须」言,而未尽愿意,文中无所须之义故。今可言国土难量愿。
次明所摄者,诸师中,义寂、法位、真源、澄宪属国德也,憬兴、智光、良源、静照并属摄众生愿,望西、《会疏》从后说。今从初,属国土功德,非愿所须誓国土不可思议。旧解以「国中人天」句为能须,「一切万物」等为其所须,故属摄生愿。若尔,《唐译》何言「周遍国中诸庄严」耶?今不然,明三种庄严不可思议,岂无人天乎!思之。
次诸译者,《唐译》云:「周遍国中诸庄严具,无有众生能总演说,乃至有天眼者,不能了知所有杂类形色光相,若有能知乃总宣说者,不取菩提。」(文)《汉》、《吴》、《宋》三译并阙此愿。
次明愿意者,《会疏》云:「上是誓能须德,自下二愿愿所须所见胜,故次上而来云云。」今谓:此义不然,此愿誓真土不可思议,次愿誓化相思议,是即承上三愿所生来,真化并明,此愿即第十八所入土界,所谓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者是也。故《论》主依此等(及三十一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