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经律异相 第三十三卷

发布时间:2019-06-25 19:35:04作者:大悲咒入门网

经律异相 第三十三卷 (学声闻道诸国太子部下)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均邻儒悟世非常得罗汉道一 帝须出家得罗汉道二 只陀舍五戒行十善请佛闻法得初道果三 鸠那罗太子失肉眼得慧眼四 诸太子问佛已等有出家者佛出所更皆悉悟道五 最胜王子植德坚固终不可移六

均邻儒悟世无常得罗汉道一

有国王。号曰梵摩难。供养佛僧。每至斋日。王辄导从往到佛所。佛每说法。王辄欢喜恭敬听经。太子名均邻儒。至心精进觉世非常。无生不死不贪时荣。而白王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乞作沙门王即听之。均邻儒便辞王到佛所。乞为比丘。佛便以手摩其头。头发自堕袈裟着身。奉持重戒精进勤修。昼夜不倦经三月日。便得罗汉。王时不知其已得道。见其勤苦饭食粗蔬。每往供养异于众僧。其心不同。辄谓之言。我国中珍奇七宝饭食甘肴无所不有。汝何故乐为沙门乎。均邻儒即自轻举上住空中。飞行变化分身散体出入无间。王见其尔。悲喜交集五体投地为均邻儒作礼。佛令均邻儒为王说苦空非常四谛之法。王即意解。得须陀洹道(出梵摩难国王经)

帝须出家得罗汉道二

阿育王始登位。立弟帝须(出阿育王经云毗多输柯七耀经云善容)为太子。而语之言。汝可于佛法生善容信。弟后游猎入于林中。见一仙人五热炙身。即起深信。头面礼足问曰。住此几时何所衣食。若为安卧而起贪欲。答曰。经十二年常食树木果根。结茅为服。铺草而卧。见鹿行淫起我欲想。帝须疑。此苦行尚起欲心。佛诸弟子安语乐行。见欲能不起心。既起欲心何得厌离。即说偈言

仙人唐自苦服气除秽食

空食根叶果爱欲不能尽

释迦牟尼子衣食足温甘

不舍人所资频头山浮提

帝须复言。释迦弟子诳王令作功德。王闻告大臣云。我弟于外道生信。当以方便令得正解。我欲澡洗。应入浴室。卿可以天冠服饰庄严我弟。令登我座。及王浴时。大臣劝帝须。帝须从之。王见语言。我今未灭。汝已御王。乃命杀之。多人执仗而围绕之。大臣白王。此是王弟。愿王忍辱莫起嗔心。答曰。我当忍辱。于七日中暂与其国令其作王。种种伎乐及诸婇女以供给之。一切臣民皆往问讯。行杀之人执刀门立。日日启王至第七日。以王庄严阿育王大臣诸人将毗多输柯共往问讯阿育大臣。时王问言。汝七日为王。种种伎乐好闻见不。以偈答曰

