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临济禅与安祥禅

发布时间:2023-08-09 10:20:00作者:大悲咒

  临济禅与安祥禅

  耕云先生 著

  序

  一九九一年七月廿日于河北正定临济祖庭

  首先对净慧法师、住持法师以及各位表达我最深的敬意。天气这么热,各位在百忙中能来参加这个聚会,可以说彼此有缘。能到临济祖庭来参访,也是我的荣幸。

  ‘临济子孙遍天下’,这话几百年前是如此,几百年后的今天更证实是如此。如今的禅林几乎是清一色临济的子孙,这是因为基础扎实,才能够积厚流光,源远流长。

  一、法的伦理

  在六祖大师所有弟子中,最尊师重道、最能表现法的伦理的是南岳怀让禅师。

  南岳怀让禅师在开悟以后,还亲自侍候六祖十五年。当侍者是很苦的,什么事都得做,六祖不赶他走,他还不肯走。由于怀让禅师的尊师重道,表现了法的伦理和精深的造诣,也证明了禅林中的一句古训‘师道不立,修法不成’,所以真修行一定要尊师,一定要重道。

\

  从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到临济义玄,世称临济禅。

  临济禅师为人忠厚、老实,一开始就在黄檗会下当个粥饭僧,除了诵经、上殿、礼佛之外,不问别的事。当时在黄檗会下首座陈睦州见了就问:你到这里多久了?三年。你问过师父问题没有?没有,我不知道问什么。你为何不问佛法的的大意是什么?

  临济受到睦州首座的鼓励,便去黄檗禅师那里问法,他问话尚未说完,黄檗大师就拿棒子把他打了一顿。出来后,睦州问他如何?临济说:我话还未问完,师父就把我打了一顿。睦州鼓励他再去,再去又被打。一连问了三次,临济被黄檗打了三顿。

  临济三次被打,打得他糊里糊涂,他就跟首座睦州说:我要离开这里了,我与此地法缘不契,只好另找地方去参学。首座说:若走,得向黄檗师父辞行。临济辞师之前,首座先到方丈室对黄檗说:问话的后生,甚为如法,来辞可方便接他。临济来,黄檗对他说:莫别往,可到高安滩头见大愚禅师。

  临济到了高安滩头,见到大愚,大愚问他:你从哪里来?从黄檗处来。黄檗是大善知识,为何不在他那里学法?因为因缘不契,三次问法三次被打,不知道错在哪里?大愚禅师说:你的师父这么老婆心切,为了让你开悟,累的要死,你还跑到我这里问错在哪里……。

  临济在大愚言语启发之下,回想当时挨打时的感受忽然明白(悟)了,并且说:原来黄檗佛法就这么一点点!大愚闻听,一把抓住临济,很严厉地说:你这个尿床鬼子!刚才还在问错在哪里,现在又说黄檗佛法一点点,你见个什么道理?快说!临济拉起大愚的手臂,在其胁下轻轻触了三下。大愚放开临济说:你的师父是黄檗,不关我的事。

  各位知道,禅是不立文字,不是不用文字。为什么不立文字?因为禅是一种觉受,是一种心态,是随缘而不执著任何事物。从佛、菩萨、阿罗汉、君子、小人、圣人、好人、坏人……他的差别不在外形,而在他的心态。临济三度被打,一听大愚的言语启发,突然明白当时挨打时的感受,当下万念俱消,空却了一切念头,全显无心,只有一种觉(感)受,除了疼没有别的,把疼字去掉,换一个字就悟了。

  说悟,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悟了什么东西?

