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三皈五戒十善

发布时间:2023-07-20 09:29:22作者:大悲咒

  三皈五戒十善

  (一)三皈,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法僧称为三宝,是佛弟子学习和景仰、依止的对象。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称为佛教徒,它是信教和不信教的界线。

  (二)五戒十善是自修阶段,三皈后就应依佛法的教导,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过失和不犯错误,使自己身心有了规范,向善的方向发展。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扩大深入,是推已及人的过程,由消极的自利,走向积极的利他方面。

  (三)四摄六度专以利人度生为目的,一切都为利益他人考虑,不计较个人财产得失,生命安危,此是佛教的精神实质所在,修学的人,虽是凡夫,亦称菩萨。(叫初发心菩萨)利他实在也包含自利,在修学过程,改变了自私习气,扩大了心量,磨炼了志气,以救度众生苦难为己任,历久功深,必然成佛。

  三皈依也做皈依三宝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 第一皈依佛,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 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众生修习这些正法,做为人生的方向,便能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菩萨僧、十方一切声闻缘觉僧、十方一切清净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皈依最好选择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行持的师父,经常亲近这位师父的言行、思想,无形中我们亦能沾到几许光明与功德,同时供养了真正的大善知识,能种广大的福田。如果在某一个时间,找不到这种善知识,可以在附近找一个真正受过三坛大戒的出家众皈依。

  “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

  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五戒十善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五戒】

  ﹝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经疏﹞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饮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十善】

  ﹝出法界次第﹞

  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佛教的五戒十善

  佛法流传于世间,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五戒十善”即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条。五戒十善的内涵 :

  戒,有所不应为也。所谓“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将五戒中的“不妄语”分解为不两舌、不妄言、不恶口、不绮语,将“不饮酒”扩展为不念、不?、不痴,加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而成,称作“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五戒是十善的基础,十善是对五戒的扩张和加深,其内容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五戒侧重于身的修为,而十善兼明心的动态。

  由于佛教徒修持的层次不同,分有在家的(居士)五戒十善或八戒,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都是以上述五戒十善为基础作些升格或详析,大同小异。

  五戒十善的内涵相当丰富。

  不杀生而慈心生仁——无论是人,还是飞禽走兽、昆虫蚁蝼,凡是有生命的动物,佛教认为都不可以杀害。也不论是亲自操持刀枪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还是指使他人去杀害,甚至看到他人伤害物命而心中窃喜,都是不许可的。佛教主张佛性平等,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切勿残杀加害,这就是僧人食素的原因。释迦牟尼提倡慈悲救世,他以平等慈悲的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这与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相通的。不杀生的重点是讲不杀人。在释氏看来,人类能够慈心于仁,不相互残杀,各种生灵能够安顺天然,世间免去争斗仇恨,天下便可太平无忧。所以佛教时有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盗包括诈骗潜窃和强劫豪夺。佛教认为,凡是不与而取,非分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行为,为人所不齿。他们主张致利须合宜,利己要利人,利人与利己相统一称作义利。如果人人都行义利,“君子生财,取之有道”,并且节俭日用,精打细算,奉养父母,抚育子女,与朋友同事金钱往来以及经贸活动中也能恪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发生偷盗欺诈瞒骗行为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社会即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除了正式结合的夫妻以外,不能发生性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即使夫妻之间的性爱,也不能非时、非处和变态。成年男女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这是佛陀教导居士结婚后,要夫妇相敬如宾,不与妻子以外的女子苟合,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使家庭美满。

  不妄言而诚实无欺——就是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大话、虚伪的话,不作欺骗他人的事。佛教认为,说谎固然是妄言,有时以眼色、手势、点头默认或暗示的做法,蓄意使对方受骗,也是妄言。如果人人远离妄言,大家以诚相待,童叟无欺,互相信赖,那么这个世界就成为得道乐土了。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两舌”指搬弄是非,离间他人的感情。人际接触中能够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做正直事,同事邻里和气相待,感情融洽,就不会有是非烦恼缠身了。

  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指语言文明,不用恶言毒语咒诅他人,不说粗言秽语有辱于人的话。“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美语三冬暖”。佛教认为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善,为人敬爱。

  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包括花言巧语,戏弄人的言词和导人生诸邪念的不正经语言。佛教认为绮语者轻浮无礼,是轻贱之人。人若不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为他人所敬仰。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悭贪之人在顺境中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而不知足,便会产生种种罪孽,比如贪脏枉法,中饱私囊,等等。故佛教极力劝人慈心舍施,对自己正当的收入,除了用于自己的家族日常开支外,还应资济贫病孤苦,或捐助给社会福利事业。

  不恚而慈忍积福——“?恚”指在逆境中憎恶而不能忍受,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释迦牟尼常常教导人们勤修慈悲,养成忍辱负重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对治?恚,这样可以成就自利利他之大事业。

  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即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对是非不能辨别,固执邪见,胡作非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教人多学习,明事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添才干,做远离邪见的善人。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身三善业;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口四善业;不悭贪、不?恚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