我于七日中不见不闻声

不嗅尝美味亦不觉诸触

我身庄严具及诸婇女等

思惟惧死故不假及此事

伎女歌舞声宫殿及卧具

大地诸珍宝初无欢喜心

以见行杀者执刀在门立

又闻摇铃声令我怀死畏

死撅钉我心不知妙五欲

既着畏死病不得安隐眠

思惟死将至不觉夜已过

王复语弟。汝于一生中思惟死苦。虽得上妙五欲而不生爱。出家比丘于十二入。思惟无量生死及三恶道苦。又思惟人中天上四维驰求终归坏败。譬如空村无有居民。以无常火烧诸世间。佛诸弟子常作此观。云何而得起烦恼耶。王以方便佛法教化。毗多输柯言。我于今者归佛法僧。王以两手抱其弟颈。而语之言。我不舍汝为欲令汝信于佛法。是故现此方便。时毗多输柯以种种花香及诸伎乐供养佛塔。以种种饮食供养众僧(出阿育王经)以他日更出游猎。至阿练若处。见一比丘座。名昙无德。有一褭折取木枝遥拂比丘。帝须心喜又作愿言。我何时得如彼比丘。昙无德(阿育王经云耶舍言亦小异)比丘自逆知帝须心愿。即以神力飞腾虚空。令帝须见。往阿育僧伽蓝坐立池水。脱衣置虚空中入池洗浴。帝须见云。我当出家。还宫白王言。愿必哀念听我出家。王言。伎乐百味何以出家。王种种方便令其心止。志意坚固永不肯从。而答王言。欢乐暂有会当别离。大王叹言善哉(出善见毗婆沙第二卷)当先习乞食然后出家。时王后园有一大树。以草布地使住其下。与一瓦钵令入宫乞食。毗多输柯即便持钵行入宫内。种种上食而便与之。王语宫人。云何乃与乞者上食。从今当以粗食施之。乃至麦饭。时毗多输柯得而食之不以为恶。王语之言。勿食此食。听汝出家。出家之后恒来见我。即办衣钵。千乘万骑送至鸡寺。思此人动不得修道。便往毗提国昙。无德比丘所出家。国中豪贵诸长者子一千人亦随出家。一切民疑。共相谓言。尚舍王位。我等何为。无数人众皆悉出家。王外甥阿嗜婆罗门一男出家(佛法第四)诸侯百官奴婢仆使悉持五戒月持六斋满八支法。由是多有刹利出家佛法兴隆。外道衰殄都失供养周遍乞食不得。诈入佛法而作沙门。犹执本法教化人民。诸善比丘不与同事。时目连子帝须舍弟子付摩哂陀。隐静阿休何山。诸外道比丘欲以其典杂乱佛法。遂成垢浊。或事火者。或五热炙身。或大寒入水。或破坏佛法。如是展转乃至七年不得说戒。阿育遣一大臣入王僧伽蓝。白上座言。王令众僧和合说戒。上座答言。诸善比丘不与外道比丘同共布萨。大臣从次斩杀及帝须。大臣问曰。汝是谁耶。答曰。是王同生弟也。于是乃止。臣即启王。王闻惊愕心生懊恼。即到寺中问。诸比丘谁得罪耶。一比丘言。两俱得罪。一比丘言。无杀心。王自无罪。王心生疑。问诸比丘。有能断我疑者。若断疑心当更竖立佛法。诸比丘言。帝须能断。遣信迎帝须。使传王意曰。今佛法已没。仰屈大德。来共竖立。帝须答曰。我出家正为佛法今时至矣。王夜梦有一白象以鼻摩王头捉王右手。明旦问相师。相师答曰。捉王手者是沙门像也。便问信云。帝须今至。王出迎接。帝须捉王手左右拔剑而欲害之。王见水中剑影曰。昔敕汝往寺令众僧和合说戒。僻取我意杀诸比丘。今复欲杀我耶。王将帝须入园。手为洗脚以油摩之。请言。欲见大德神力。帝须周回四方各一由旬弹绳作界。东方安车南方安马西方安人北方安铜。槃水使各骑界上界外震动。外脚皆摇内脚不动。王喜曰。先疑改也。于佛法中恶法得灭。帝须为说本生经云。佛告诸比丘。先筹量心然后作业。一切业皆由心也(出毗婆沙第二卷)后得阿罗汉道受解脱乐。忆昔王约。出家之后恒来见王。我于今者应满本约。乃至次第行波吒利弗多国。早起着衣持钵入国乞食。次第行至王城语门人。汝入白王云。毗多输柯今在门外欲见大王。时守门人即白王。王言将入。即起作礼如大树倒。起而合掌视之无厌。悲泣而言