  悟的是你原本的心态。

  悟的是你生命的永恒相。

  悟的是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

  悟的是在圣不增,佛也不比众生多出些什么;在凡不减,我虽然是凡夫,也不比佛陀少了些什么。

  相反地,我们倒比佛圣多了许多;佛没有的,我们却有;我们比佛多出了执著心、妄想心;多出了贪生怕死的心;多出了无明、愚昧的心……而佛没有这些,只具有一种跟我们共同一样的心,你若能找出来,你就大澈大悟。大澈大悟以后并不是大事了毕,若要大事了毕,须要开始‘加工’,因为: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理虽顿悟──理你虽然悟了。

  乘悟并销──你悟的内涵跟悟的地位都没有了。

  事须渐除──往昔所累积的习气、惯性要慢慢地除掉它。

  因次第尽──无量劫来的业障、心垢、习性不会因为一开悟就没有了,要慢慢地清除掉。

  临济在高安滩头大愚禅师的启发之下悟了,开悟了的临济,又回到黄檗师父那里了,但去与来时的心态不同,风度也不一样了;原来老实得跟小媳妇似地不敢开口,现在抬头挺胸地朝师父面前一站,说:我又回来了!黄檗说:你这个家伙来来去去,什么时候算完结啊?临济回答说:我来来去去是因为师父太疼我了。黄檗知道他悟了,却故意地问:是谁多嘴?临济说:高安滩的大愚啊!黄檗说:这个老小子,待下次见面时我要好好揍他一顿!临济说:何必等下次,现在就揍!说罢,就把师父拉起来打了几拳。黄檗说:你这个家伙,竟敢到老虎嘴上拔胡须!大呼:侍者!引这疯颠汉参堂去!

  各位要知道,人到开悟的时候,所体悟的是自他不二的,师父说要揍大愚,临济却拉起师父就打,这种行为是亲切的,这说明了:你跟大愚不二,法门不二,境界不二,说与不说不二……在原本的本心上完全相同,不是相似,也不是相等,而是在原本的心态上完全相同。

  临济三顿棒,棒棒都打到要命的地方,所以这样的悟是真悟,临济的悟,悟得非常踏实,乃至以后的虚云老和尚‘烫到手,打破杯……’开悟了,跟这个同一脉络,如出一辙。

  临济大师是中国最杰出、最典型的禅师,而且他对师父那种法的伦理,可以说是父子情深,绝不是泛泛之交的关系。

  二、空是什么?

  今天能够来到临济祖庭参礼,是最大的荣幸,能和各位坐而论道,是最大的胜缘。石家庄这个地方,因为地灵所以人杰,因为人杰所以地灵,这真是个参学的好环境。这地方如果不灵,就不可能成为古今的祖庭道场,有了两位大师(赵州、临济)的护持力,我们修行也容易成就了。

  说到赵州,人称古佛,意即说他在多劫以前就成佛了,他所表现的法的风格、特质,全同于佛。他为了对修禅的行人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说了不少千古绝响的言显无言,譬如说: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狗子佛性、佛之一字我不喜闻……等等,他不但破除别人的迷信、执著,而且全彰现量,直指心源。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为什么不能以色见如来?因为‘如来’的意思是‘如其本来’。本来是什么?所有的哲学家都说真理是原本如此的,是只能发现不能创造的。自然科学及天文学说:宇宙是星云,星云由向心力凝聚成一个整体,温度降低就变成了固体。也有人说世界是神创造的。不管是星云说或创造说,我都同意,但是有一件事实你也应该同意,世界原本不有:没有星球、没有众生,有什么?如果说是如来──如其本来,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佛法原本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是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呢?没有就是有,有就是没有,这不是开玩笑,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悟的什么呢?悟的缘生法,因缘所生法。人为什么堕入轮回?因为无明,人为什么有无明?因为他执一切是有,有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实质,由于认同虚幻而迷失掉了本真。

  有很多人不了解‘无’,误解‘空’,说空是什么都没有;说‘妻也空,子也空’,谁给你做饭吃啊?说‘天也空,地也空’,那你活著干什么嘛!说‘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实在消极,人生好像是多余的,这完全是错解,对空义了解不够。

