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培训与共修冲突,没能参加本次共修,感觉有些遗憾。另外,我要表达一下思念之情,我非常非常地想念师兄们:五一约不约?
自从学完第一遍《道次第》,再次学习学前引导,我有两种心行产生:第一,自责的心理;第二,欢喜的心理。
自责的心理源于,对之前学过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像个初学者。这不是典型的“漏器”吗?于是乎,我开启了认错模式,不断地责怪自己没修好。然后紧紧抓住“漏器”这一点,开始不停地否定自己,被情绪所掌控,甚至觉得对不起导师的教诲,难受想哭。
欢喜的心理又来源于什么呢?在两年前,我清晰地记得导师说,尽量将《三主要道颂》背下来。于是乎,我发现我还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漏器,因为我至今都能完整、流利地背诵。
这两种不同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结果。如同第一讲里导师说,在轮回的系统里说着觉悟的话。如果我只抓着这一句话断章取义,我觉得我啥都不要说了,因为我还在轮回的系统里没有觉悟。那么导师是要让我修止语吗?事实上,只是通过这样的比喻来说明,不重视佛法修学基础,整天口头禅,谈空说无,觉悟永远和自己发生不了关系。作为凡夫的我,深刻意识到自己懈怠和无理思维的过患,准备浪子回头,开启如理思维模式,在遍数上下功夫。因为,我要出离烦恼和迷惑的愿望是有的,需要培养出离的力量。
中士道就是两件事,一是真切地发起出离心,二是成就解脱的能力。这种出离的愿望现在比较强烈,要如何保有,不至于让这种心理边缘化,最终把它变成解脱的动力呢?
按照法义引导,首先思维暇满难得,从因上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从果上观察属乐趣而有闲暇者尤为宝贵。其次思维死王一定,死期不定。进而观察整个轮回都是苦的。生起出离心的标准,是对轮回的盛事没有丝毫的期待和希望,并时时刻刻都安住在求解脱的状态里。那么问题来了,座上观修,培养出离心相对容易,因为每天做定课,只是质量有待提高,小组和班级共修有师兄们相互加持,还能保有正念。未修中间,我怎么把工作、生活、吃喝拉撒睡都安住在解脱轮回的状态里呢?
我冥思苦想,终于有了答案,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我思维问题的方式。出离心首先作为一种愿望,是当下就能生起,也能感受到力量的,是一种发心。但是,安住在解脱轮回的状态是个结果,不是马上就能达到的,我却急于在果上见成效。并暗示自己,我做不到,不可能做到,并久久地安住在做不到的心理中。好比有人告诉我,你走10亿步就可以到一个世外桃源,我虽然心生向往,可是想想太远了,要走那么久,我还要工作,还要赚钱养活自己,父母也不放心啊!还是算了吧!结果连第一步都没迈出去,还走了反方向。这就是无始以来培养起来的心态,不需要刻意思考就能达到任运。想想自己,至今都在轮回,足以看出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三有苦海所淹没。如今,终于在海面上露个头,眼看就能抓住一个救生圈,只要我的求生欲望足够强烈,就可以获救。
所以,发起出离心之后每天都要念死无常,念轮回。通过不断地做这样的忆念和观修,来获取安住在解脱轮回状态里的能力。根据三年来修学效果无太大进步的情况来看,我属于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根据修学地图来看,就是每一步我都没达标,获得的少许正见,没有在心里扎下根,而且后续的观修没有持续。所以,我要多在平时的未修中间下功夫。
网络的信息量很大,我会不经意地看很多新闻,前段时间的辱母案,近期吃东西比赛噎死的事件,等等。以前,我会随着新闻内容产生情绪,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或讽刺不作就不会死,或者不痛不痒地说如是因如是果,等等。现在,我会思考,过去世我也经历过这些,只是被无明遮蔽看不到。想想无始以来种下多少不善的种子,只是没有遇到外缘来浇灌,但外缘随时会来。呼吸之间,人寿无定,死缘甚多,活缘甚少,是不是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呢?
还有对于承担义工岗位经常早上一大早开例会,我内心会不情愿,感觉自己太累了,同时我也会想起美国的净雅、净婷两位师兄,她们几年来都跨时差共修。这么想已经有点动力了。然后再换一种心态想:有这样一次让我为众生服务的机会,也是为解脱之路积累资粮,为出离烦恼迷惑增添力量!如同当年背诵《三主要道颂》一样,为了背下来,我每天至少读三遍,我将文字放在手机屏幕上,天天看,一有空就读。所以,在心相续中扎下了根。如果,我能把这样的用心一直延续到每一课的修学中,也会在心相续中扎根成长的。
所以,有发心不执著结果,保持初发心,在因上不断努力,才不会钻进死胡同。以前都是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当做口号,终于自己思维明白了,才变成了自己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导师说的了。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