一切诸众生当乐在和合

汝今除和合而味寂静心

我今知汝心以慧无厌足

大臣善护见。毗多输柯着粪扫衣执持瓦钵次第乞食粗好俱受心无分别。乃白王言。毗多输柯少欲知足所作已办。时王捧之置好座上。种种饮食自手与之。食竟洗钵置之一处。为王说法

王今得自在当修不放逸

三宝甚难值王应勤供养

身升虚空人民皆见。王与大众合掌观之。目不暂舍问王言

无复亲友爱如鸟飞虚空

我以贪染锁不能自在去

禅定有胜果一切无挂碍

欲爱之所盲不能见此法

汝今以神力轻我起欲爱

我本有慧慢今汝为最胜

我等着世法见圣始知畏

今我等啼泣由汝今舍我

毗多输柯往至边地。至已得病。以病重故头皆发疮。时王闻之。即遣给事医药疗治。后得小差。医师给事悉遣令还。其体所资唯食牛乳。为乞食故往多牛处。复有一国名分那婆陀那(梁言增长)彼国皆信外道。有佛弟子见以白王。使夜叉于一念顷。即将外道弟子并画像来。生大嗔心。于分那婆陀那国一切外道。悉皆杀之。于一日中杀十万八千外道。复有一外道弟子。爱外道法事形裸神。画作如来礼其神足。时王复闻是事。即敕余人。令取此人及其亲属。置一屋中以火焚之。时王颁敕。若有人能得一尼揵首者。我当与一金钱。毗多输柯入养牛处病来多日。头鬓发瓜悉皆长利。衣服弊恶无有光色。时养牛女窃生是念。今此尼揵来入我舍。便语其夫。汝当杀此尼揵取头与王。必得金赏。夫拔刀往。毗多输柯即自思惟。见其业报无得脱处。即便受死。而将头至王所欲求觅金。王疑即问其医师及给事人言。答此是毗多输柯头。王闷绝良久。大臣白王。无漏之人不灭此苦。大王当施众生无畏。王随其言宣令一切不得复杀尼揵。诸比丘生疑。问优婆笈多。毗多输柯昔造何业今受此报。答言。过去世时有一猎师多杀群鹿。于大林中有一泉水。时此猎师张施罗网以其绳罥置于水边多杀诸鹿。是时佛未出世。有一缘觉于水边食。食竟澡洗还树下坐。时彼群鹿闻缘觉香不往水边。时猎师坐不见鹿来。即寻其迹往辟支佛所。念言。坐是人故令鹿不来。即便以刀杀辟支佛。昔猎师者即是毗多输柯。以杀诸鹿今多病苦。复以杀辟支佛于无数年常在地狱。受诸苦恼于五百世。在人道中生生之处常为他杀。今是最后果报。虽得罗汉犹为他害。于迦叶佛法出家。乐行布施。常劝化人供养众僧。有一佛发瓜塔。以香花幡盖种种伎乐而供养之。以是业报生于大姓。十万年中常修梵行。复发心愿。以是业缘得阿罗汉(出阿育王经第三卷)

只陀太子舍五戒行十善请佛闻法得初道果三

只陀太子白佛言。昔受五戒。酒戒难持畏脱得罪。今欲舍五戒受十善法。佛言。汝饮酒时有何恶耶。答曰。国中豪强时时相率。赍持酒食共相娱乐。以致欢乐自无余恶。得酒念戒不行恶也。佛言。若人能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恶哉。如是行者乃应生福无有罪也。夫人行善凡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有漏善者受人天乐。无漏善者度生死苦。涅槃果报。若人饮酒不起恶业。善心因缘受善果报。汝持五戒有何失乎。舍卫城中有诸豪族刹利公王。因小争竞遂至大怨。各各结谋兴兵相伐。两家并是国中豪杰。皆复亲戚非可执录。纷纭斗战不从理谏。深为忧之。复自念言。昔先王大臣名提韦罗。恃其门宗富贵豪强。而见轻慢形调戏弄。当时忿恚实欲诛灭。以事启父。父又不听。怀毒抱恨非可如何。懊恼愁悴不能饮食。太后见我忧苦。种种谏晓心犹不息。因觅好酒劝我令饮。时启母言。先祖相承事那罗延天。今若饮酒恐天必怒。诸婆罗门当见谪罚。母于夜静时。密开宫门不令人知。逼迫再三俯仰从之。既饮酒已忘去愁恨。召集宫女作倡伎乐三七日中。从是得息。思惟是已。即敕忠臣。令办好酒及诸甘膳。召诸群臣集王殿上。忠臣办琉璃碗。碗受三升。王先倾一碗。人办一碗甘露妙药。后论国事兼作众妓。诸人得酒并闻音声心中欢乐忘失仇恨沛然无忧。王复持碗白诸君曰。士夫修德历世相承。遵奉圣教不应差违。诸君何为因于小事忿诤如之。若不忍者恐亡国祠。是故重谏幸自宜息。诸臣白王。敬奉重命不敢违也。因是和平酒之功也(出未曾有经下卷)