  佛法讲的空,是无量、无限发展的势能;你家的院子如果太小,想要种株花都办不到。你家的客厅如果太小,就容纳不下许多客人。杯子不空,谁买?喇叭不空吹不响。船若不空入水即沉。空是体,空亦是用,我们学佛法要心空,心空才能及第归。万事万物完全没有实体,所以佛说是因缘所生法。缘是条件,凡是因缘所生的东西,当体就是空。比如眼前这个答录机,把它的外壳打开,IC板上的零件、电阻、电容、电线……一一拆掉,这个答录机就不再是答录机了。所以万事万物都只是个组合体,组合即有,此有故彼有,分离即无,此无故彼无。

  以此之故,人与人之间,彼此一定要和谐,和谐才会安定,和谐才能协力创造,和谐才会繁荣,看得清楚,就会体认到空是万有的素材,大至宇宙无数银河系的无量星球,小到地球上的一草一木甚至细微到原子,绝对找不到任何单一存在的东西,单一就代表不存在,单独就是不存在的别名。原子也不是单一的,原子也是组合体,当电子消失的时候,中子、质子也相继消失。因此,任何事物,协和则共存,离散则消失,这是佛法的基本观念。

  有句话说‘天长地久’,其实天也不长、地也不久,地球有一天也会坏,原本没有银河系,没有太阳系,没有地球,没有万事万物,没有众生,这一切的一切从哪里来?从空里来,到哪里去?又回到空里去,肉眼所见的种种现象,都是在永恒无限时空中的一种过程,我们如果认同虚幻,看成是真实而执著它,就难免因无明而生烦恼。

  我们如果了解缘生的道理,就会珍惜师徒、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相聚的可贵,这个宇宙浩瀚无涯,个体生命十分渺小,能够有缘在一起相聚,是多么难能可贵,应该和谐相处,相互体谅,不要互相吹毛求疵,要互相包容,不要形成对立才对。

  三、从达摩到六祖

  禅是独一不二的,达摩当初为什么到中国来传法?因为当时的印度法运已尽,无人有此福德、智能,能承受此等无上大法。由于他老人家功力深厚,观察的结果:只有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才适合栽种这大乘菩提种子,于是不辞关山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传法,他九死一生,好几次中毒,因为有人嫉妒他、毒害他,说他是外国人、洋鬼子,尤其是外道,总是想害他,恐怕他的法大为弘扬以后,使外道没有生存的空间。有一次中毒,其毒碰到石头,石头都冒烟,大师的功力多么深厚,后人都说所有的武功都是由达摩传下来的,这个很可信。

  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等了九年,最后把法传给二祖慧可,返回了印度。

  从初祖达摩到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这五代所传的是如来清净禅,到了六祖惠能大师,完全摆脱了印度那一套佛教的形式和色彩,不礼佛也不拜佛,不烧香也不求佛,自力更生不打坐,所谓禅定只是‘外离相,内不乱’,‘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皮囊,何为立功课?’说得非常亲切,非常真实,六祖的禅法是无为法,无所求,无所修,不修功课,也不打坐,但是六祖的功力也是天下无敌的。行昌去行刺,朝六祖脖子上砍了三刀,一点损伤都没有。六祖大师对行昌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他老人家不但刀枪不入,而且是金刚不坏,直到如今,他老人家的肉身仍端坐在广东南华寺,改朝换代经过多少淩替,六祖坐的木座都被虫蛀烂掉,换了好几个,但他的全身舍利依然没有损坏,功德之所积,绝非常识所能解释,我们不要太相信常识,常识如果是真理的话,就没有更好的明天了。修行须要不断的净化,人类的净化还没到五分之一,还早得很,还有太多更好的未来。

  四、从赵州到虚云

  赵州古佛一生留下很多禅的榜样,而他接人的方便,多从日常生活上著手,比如‘吃茶去!’的公案:他问一个新来参学的,你过去可曾来过这里吗?答:曾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曾到过此地吗?答:不曾到。州说:吃茶去!院主见了问:为什么曾到叫他吃茶去,不曾到也叫他吃茶去?赵州唤说:院主!院主答:有!州说:吃茶去!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赵州茶’。三个人都叫吃茶去,三个人各有不同的意境;对院主讲的吃茶跟前面两人讲的吃茶不太一样,三个人都叫吃茶去,加起来意思又不同,但这极为通俗,赵州用极为家常的语言,非常通俗的手段接引有缘。

