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发布时间:2023-08-25 10:40:16作者:大悲咒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杂因诵第三

三二一、本经叙说若于结所系法生心缚者,则依序生爱、取、有……乃至纯大苦聚集;若不生心系着,则苦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对爱结所攀缘之境随生贪着、顾念、心系着,那么就会生起爱欲;由于爱欲,所以就会去执取(追求执取);由于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就好比种树一样,刚种的树苗矮小软弱,要用心爱护,使它安稳生长,再用粪土培壅根部,随时以水灌溉,温度调节适当,因为有这些的因素,然后那棵树才能生长得高大。同样地,比丘啊!如果对爱结所攀缘之境贪着长养的话,就会生起恩爱;由于恩爱,所以就会执取;由于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

如果对爱结所攀缘之境,能够随顺作无常的观照,常保持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起顾念,心不缚着(即心不贪着),那么爱欲就会息灭;爱欲息灭,那摩执取就随之息灭;执取息灭,那么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不招感未来的果报,那么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没有来世的再生,那么就不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的产生,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就好比种树一样,刚种的树苗矮小软弱,如果不去爱护,不使它安稳生长,不用粪土培壅,不随时以水灌溉,温度调节也不适当,那么小树苗就无法生长了。如果又挖断它的根,砍断它的枝干,然后一段段的截断,一分又一分的解析,风吹日晒,之后又燃火焚烧,烧成了灰烬,或被大风刮散,或投入水流。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呢?不就是因为把那棵树的根部断截掉,乃至将它焚烧,使它消灭无踪,那么在未来世就不能生起了吗?」

比丘答说:「是这样,世尊!」

佛陀又说:「同样地,比丘啊!对于爱结所攀缘之境也要随顺作无常的观照,常保持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系着,那么爱欲就会息灭;爱欲息灭,那么执取也随之息灭;执取息灭,那么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没有未来的果报,那么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没有来世的再生,那么就不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的产生,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二一经注释:

1、结所系法:根据第二四一经「云何结所系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结所系法。」可知即指六根对六境的攀缘逐求。

三二二、本经意同三二一经,说明十支缘起,于所取法识住追逐名色而有随后九支缘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诸根执取尘境时,随生贪着、顾念、心系着,那么他的心就会劳苦奔驰(劳思耗神),到处追逐名色(精神与物质);由于有名色,所以就会有六入处的生起;由于有六入处,所以就会有觉触;由于有觉触,所以就会生起苦乐的感受;由于有苦乐的感受,所以就会对境生起爱欲;由于生起爱欲,所以就会去执取;由于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也就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就好比大树有根干、枝条、柯叶、花果,它底下的根伸得深又稳固,又用粪土加以培壅,以水给予灌溉,所以这棵树长得高大坚固,永世不朽。同样地,比丘啊!如果对所执取的事物随生贪着、顾念、心系着,那么他的心就会劳苦奔驰,去追逐名色;由于有名色,所以就会有六入处的生起;由于有六入处,所以就会生起觉触; 由于有觉触,所以就会生起苦乐的感受;由于有苦乐的感受,所以就会生起爱欲;由于有爱欲,所以就会去执取;由于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

如果对所执取的事物,能够随顺作无常的观照,常保持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不生起顾念,不去系着,那心识就不会劳苦奔驰,去追逐名色,那么名色就会息灭;名色息灭,那么六入处也就随之息灭;六入处息灭,那么觉触就会息灭;觉触息灭,那么就不会有苦乐的感受;没有苦乐的感受,就不会有爱欲的产生;没有了爱欲,就不会去执取;不去执取,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没有未来的果报,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没有来世的再生,就不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的产生,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就好比种树一样,不随时加予爱护使它安稳生长,不以粪土培壅,不随时以水浇灌,温度不调适,那么树就不能长高了。如果又挖断它的根、砍断它的枝干,然后一段段的斩截,一分又一分的解析,风吹日晒,之后又燃火焚烧,烧成了灰烬,或被大风刮散,或投入水流。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呢?不就是因为把那棵树的根部断截掉,……乃至将它焚烧,使它消灭无踪,那么在未来世就不能生起了吗?」

比丘答说:「是这样,世尊!」

佛陀又说:「同样地,比丘啊!如果对于所执取的事物,能够随顺作无常的观照,常保持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不生顾念,心不去系着,那心识就不会劳苦奔驰,去追逐名色,那么名色就会息灭;名色息灭,那么六入处也就随之息灭;六入处息灭,那么觉触就会息灭;觉触息灭,那么就不会有苦乐的感受;没有苦乐的感受,就不会有爱欲的产生;没有爱欲的产生,就不会去执取;不去执取,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没有未来的果报,那么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没有来世的再生,就不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的产生,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二二经注释:

1、所取法:根据第二四二经的经文「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可知六根对六境的执取,即是所取法。

三二三、本经叙说世尊告诉众比丘,往昔当他未成正觉时,怎样去观察缘起的顺逆。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回忆往昔还未修成正觉时,独自在僻静之处,专心禅思,生起这样的思惟:这世间已陷入了苦难,有所谓的生、老、病、死、流转、受生,然而一切众生对于生、老、病、死,以及所依存的身体,却不能如实地知道。

我曾作这样的思惟:到底是因为有了什么法,所以才会有生呢?是由于什么法的因缘,所以才会有生呢?于是就依正思惟(如理思惟),而生起觉证的知见: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才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招感了未来果报的因缘,所以才会有来世的再生。

又思惟:到底是因为有了什么法,所以才会有未来的果报呢?是由于什么法的因缘,所以才会有未来的果报呢?于是就依正思惟,如实觉证而生起知见:知道是有所执取,所以才会有来世的果报;由于执取的因缘,所以才会有来世的果报。

又作这样的思惟: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了什么法,所以才会有执取呢?是由于什么法的因缘,所以才会有执取呢?于是就依正思惟,如实觉证而生起知见:知道执取是由于贪着、顾念、心系着,致使爱欲增长;由于有那些爱欲,所以就会有执取,就是由于爱欲的缘故而有执取;由于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

众比丘啊!你们的意见怎样呢?譬如因有膏油和灯炷,灯火才能烧得光明,如果经常添加膏油和灯炷,那盏灯的光明是否就能够长久地保持呢?」

比丘答说:「是的,世尊!」

佛陀又说:「同样地,众比丘啊!如果对物质现象贪着、顾念、爱乐系着,由于增长爱欲的缘故,所以就会去执取;由于有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

我当时又作这样的思惟:是什么法没有了,所以就不会有这老、病、死呢?是什么法息灭了,所以老、病、死也就息灭了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不再受生,就没有老、病、死;由于来世的再生息灭了,所以老、病、死也就随之息灭了。

又作这样的思惟:是什么法没有了,所以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呢?是什么法息灭了,所以来世的再生也就息灭了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没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未来的果报息灭了,所以来世的再生也就随之息灭了。

又再思惟:是什么法没有了,所以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呢?是什么法息灭了,所以未来的果报也就息灭了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没有执取,所以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执取息灭了,所以未来的果报也随之息灭了。

又作这样的思惟:是什么法没有了,所以就不会有执取呢?是什么法息灭了,所以执取也就息灭了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所执取的事物都是变化无常,随缘生灭,要远离对它的贪欲,将它灭除净尽,要舍离于它,心里不去顾念,也不被它所系着,那么爱欲就会息灭;因为爱欲息灭了,所以就不会有所执取;没有执取,所以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没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没有来世的再生,所以老、病、死、忧、悲、恼苦就不会再生起,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众比丘啊!你们的意见怎样呢?譬如膏油和灯炷用来点燃灯光,如果不增添膏油或整治灯炷的话,那么那盏灯未来不就不能再燃烧光亮,耗尽材料,而逐渐熄灭了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是这样,世尊!」

佛陀又说:「同样地,众比丘啊!如果对所执取的事物能够观察它的无常与生灭,远离对它的贪欲,将它灭除净尽,舍离它,心里不去顾念,也不被它系着,那么爱欲就会息灭;爱欲息灭,那么就不会有所执取,……乃至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二三经注释:

1、世间难入:「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译作「此世间实陷于苦」。

2、起无间等知:生起觉证的知见。南传巴利本作「以般若现观」。现观即无间等,是透过禅定,不经语言文字等概念,而使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认识方式。般若,即智慧。

三二四、本经叙说若于所取法味着,则如增草薪于火上,使其续燃,如是老病死苦相续;若不缚着则爱灭,譬薪火烧尽,如是老病死苦聚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回忆往昔还未修成正觉时,独自在僻静之处,专心禅思,就如上文(即前经)所广说一样。差别的是:就好比运载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的薪柴,把它堆积在一起燃烧,成为大火堆一样。如果又有人增添一些干草薪柴上去的话,众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这大火是否就可长夜连续炽盛的燃烧么?」

比丘回答说:「是这样,世尊!」

佛陀说:「同样地,众比丘啊!如果诸根执取尘境而生起贪着、顾念、心系着的话,就会增长爱欲,由于有爱欲,所以就会去执取;由于执取,所以就会招感未来果报,……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众比丘啊!如果那堆炽火燃烧的大火堆,不再给予增添薪柴干草的话,众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那堆大火堆是否就会熄灭了呢?」