鸠那罗失肉眼得慧眼四

阿育王夫人。名钵摩婆底(梁言芙蓉花)生一男儿。形色端正眼为第一。人见无不爱乐。内人白王。夫人生儿。王大欢喜。故名此儿为达磨(梁言法)婆陀那(梁言增长)即抱此儿示阿育王。时王见已欢喜说偈

我儿目端严为功德所造

光明甚辉耀如优波罗花

以此功德眼庄严于一面

其面目端正譬如秋满月

鸠那罗长大为其纳妃。妃名于遮那(梁言金)摩罗(梁言鬘花)时阿育王。将鸠那罗往至鸡寺。寺有上座六通罗汉。名耶舍。是时耶舍见鸠那罗。未经几时应当失眼。即白王言。故不令鸠那罗作其自业。时阿育王语鸠那罗。大德念汝所作。汝当随之。时鸠那罗礼耶舍足。说言。大德教我所作。耶舍答言。眼非是常汝当思惟。即说偈言

汝鸠那罗常思惟眼无常病苦

众苦所集凡夫颠倒由之起过

时鸠那罗于宫中静处独坐思惟。眼等诸入为苦无常。时阿育王第一夫人。名微沙落起多。往鸠那罗处见其独坐。观其眼故而起欲心。以手抱之。而说偈言

以大力爱火今来烧我心

譬如火烧薪汝当遂我意

鸠那罗掩耳。说偈

今为我母此非法爱应当舍离

开恶道门

母心嗔忿。复说偈言

爱心往汝处而汝无爱心

汝心既有恶不久须臾灭

鸠那罗言

我今宁当死不起不净心

若生恶心者失人天善法

善法既不全依何而得生

微沙落起多。恒伺其过而欲杀之。于北有国。名德叉尸罗。违逆于王。阿育王命鸠那罗。汝往彼国。答王言尔

王心念。故倍加庄严严治道路。老病死等悉令不见。时王与鸠那罗同载一车送之。近路将欲分别。手抱儿颈。见鸠那罗眼。啼泣而言

若有人见鸠那罗眼心欢喜故

有病皆除

相师见王。唯观儿眼不缘余事。即说偈言

王子眼清净王视心欢喜

国土诸人民见者如天乐

若失此眼时一切当苦恼

乃至鸠那罗。次第行至德叉尸罗国。彼国人闻出半由旬严治诸道。处处置水以待来众。时诸人民即便说偈

德叉尸罗人执宝罂盛水

及诸供养具迎鸠那罗王

时王至已。人民合掌而作是言。我等迎王。不为斗诤亦不与彼。大王相嫌。但王所遣大臣在我国者。为治无道。愿欲废之。是时人民。以诸供具供养鸠那罗王迎至国中。时阿育王身遇重病。粪从口出诸不净汁从毛孔出。一切良医所不能愈。王即语诸臣。召鸠那罗还。我当灌顶授以王位。我于今者不贪身命。时微沙落起多白王。我能令王病得除愈。王受其语断诸医师。微沙落起多语诸医师。外闻男女病如王者可将其入。时阿毗罗国有一人病如王不异。时病人妇为觅医师。医师答言。将来我欲见之。当为处药。妇送与医。医送与王夫人。时王夫人将此病者置无人处。令破其腹出生熟二藏。有一大虫。虫若上行粪从口出。虫若下行便从下出。若左右行从毛孔出。时王夫人以摩梨遮以置虫边。而虫不死。复以荜钵以置虫边。虫亦不死。复以干姜以置虫边。虫亦不死。乃至以大蒜置于虫边。虫即便死。时王夫人以此事具以白王。王于今者应当食蒜。病即除愈。王答言。我是刹利不得食蒜。夫人复言。为身命故作药意食之。王遂便食虫死病除。便利如本。王净洗浴语夫人言。