  赵州八十犹行脚,到处参访,有人说:你老八十岁了,歇歇吧,还跑什么呢?他说:遇到会的人我跟他学,碰到不会的我就教他。赵州是为法而活,为法而忙,他早在三十多岁就已桶底脱落了,为什么八十岁还在行脚呢?而且他活了一百二十岁,跟近代的虚云大师是一样的。

  有人说虚云大师就是赵州转世,净慧法师跟赵州古佛一定有很深的缘,从净慧法师为虚云的徒弟,现在又到了河北省荷担如来家业,重兴一千多年前的道场,这说明了他与法有缘,与师有缘,也与在坐的各位有缘。各位有这么好的导师,各位的修行应该是一日千里,不然就辜负了这一段因缘。

  现今临济祖庭的住持,也是最有修为最受尊重的法师,戒律精严,修行精进,多有成就,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也只有最杰出的修行人,才能住锡第一流的道场,这个道场是不是第一流,就看它的历史和传承,看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精神。

  五、六祖以后□禅风丕变

  禅到了六祖以后,风格完全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任何一个宗教(派),几乎看不到宗教的气息。六祖的徒弟、子孙代代更是青出于蓝,比如云门文偃禅师,有人问他:佛陀刚一出世,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怎么解释啊?云门说:我当时若在场,一棒子打死喂狗!

  云门文偃是个大禅师,怎么会说这种话呢?如果是别的宗教或其他宗派,像这种以下犯上,谤佛灭祖的话,该受到怎样的处分?

  云门讲这种话,听的人不懂,去问另一位禅师,那位禅师说:云门就这几句话已足够报佛恩了。

  为什么毁佛、谤佛是在报佛的恩呢?所谓‘养儿不及父、家门一世衰’,要知道,佛是超乎常情的,佛不是一般世俗庸夫,你赞美我,我高兴,你讲我坏话,我就不高兴,佛不计较这些。佛法是平等法,什么平等?一切声平等,称赞、毁谤、讽刺、夸奖……都是一样的。一切色平等,一切用触觉、视觉可以感知的都叫色,好的、坏的、美丽、丑恶……都是平等的,因为它们都是同一质,本质相同,一切色只是个现象,没有永恒不变的任何实质。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万法平等的真义,它都是来自一个源头,当然平等,所以不必去勉强分辨。

  云门骂佛,别人说他是真懂报佛恩。佛不是叫我们去崇拜祂,而是教我们向祂看齐,甚至希望我们能超越祂,所以禅宗有句话说:养儿如果不肖,还不如父亲的话,那是家门的不幸。即如世俗法来说,哪一个作老爸的不希望他的儿子比他更强?所以说师徒如父子,甚至师父和徒弟的至情比自己的生身父母还要亲,世俗上有父子反目的事,师徒没有,因为师徒的信仰相同、理念相同、情感投入相同、生活境界相同,师徒等于是一个人,既然等于一个人,哪里还有矛盾呢?了解这一点就知道禅极为活泼,它的内涵虽然深邃渊博,但表现在事相上却是十分平常。

  六祖大师的在家弟子很多,他主张‘在家修行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修行也可以,不一定要在寺庙里。他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意思就是说:佛法就在现实的人生中,修行悟道是离不开现实人生的,如果离开血肉的现实人生去找开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生活环境就是道场,是个大熔炉,修行人要经得起锻炼、捶打,能承受得了磨练考验,就是法器。

  六、禅风与世风合一

  世人眼里的钻石是很珍贵的,其实钻石的本质是碳的同位素,煤碳不稀奇,钻石为什么很可贵?因为钻石是经过高温、高压,长久的锻炼,使它的坚硬和密度无与伦比,所以它就珍贵值钱了。我们若是受不了折磨和冲击,经不起考验和压缩,我们就毫无价值可言。

