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公元552年正式传到日本,在一千四百余年的岁月中,在日本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蔚为大观的日本佛教文化。在当今日本社会,佛教仍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日本的佛教信徒占到国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达九千余万人。每年的佛教节日盂兰盆节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全民都要扫墓祭祖,大部分的日本人的葬礼也在佛教寺庙中举行,京都、奈良等地的寺院不仅是世界的观光胜地,更是日本的文化之源、是日本人精神的归宿地。明治维新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佛教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也开始寻求改革之路,在佛教理念和实践两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佛教徒组织自己的政党,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选举和政治变革;积极推进佛教文化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视野,为佛教界和整个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确立了日本的佛教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广泛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救济事业;与其他宗教团体和海外宗教团体一道参与反对战争和争取世界和平的事业等等。佛教已经成为战后日本社会中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一股重要力量。当然,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日本的传统宗教的保守性格受到社会的批评,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奥姆真理教事件”更是震撼了日本社会,引起人们对宗教特别是新兴宗教现象的深刻反思。在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原则之下,如何完成现代化转型,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準确定位,是日本佛教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日本当代佛教的研究,对了解佛教在东亚地区的传播多样性、对深入了解日本的社会与文化、对探讨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转型问题等,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日本的当代佛教是日本一千四百余年佛教发展史的延伸和发展。在当今日本,从组织方式上看,佛教形成两大系统,即传统佛教与新兴佛教。前者主要指在奈良时期、平安时期、镰仓时期形成的具有日本特色的佛教诸宗派,如南都六宗、天台宗、真言宗、日莲宗、净土宗、禅宗等;后者主要指明治维新之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兴佛教教团,如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灵友会、阿含宗、真如苑等。
本课题研究的上限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所以做此限定,是因为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都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当时发生的许多事件几乎都与当今佛教界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近二十余年日本传统佛教与新兴佛教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的描述,力图对日本当代佛教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做出总结,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做出分析。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日本佛教的传统宗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②日本新兴宗教的现状与发展动向;③日本当代的佛教学术研究;④日本当代的佛教教育;⑤日本佛教的社会公益事业;⑥佛教与日本当代的民间信仰;⑦:中国佛教与日本佛教的交流。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将利用熟练运用日语以及在日本的人脉优势,对日本有代表性的传统寺院进行考察,同时到新型佛教教团进行访谈、调研,以期获得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对日本佛教的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走向做出正确地把握和合理的预测。
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如上所述,日本当代佛教涉及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要对二十余年来佛教界的相关资讯做出较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需要大量的工作。
迄今为止,国内对日本当代佛教的系统研究还很少,已经出版的著作有杨曾文主编的《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何劲松的《日莲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创价学会的理念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高洪的《日本当代佛教与政治》(东方出版社,1995年)、金勛的《现代日本的新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等。但这些著作中,只有杨曾文先生主编的《日本近现代佛教》比较全面地论及日本当代佛教的现状。但此书成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距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光。日本的佛教界在这二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奥姆真理教事件、泡沫经济破灭等影响日本社会和日本佛教走向的重大事件,对此我们需要加以概括与总结。本课题将结合日本社会的变动,把握日本佛教界的整体走向。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课题将对日本近二十余年来的佛教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对日本佛教学术的前沿问题进行分析概括,为国内的学界参考借鑒国外的相关研究提供方便。同时,本课题首次把日本的民间信仰与佛教的关系纳入研究视野,期望对日本佛教进行立体的把握。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