汝于今者当何所求随意与之。夫人白王。愿王七日听我为王。王语夫人若汝为王必当杀我。夫人又言。过七日已我当还王。时王许之。夫人假作王。书与德叉尸罗人。令取鸠那罗眼作书已竟。须齿印印之。王眠。夫人欲印书便近王边。王即惊觉。夫人白王。何故惊。王曰。我梦鹫鸟欲取鸠那罗眼。夫人答言。鸠那罗子今甚安隐。第二更梦。王复惊起我今更梦。夫人问言。梦复云何。王答言。我见鸠那罗头须发爪悉皆长利。而不能言。夫人答言。其今安隐愿勿忧之。王复眠。夫人以大王齿窃印之。遣使送与德叉尸罗人。王又梦自齿悉皆堕落。至明清旦澡洗已毕。召相师以梦告之。相师答言。若人有此梦者。儿当失眼。不异失儿。时王闻。即便起立合掌。向西方神而咒愿言

今一心归佛清净法及僧

世间诸仙人于世为最胜

一切诸圣众皆护鸠那罗

使者执书至德叉尸罗国。时彼人民见此书至。念鸠那罗故共隐此书而不与之。彼诸人民复更思惟。阿育大王甚自可畏心不敬信。于其自儿尚欲取眼。况于我等而不起恶。以书与鸠那罗。鸠那罗得书已。语诸人言。若能取我眼者今随汝意。时人即唤旃陀罗。汝当挑取鸠那罗眼。旃陀罗合掌说言。我今不能答

若人于满月能除其光明

是人当能除汝面明月眼

是时鸠那罗。即脱宝冠语旃陀罗言。汝挑我眼我当与汝。复有一人形貌可憎。十八种丑。语鸠那罗言。我能挑眼。时鸠那罗寻忆大德耶舍所说。便说偈言

念善知识是真实说思惟此义

知眼无常我善知识能饶益者

是人已说眼苦因缘我常思念

一切无常是师之教深自忆持

我不畏苦见法不住常依王教

汝取我眼

语丑人言。汝当取我一眼置我手中我。欲观之时。此丑人欲取其眼无。数诸人相与嗔骂而。说偈言

眼清净无垢如月在空中

汝今挑此眼如拔池莲华

是无数人悲号啼哭。是时丑人即出其眼置鸠那罗手中。时鸠那罗以手受之向眼说偈

汝于本时能见诸色而于今者

何故不见本令见者生于爱心

今观不实但为虚诳譬如水沫

空无有实汝无有力无有自在

若人见此则不受苦

思惟诸法悉皆无常。得须陀洹果。又语丑人。所余一眼随汝取之。时彼丑人复更挑之。置鸠那罗手中。既失肉眼而得慧眼。复说偈言

我于今者舍此肉眠慧眼难得

我今已得王今舍我我非王子

我今得法为法王子从今自在

离苦宫殿复登自在法王宫殿

鸠那罗知其取眼是微沙落起多。而说偈言

愿王夫人长寿富乐寿终常存

无有尽灭由其方便我得所作

鸠那罗妇闻夫失眼。见便闷绝水洒乃醒。啼泣说偈

眼光明可爱昔见生欢喜

今见其离身心生大烦恼

鸠那罗语其妇言。汝勿啼泣。我自起业自受此报。复说偈言

一切世间以业受身众苦为身

汝应当知一切和合无不别离

当知此事不应啼泣

鸠那罗共其妇。从德叉尸罗国还阿育王所。二人生来未曾履地。其身软弱不堪作业。鸠那罗善于鼓琴。复能歌吹。随其本路乞食济命。渐渐游行至于本国。欲入宫门。时守门人。不听其前。既不得前而复还。出住车马厩。于后夜中鼓琴而歌。歌曰。我眼已失。四谛已见。复说偈言