  很多人慨叹佛世难值,正法难闻,我们今天的因缘很好,有净慧法师、住持法师在此,学法不假外求,一切具足。只要各位有道心、有志趣,现今的禅是纯中国的土产,在生活境界上是既存在又超越,既出世又淑世的,淑世就是和光同尘,就是认同公认的价值标准,没有反常,没有惊世骇俗的稀奇古怪行为。

  禅的第二个特色是既具象又抽象,它表现在艺术上的禅画是具象的,但是仔细看起来它又是抽象的,它完全扬弃了价值的压缩和观点,全凭自己毫无拘束的一种性灵的闪烁,举笔一笔划成一幅画,看起来像似一种事物,却又不像一个事物。表现在文学上也是一样,有了禅的注入,便有‘庐山烟雨浙江潮……’的那种既飘逸又超越的风韵。

  中国的儒家,原本是活泼的,但到了宋、明已经僵化了,什么女人不能改嫁、好马不备双鞍、一女不嫁二夫……这是违反人性的,这不是儒家精神。大家如果对孔子一生事迹有认知的话,就会知道孔子的儿子孔鲤死了,他的媳妇还年轻,孔子便把她当女儿一样嫁出去了,圣人不是冬烘先生。儒家到了宋明,变成了所谓吃人的礼教,没有性灵了,一般读书人读死书,精神受到桎梏,思想没有出路,很痛苦,很烦恼;但是一经禅思想的注入,受到禅的启发,就有了宋、明理学出世:程、朱、陆、王四大派,这四大派每一派都批评佛教,说佛教是出世,有君不尽忠,有父不尽孝……他不知道一人得道,七祖升天,这个我可以证实和举例,各位如果能够真实修行,是绝对可以证实的。

  也有些人批评宋、明理学家,说他们是披著袈裟骂和尚,那些理学家吸收了佛教的营养,不知反哺,却来诋毁佛教……大家要知道理学家的骂不是真骂,他是以骂为赞,你看云门文偃要把佛一棒打死……他的真义哪里是毁灭佛祖啊!这又如同说佛是干屎橛一样,那不是骂,千万别看扭曲了。

  东瀛的日本,与中华文化的渊源极深,王阳明的理学到了日本,瓦解了幕府政治,开创了明治维新的局面,建立了武士道的精神,武士们都是学静坐的,从参详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到他发现生命是永恒时,他便不再怕死了,光明正大的死并非生命的断灭,而是形态改变与净化升华;所以日本武士道精神所表现的就是不怕死。日本政治、学术的主流思想都是来自中国,日本的禅宗也以临济为主流,这是可以查证的。所以我们要找唐朝文化,日本保留的最多,要找宋朝文化,朝鲜半岛上保留的也不少。

  各位想想,祖师禅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是禅的娘家,而现在的石家庄,可以说就是禅的老家了。为什么呢?就整体来说,石家庄不能算是禅的家,还有别的地方,但是别的地方没有人也没有法,只是个空房子,要说有人住而又有法的地方,只有这一处了。为什么?临济子孙遍天下,现在中国各省各处的禅寺,大多是临济的子孙,临济是在这个地方发源,石家庄自然是普天之下的禅宗之家。

  禅宗在中国来说,跟临济已经是不二的了,提起中华禅就只有临济,说起临济就知道是中华禅,临济法脉之重要性,在未来我敢断定正定这个地方地位一定是非常崇高,因为它有文化价值,有历史价值,更有宗教、哲学价值,不久的将来,一定是个观光胜地。

  七、安祥禅是祖师禅的稀释

  禅宗这么好,我们为何不传承祖师禅?为什么要弘扬安祥禅?

