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云栖警老仪式』,「云栖」就是我们的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因为他在云栖山,所以一般祖师大德他所驻锡的地方,都会称他叫「云栖」,这云栖山就是云栖大师,他就是莲池大师。比如说,天台山智者大师,我们一般有时候会讲天台大师。所以云栖大师就是莲池大师,他名袾宏,字佛慧。他以前我们有介绍过,他刚开始是儒家的,学儒家的,初为儒生,三十岁后就出家,行脚多年,住在杭州的云栖山,创建禅林,立志念佛,严持戒律,着有《云栖法汇》,就有《莲池大师全集》。这个地方提到说,「云栖警老仪式」,这莲池大师对于生老病死,他在《云栖法汇》里面《云栖共住规约别集》之十一,这里面有一篇是「老堂警策」。《云栖共住规约别集》第十二里面有一篇叫「病堂警策」,这内容很接近。《感应篇汇编》所引出来的内容是在「病堂警策」这一篇的文章。
这一篇文章我们把它唸一下,「病堂警策」,《感应篇汇编》引用的就是这一段,「佛言:『人命无常,促于呼吸。』平人亦尔,何况病乎?我今殷勤来相警策,惟愿大德,勿以人微而轻其语。当观此身四大不调,百骸欲散,饮食渐减,医药无灵,便利床敷,呻吟枕席。譬之鱼游釜内,倏忽焦糜。灯在风前,刹那熄灭」,它这地方《感应篇》讲『刹那消灭』,原文是「刹那熄灭」。「故知此身不久」,《感应篇》讲『况此身不久』,「必赴死门。前路茫茫,毕竟何往?」《感应篇》讲『未知何往』。「大德!诚如己事已办,非愚所知。其或未然,可不猛省无常,战兢惕励。谛思净土,决志往生。放下万缘,一心念佛」。这一段可以给人家做开示用,也可以有些人还在迷惑颠倒,用这一篇,或者是生病的人用这一篇来给他做一个警策。
我们把它翻成简单的白话,「病堂警策」,莲池大师说了,佛说,「人命无常」,佛陀说,人命在呼吸间,「人命无常」就是人命在呼吸间,所以「促于呼吸」,一气不来就是冥阳两隔。「平人亦尔」,平常人就都是这样,你平常就要这样观照了,何况是生病呢?「何况病乎」。「我今殷勤来相警策」,我现在来给你劝导,来给你说法安慰,来警醒你,我今很虔诚的来给你劝请。「惟愿大德」,就是希望你,「勿以人微而轻其语」,莲池大师都很谦卑,他说,我只是一个出家人而已,「勿以人微而」,就看不起他的话。
「当观此身四大不调,百骸欲散」,你要观照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和合的,但是有一个不合,四大,地水火风,有一个不调的话,我们地大,就是我们的骨头啦、肉啦,这个坚硬性,我们身体上的口水、血液就是溼润性,我们身体上的体温就是炎热性,我们身体上的呼吸这个气就是流动性。如果有一个不调的话,「百骸欲散」,人就好像生命要结束一样。这四大不调,开始生病的时候,就是四大不调了,饮食就这样慢慢减少了,医药就不灵了啦,拉屎拉尿就不行了啦,都在床铺上拉屎拉尿了啦,这叫「便利床敷」。在病床上,就是「呻吟枕席」,只有在那边喊病痛。
这个时候就像什么呢?就像鱼游在热锅上一样,「鱼游釜内」,下面火在烧,「倏忽焦糜」,一下鱼就被煮烂掉了,被煎烂掉了。又好像什么呢?这个人在病床上临命终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就像什么?灯在风前,风一吹就熄掉了,「灯在风前,刹那熄灭」,一下子就熄灭掉了。就知道说,「此身不久」,这个生命是保不住的,「必赴死门」,最后终究要离开这个人间,「必赴死门」。
「前路茫茫」,前途茫茫,要往哪边走呢?「毕竟何往」呢?「大德」,他又劝对方了,「诚如己事已办」,如果你已经明心见性了,如果你烦恼已断了,如果你什么都放下了,「己事已办」,就是阿罗汉说,我「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己事已办」就是我全部都放下来了。「非愚所知」,莲池大师很谦虚说,那我就不知道了,「非愚所知」了。「其或未然」,如果你还有没有放下来的呢?你如果心还没有放下来呢?「可不猛省无常」,你要不要警醒自己呢?猛厉的反省无常迅速。《无量寿经》讲,「无常根本。蒙冥抵突」。「战兢惕励」,战战兢兢,警惕自己。「谛思净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决志往生」,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放下万缘,一心念佛」。莲池大师这个「病堂警策」讲得非常好,这个如果生病的人还在迷恋六尘、迷恋红尘,用这个话来给他安慰。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八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