若人有智慧得见十二入

以此智慧灯得解生死苦

若欲求胜乐应当思念此

王闻歌声。心大欢喜。即说偈言

今此说偈及闻鼓琴似是我子

鸠那罗声若是其至何不见我

王命一人听闻。似鸠那罗声。清妙哀好令我心乱。如象失子回遑不安。汝可往看。是可将来。使人见无二眼。皮肤曝露不复可识。还白大王。是孤独盲人共其妇俱住车马厩。时王闻之烦恼思惟。而说偈言

如昔所梦见鸠那罗失眼

今此盲人者鸠那罗不疑

汝可更至彼但将此人来

以思惟子故其心不安隐

使人受教更至其所。语鸠那罗言。汝是谁儿何所名姓。鸠那罗复以偈言

父名阿输柯增长姓孔雀

一切诸大地悉为其所领

我是彼王子名为鸠那罗

姓日法王佛今为法王子

使人将鸠那罗及其妇至宫中。时王见鸠那罗。风日曝露以草弊帛杂为衣裳。形容改异不复可识。时王心疑而语之言。汝是鸠那罗不。答言是。王闷绝堕地。傍人见王。而说偈言

王见鸠那罗有面而无眼

苦恼自烧心从床堕于地

傍人洒王乃得醒寤。还至坐处。抱鸠那罗置其膝上。复抱其颈啼哭落泪。手拂头面忆其昔容。而说偈言

汝端严眼今何所在失眼因缘

汝今当说汝今无眼如空无月

形容改异谁之所作汝昔容貌

犹如仙人谁无慈悲坏汝眼目

汝于世间谁为怨仇我苦恼根

由之而起汝身妙色谁之所坏

懊恼心火今烧我身譬如霹雳

摧折树木懊恼之雷以破我心

如此因缘汝今速说

时鸠那罗。以偈答言

王不闻佛言果报不可说

乃至辟支佛亦所不能免

一切诸凡夫悉由业所造

善恶之业缘时至必应受

一切诸众生自作自受报

我知此缘故不说坏眼人

此苦我自作无有他作者

如此眼因缘不由于人作

一切众生苦皆亦复如是

悉由业所生王当知此事

王复说偈

汝但说其人我不生嗔心

汝若不说者我心乱不安

时王知是微沙落起多所作。唤微沙落起多。而说偈言

汝今为大恶云何不陷地

今汝不为法于我为大过

汝今既为恶从今舍于汝

由如行善人舍不如法利

王嗔火烧。心见微沙落起。多复说偈言

我于今者欲出其眼欲以铁锯

以解其身以斧破身以刀割舌

以刀截颈以火烧身令饮毒药

以除其命

王说如此事。欲治微沙落起多事。鸠那罗闻。深生慈心。复说偈言

微沙落起多所为诸恶业

大王于今者不应便杀之

一切诸大力无过于忍辱

世尊之所说其最为第一

时王不受儿语。以微沙落起多。置落可屋以火焚之。又复令杀德叉尸罗人。是时比丘生疑。问大德优波笈多云。鸠那罗先造何业今受此报。答言。昔波罗奈国有一猎师。至雪山中多杀群粗。又往雪山遇雷电霹雳。有五百鹿。以怖畏故入石窟中。猎师捕之一切皆得。若皆杀者肉当臭烂。无如之何。即挑其两眼使其不死而不知去。后渐杀之。先猎师者鸠那罗是。于无数年常在地狱。从地狱出生于人中。五百世内常被挑眼。今是最后余残果报。比丘又问。以何因缘生得大姓眼目端严。答言。过去久远人寿四万岁时。佛名迦罗鸠村大。出现于世入无余涅槃。时有一王。名曰输颇(梁言严)为佛起四宝塔。故时王命过。弟不信佛。皆掘取塔下物唯土木在。一切人民见塔毁坏。懊恼发声。时诸长者子问。彼诸人何事懊恼。诸人答言。世尊之塔本有四宝。不谓于今悉皆毁坏。时长者子即以四宝如本庄严。复令高广有胜于初。又起金像以置塔中。所作已讫。复发愿言。迦罗鸠村大佛本为世间师。愿我后师亦如今日。比丘当知。昔长者子即鸠那罗是。以其修治迦罗鸠村大如来塔故得生于大姓。以其造作如来像故今所得身端严第一。以其发愿值善师故今遇释迦。及见四谛(出阿育王经第四卷)