  祖师禅的确很好,但是太高深,一般人不容易接受,所以我把它加以稀释,而它的本质不变。譬如酒,是淡酒,不是那么浓了,当然禅不是酒,不过,禅味却有点像酒,为什么呢?当你进入禅的境界以后,就会有点儿微醺,像喝了酒似的有点儿迷迷糊糊,却又清清楚楚,这就叫做三昧酒;这种微醺的感受,也就是禅者要保任的那种心态。

  祖师禅太深奥,比如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庭前那棵柏树是祖师西来意?谁懂?何以如此?禅的风格,禅的作略就是不离当下而又超越思惟的,你用思惟、用逻辑是解不开的,它的作略是以有言显无言。又如有人问洞山:什么是佛?麻三斤!说了等于没说,这亦是言显无言。再如有人问俱胝禅师:什么是佛?他竖个手指头,不开口,这是以无言显有言,虽然他不开口,你用千言万语的论文也写不完。

  祖师禅这么深怎么办呢?我们只好把它稀释一下,稀释以后的祖师禅,我们叫它为‘安祥禅’──安祥禅就是把禅的部分内涵作为外举,把禅的部分内涵显露出来,成为外在的特征,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安祥禅以安祥为究竟,重视澈了,重视觉受,而不重视知解。

  真正的法是通得过实验的,比如把电灯开关一开,灯就亮了,开亮了就行,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法虽然是真理但它不是语言文字,必须追溯到理的极点,也即是一切理、一切事还没有发生以前,看是个什么?

  六祖第一次说法,是对追赶他的惠明。六祖教他‘不思善,不思恶……’停了一下六祖又说‘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马上就开悟了。原来只是心的原态,是一种纯安祥的觉受。

  安祥有什么好呢?人若一感受到安祥,不须多久,照照镜子,脸色就不同了,红光满面,好像年轻了好几岁,烦恼打不进来,人活得潇洒自在,亲和力也有了,过去不怎么理会你的人,现在都对你笑脸相迎了。如果有人怀疑这太玄了吧!我从来不说瞎话,真的假的试试就知道了,如果你的缘很深,障很浅,你会无法抗拒,你打开‘安祥集’看几页就会来电(相应),真正的法是现量,无须思虑就能使原本的心呈现出来,除此之外,皆是分别心的产物,那不是真正的法,顶多是个指月的手指头而已。

  比量的法,虽不是真实法,但它可以以毒攻毒,以见去见,以正见去邪见,也即是禅宗所比喻的解粘去缚,抽钉拔楔,或说是以楔出楔,就譬如墙上钉了一个木头楔子,钉得太深了拔不出来,干脆再用一根楔子把原来的那只敲打出来,打通了,掉下来了,这就表示比量的法也有它的用处。

  修学安祥禅是个速成班,因为现在是工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每天要课诵几小时,打坐几小时,那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在台湾上班都要打卡,迟到几分钟要扣工资的,常常迟到的话,那你换个工作单位吧!所以工业社会非常紧凑,因此,安祥禅只教你求心安,不要求你改变生活的方式:你昨天是怎么过的,今天仍然是那么过;今天是怎么活的,明天依然还是那么活,不须要改变你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也不必增加任何负担,无须调整任何动作,要改变的、要调整的只是你的心态。如何调整心态?修学安祥禅的第一步就是要反省,透过反省,把自己过去那些毛病,统统找出来把它丢掉。

  过去的如来禅,是保持如其本来的清净心,也即是本心。然后透过观心的方便,臻于自在自觉,自觉自在的境界。

  祖师禅是还得本心,保任本心,它的定义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八、修学安祥禅的步骤和‘诚’的重要性

  我们修学安祥禅的要求有三个阶段:(一)离执禅定(二)去执禅定(三)无执禅定。

  离执禅定就是离开执著,当你经过反省己非、忏悔改过以后,再看‘安祥集’、‘不二法门’或者观心,渐渐你会离开一切执著,把多头意识变成为统一的心,此时你若去石家庄的大街上走一趟回来,别人问你曾看到些什么?你会说我什么也没看到,平时在大街上看什么都记得,当离执以后却好像什么也没看到,这就是没有留影为念,这就是‘用心如镜’,心像镜子一样,一切东西清清楚楚,但是过去了镜子里一物也无。人有这种心态,就不会感到累,忙了一天,好像没做什么,有今天没做事的感觉,回想过去会感觉好累,在座的很多位大居士一定有这种感受。这叫离执禅定。

