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四大名山,也就是四大菩萨应化的道场。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其他三位菩萨虽然在三座名山应化,可是没有明显的现实史迹,更没有一定现什么身,只有地藏菩萨,不但现比丘身,而且用地臧的名,在九华山开道场度众生,这是其他三位菩萨没有的事。
我国佛教在唐代,正如日丽中天,东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那时的韩国分为三个国家,就是新罗、高句丽、百济。新罗国的王子,名金乔觉,发心出家,法名地藏比丘。
大士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身高七尺,顶耸奇骨突高,“臂力”之大,可以力敌多人。他曾说:
“六籍环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
乔觉王子24岁时祝发出家,携其爱犬善听,就在唐贞观四年,航海到我国参学。
地藏比丘最初来时,随处参访,游化数年。后来游学到中国安徽池州东青阳县境的九华山,他见深山中有一盆地面阳而宽平,于是就在山上,结庐苦修。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次地方士绅诸葛节长者,率领村民们游山,深入无人之地,忽然发现一位和尚在此苦修,住的是石洞茅篷,再看他吃的,在破锅残粒中还渗了些白土,生活异常清苦。群老们惊叹道:“和尚如斯苦行,我们应当负责的呀!”
诸葛长者,近前请示后,知道是新罗王子,远来中国求法,住此山中苦行。长者深感未尽地主之谊,于是发心护持,为地藏比丘建一寺院,使其安心向道。
九华山本名九子山,唐李白到九子山时,见九峰如华,改名九华山。九华山的地主,地方人称呼他闵阁老,想当年也许做过大官的,所以他家甚富,建寺必得请闵公施地不可,闵公也是乐善好施的人,对地藏比丘也非常信仰,问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我只要一袈裟所盖覆的地足矣。”
闵公怀疑袈裟能有多大,满口应允,那知地藏大士以神通力,袈裟一撒,盖尽了九华山。闵公见他有此神通,惊喜不已,慨然将整个的九华山地,全部布施给他。
从此闵公做了地藏比丘的有力护法,每次斋僧百人时,如果地藏比丘在深山不能来应供,他都虚设一席给地藏比丘,并命自己儿子随大士出家,法号道明,为地藏大士的侍者。
现在我们所见的地藏菩萨圣像两旁,有一老者和一少年比丘,即是闲公父子,有时白犬善听也在菩萨座下,不知者把老者说成土地公,道明和尚说是目连尊者,白狗也误塑成狮孑模样,这都是不了解地藏菩萨出家的史实。
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者很多,新罗国也有不少的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既高且深,寺僧众多,生活即发生问题。米粮不够吃,煮饭都要掺拌很多观音土(细白为粉之泥土),其生活之清苦可想而知了。故当时人称之为“枯藁众”,寺中大众们只是一心求法,对于一切的物质生活是不计较的。如此为道的精神,谁不敬仰?
地藏比丘率领大众在九华山苦修,影响很大。后来新罗国王知道了此事,马上派遣人送粮食来供养。
菩萨在九华山开道场,传诵很多逸事。在宋高僧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曾遇毒螫,他却端坐无念,不动声色,不久忽然有一艳妇,姗姗而来,向菩萨作礼,馈药谢罪道:“小儿无知,毒螫圣者,我愿引甘泉以补此过。”言讫不见。左右甘泉之水渐渐潺潺而流,当时的人都说:“这是九子山神,为菩萨的高深道行所感召,来向菩萨献供谢罪的。”
相传地藏比丘,居住九华山时,有个时期,用了一个书童,就是随身侍者。后来书童不习惯山居寂寞,常常闹着要回去,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回家去,当书童向他哭着辞行时,他也很感动,就写了一首送童子下山的诗道: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捞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这首诗把山童与山僧两者的心情,描写得很逼真,而且充满了慈悲的情怀。
地藏比丘在九子山头,住了75年,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涅槃,世寿99岁。菩萨圆寂后,肉身坐于缸内,经过三年,开缸时颜貌如生,举升时,骨节活动,如撼金锁。地藏菩萨的肉身,千余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九华,因为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所以九华山也就成为菩萨的应化道场。
地藏比丘出身和年代,宋高僧传与神僧传的记载略有不同。而菩萨的籍贯、姓氏、王族、渡海、出家、居山等又都大致相同,足资凭信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