诸太子问佛已等有出家者佛出所更皆悉悟道五

昔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场上。为众说法。时大国王太子将从小国王世子五百余人。往到佛所。为佛作礼却坐一面。而听说法。诸太子等即白佛言。佛道清妙玄远难及。自古以来。颇有国王太子大臣长者子。舍国吏民恩爱荣乐行作沙门者不。佛言。世间国土荣乐恩爱。知幻化梦响。卒来卒去不可常保。又曰。国王太子以三事故不能得道。何谓三事。一者憍恣不念学问佛经妙义以济神本。二者取贪不念布施下贫困危。群臣将士所有财宝。不与民共以修财本。三者不能远离淫欲爱乐之事。舍弃牢狱忧烦之恼。行作沙门灭众苦难以修身本。是以菩萨所生为王。除此三事自致得佛。又有三事。一者少壮学问领理国土。率化民庶使行十善。二者中以财施贫穷孤寡群臣壮士与民同欢。三者每计无常命不久留。宜当出家行作沙门。断苦因缘勿更生死。三事不施凡死所得。世尊曰。昔我前世作转轮圣王。名曰南王皇帝七宝导从。自念。人命短促无常难保。但当作福以求道真。念常布施。世间人民所有财物。与民共之已种福德。唯当出家行作沙门。断绝贪欲乃得灭苦。梳头发白拔着案上。王涕泣曰。第一使者忽然复至。宜当出家行作沙门求自然道。擎发掌中。自说偈言

今我身首上白发生为被

已有天使召时正宜出家

行作沙门入山修道。毕人之寿即生第二天上。为天帝释太子。于后领理天下亦如大王。复见白发行作沙门。经为父子。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中为太子。各三十六反。数千万岁终而复始。行此三事自致得佛。尔时父者今我身是也。太子者舍利弗是也。孙王者阿难是也。更相从生展转为王以化天下。时国王太子并诸人民。皆大欢喜。受佛五戒为优婆塞。得须陀洹道(出法句譬喻经第五卷)

最胜王子植德坚固终不可移六

昔卑先匿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子名流离。第二夫人子名只(梁言最胜)。只初生之日。四方奉宝一时俱至。王曰。吾诸子生未曾如此。可名为只。长大学问靡经不通。王为别立舍宅七宝所成金银男女在门左右。持宝钵满中七珍。昼夜持去转满如故。太子嫉妒遣兵往夺。时有天兵五百余骑。卫护只舍。流离军见怖退走还。太子怒。只来问曰。我夜遣兵慰劳汝。汝伏兵于内欲反耶。只曰。不敢不养文武。内无寸仗。流离遣捡内外皆无。流离意解具以启佛。佛言。只之殖德遇坚固因。是故不可夺也。维卫佛时。有人诣寺饭僧讫以一奴一婢给扫寺庙。自尔之后天上人中受福无量。即最胜是(出十卷譬喻经第一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