  离执禅定跟无执禅定一样,为什么还要继续修去执禅定呢?因为‘理虽顿悟……事须渐除……’必须透过反省,去掉你的毛病和执著,离执的境界才能保持不失。

  这三种禅定由离执、去执到无执,到了无执禅定就到了大解脱。古人说‘还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人还是你这个人,感受不一样了,很轻松、很愉快。过去你人际关系不大好,现在别人看到你愿意和你亲近了。像这种情形在座的有不少人都有体验,都曾感受过,家庭也一天比一天调和,小孩子睡觉也不再做噩梦了,这就是生活的宗教。我们人总要生活嘛,生活品质坏不如生活品质好,付出一点心力,决心做个好人,做个佛说的善男子、善女人,逍遥自在的迈向生命的圆满和永恒,不是很好吗?

  佛在菩提树下悟的是缘生法,是因果法,一切原因都有结果,一切结果都有原因,相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呼应的,这才科学,如果认为不是同因同果,那实验室也不必要用了,今天H2O是水,明天H2O是石油,那就麻烦了。所以逻辑学就有一条定律叫‘自然齐一律’,自然界统一的法则就是同因同果。我们不谈理论,谈事实,人活著绝对是烦恼与错误同在,你若活在错误里,你不可能快乐,也绝不会开心;而毁灭与罪恶同步,你若是犯法、犯罪、贩毒、走私、绑票……那绝对是跟毁灭同步,所以当你修行进入离执禅定的时候,要进一步透过反省做去执的工夫。

  现在各位的心都是统一的,我讲话你听得清清楚楚,我停止不说,你试著找找看有没有念头?我敢保证你无念,这就是无念真心,也就是无心之心。古德有偈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现在各位都成佛了,都证道了,我恭喜各位。

  一个人最难的是叫念头STOP──煞车,念头像瀑流一样,煞不住啊!但是,天下事努力就会成功,耕耘就有收获,付出才能获得,你坐在这里已经圆成了吗?没有那么简单,你必须悟后起修,修要有目标,没有目标修个什么?修不是打坐、念佛,虽然那样修也可以,但是最重要的是修正自己的想念行为;修正自己偏去的个性;修正自己不完美的地方,使人格内涵变成完美,这才叫修行。所以悟后要起修,你若不悟,便没有修的标准。刚才叫各位测试一下,各位都知道了,真正的正法,不是说空话,凡是通不过实验的都是废知识,跟酒精中的废卡路里一样,有热量没营养。

  安祥禅是认知自己,朝向自己内心发掘的法门,禅是生活的宗教,是自内证的自觉宗教。讲保任,要热气不断,如炉炼丹,炉子不能熄火;如鸡孵卵,要寸步不离,这叫热气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心态,不须添加什么,出门就管带,像带著小孩子去买菜一样,不可松手把‘孩子’给挤丢了。

  总之安祥禅的修学,第一要求心安无愧,第二要一切讲求和谐。在自受用方面要以安祥为究竟,理事具足,无须外求。

  各位了解了这一点以后,就知道安祥禅有修行的起点、修行的步骤;起点是什么?就是反省,下个决心自我战斗,最大敌人是自己,一定要尽除心垢──除恶务尽,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是修行的起点。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动力就是一个诚字,诚不只是诚实,诚是中华文化独特不二的精神,诚是止于至善,也即是把自己的真理智,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目标,然后把自己的真情感投入到真理智,使两点重合起来成为一个焦点,然后在这个焦点上就会迸出智慧的火花,结成生命的花果,理智加情感就是意志,意志力也就是成功所必须的心力。

  西方学术分三大类:主知、主情、主意。

  主知主义流于空疏、冷漠。主意主义流于固执、顽强。主情主义流于执著、盲目,都有缺点。唯有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一个诚字就包括了知、情、意而无有偏颇之弊。我们用一颗至诚的心,就是由衷,用由衷的心态去反省,把心上的污垢去掉,就会成功,人生就会通畅,智力也会提升;用由衷的心去做研究工作,成效会提高,今年会比去年好,明年会比今年强,你若是人才,不会被埋没,都是自己埋没了自己,不是别人埋没你,谁能埋没谁?自己用六尘的虚幻把自己埋没了,如果不想出头,不想突破,那就没救了。

  九、宗教的种类

  昨天曾给各位讲,宗教的种类很多,大致分类则有四:

  (一)理智的宗教。像研究吠陀经、奥义书的都很重理智,但是理智流于空疏、冷漠,与人的生活不相调和,不能跟现实人生丝丝入扣。

  (二)感情的宗教。信者得救,死了进天堂,这是迷信。到天堂去,活著都没有实验过,死后你怎知有天堂可去?这不但迷信而且自我否定。禅是自力自主的法门,耕耘有收获,努力会成功,付出可获得,眼前、当下立刻可以实验、有感觉、有正受的。

  (三)肉体的宗教。打坐、开灵脉、苦行……尽在肉体上下功夫,要长生不死,说天长地久,这个地球有一定的寿命,到时候就坏了,所有的现象都逃不过成住坏空,练肉体,说长生,岂不是自欺欺人,自我陶醉?

  (四)拜物的宗教。你看咱们河北有拜五大家──胡、黄、灰、白、柳,也有拜大树的,也有弄一块石头盖个小庙烧香供奉的,在外国更可笑,还有拜生殖器的。在非洲那些民族,更是无奇不有,供个长虫(蛇)、乌龟……像这些,都是对人格尊严的否定,对自己人格的放弃。

  像以上的这些宗教,有高尚情操的人是不会认同的。

  十、修学安祥禅与念佛

  台湾这几十年的经济起飞,人民生活水准提高,是由于安定,外国商人愿意投资,处处调和、和谐,于是就欣欣向荣了。可见‘安’的因素非常重要。都是黄帝子孙,都是中国人,有什么两样?只要能‘安’就会进步、繁荣,不安就会磨擦、瓦解。所以安祥禅不但对个人是人生指标,对社会繁荣进步、人民幸福也是一个基本的稳定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安祥禅可以念佛吗?可以禅净双修吗?可以的,但是,既然修学了安祥禅,就应体会到安祥是究竟的,安祥不但是必须的也是足够的。在五祖以前,禅宗所依的经典是楞伽经,楞伽经讲‘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俱遣’是破相的,达摩祖师曾著有‘破相论’,六祖以后禅宗所依的主要经典是金刚经,修学安祥禅不要违背金刚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即是说,一切的现象都是虚假的,没有永远不变的实质,假如你看一切现象只是现象不是真实,你就看到真理的本来面目──如其本来了,如来是如其本来,就看到一切现象未发生以前的状态了。

  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安祥是必须的也是足够的,我们修行,修如来禅,修祖师禅,修安祥禅,修通俗禅……都可以,修安祥禅可不可以念佛?可以,因为禅是佛法,念佛也是佛法,但是你要学禅又要念佛,就要读读金刚经,念佛就不必用观想或观相,用实相念佛法,实相念佛只念佛号,念到念而不念,念,好像没念,自己也没有刻意的要念,自己在干什么?一留意,原来是在念佛,这就叫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进而打成一片,心佛一如,体用不二。什么叫不二?体空,用空,用而不住名之为空,到此就是大成就,有了大成就,未来的岁月是美好的,人生是幸福的,一切都不在话下了。

  天气这么热,大家从各方到这里来听我讲话,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我非常的感谢。我也预祝各位

  觉行圆满□□人生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