比丘答说:「是的,世尊!」

佛陀接着说:「同样地,众比丘啊!如果对诸根所执取的尘境,能够观察它是无常、生灭之法,远离贪欲,将它灭除净尽,舍离于它,心不顾念、贪着的话,那么爱欲就会息灭;爱欲息灭,那么执取就跟着息灭。……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二五、本经叙说世尊未修成正觉时,寻求生老病死苦之因,三转觉悟无明乃至老病死苦之顺逆十二缘起,亦即古仙人所觉之道。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回忆往昔还未修成正觉时,独自在僻静之处,专心禅思,作这样的思惟:到底是有了什么法,所以才会有老死呢?是由于什么法的因缘,所以才会有老死呢?于是就依正思惟(如理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因为有受生,所以才会有老死;由于有受生的因缘,所以才会有老死。同样地,对于有(未来果报)、取(追求执取)、爱(对境生爱欲)、受(与外境接触而生之苦乐感受)、触(根、境、识和合生的觉触)、六入处(六根)、乃至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等法。到底是有了什么法,所以才会有名色呢?是由于什么法的因缘,所以才有名色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因为有业识投胎之故,所以才会有名色;是由于业识投胎的因缘,所以才会有名色的生起。我当时作这样的思惟:就以业识为限,不会超进名色,所谓由于业识,所以才会有名色;由于有名色,所以才会有六入处;由于有六入处,所以才会有觉触;由于有觉触,所以才会有苦乐的感受;由于有苦乐的感受,所以才会有爱欲;由于有爱欲,所以才会有执取(追求执取);由于有执取,所以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未来的果报,所以才会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集起了。

我当时也作这样的思惟:是什么法没有了,所以就不会有老死呢?是什么法息灭了,所以老死也跟着息灭了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因为没有受生,所以就不会有老死;是由于受生息灭了,所以老死也跟着息灭。就像这样地广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造作诸业)。

我又作这样的思惟:是什么法没有了,所以就不会有行(造作诸业)呢?是什么法息灭了,所以行也跟着息灭了呢?于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实的觉证:知道是没有无明(贪、瞋、痴等烦恼),所以就不会有行;是由于无明息灭了,所以行也跟着息灭;行息灭了,所以业识就息灭;业识息灭了,所以名色就息灭;名色息灭了,所以六入处也跟着息灭;六入处息灭,所以觉触就息灭;觉触息灭,所以苦乐的感受也就息灭;苦乐的感受息灭,所以爱欲就息灭;爱欲息灭,所以执取就息灭;执取息灭,所以未来的果报也就息灭;未来的果报息灭,所以来世的再生也息灭;来世的再生息灭,所以老、病、死、忧、悲、恼苦就息灭,就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当时,我曾作这样的思惟:我已得到了古仙人的大道、古仙人的途径、成就古仙人大道的方法,古仙人就是遵行这种方法而去,我现在也要追随而去。就比如有人游走于空矌的荒野,当他排除荒草寻路时,忽然遇到了古人所行的古道,那人就顺着古道而行,逐渐往前走,又见到了古人的城邑、古王的宫殿、园观、浴池、树林、清净流水等景物。那人于是作这样的思惟:我现在应当往告国王,使他知道这件事情。于是他即刻前去禀告国王说:『大王您当知道:我游走于空矌的荒野,当我排除荒草寻路时,忽然发现了古人行走的古道,我就顺着古道而行;我顺路而走之后,又发现了古人的城邑、古王的宫殿、园观、浴池、树林、清净的水流等景物,大王您可前往,并居住于其中。』国王听后就前往那儿,并居住于其中,生活丰乐安稳,人民也炽盛兴旺起来。

现在我就像这样,已找到了古仙人的大道、古仙人的途径、古仙人的足迹、古仙人的去处,我要跟随而去,就是所谓的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那些圣道看到了老病死、老病死的集起、老病死的息灭、老病死息灭的方法;也看见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的集起、行的息灭、行息灭的方法。我对于此法乃是自知自觉,而成就正等正觉。然后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其余外道的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等人启示。那些四众们听法后都向于正道,乐于崇信,知道佛法的完善,因而梵行(清净的宗教修持)增广,获得很多的利益,我就这样的向他们开示显发,使之归于正道。﹂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二五经注释:

1、「时我作是思惟: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时我作是思惟」原作「我作是思惟时」,今根据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改正。「齐识而还」,汉译南传大藏经作「此识由此以还」,齐识,即以识为限之意。「不能过彼」,汉译南传大藏经作「无超进名色」,。「彼」,是指名色而言。

2、林木清净:比对稍后文句作「林流清净」,应指树林及清净流水而言。

三二六、本经叙说尊者舍利弗诣尊者摩诃拘絺罗所,问起老死,乃至识为自作或他作等。摩诃拘絺罗尊者答以名色乃至老死苦等,有如三芦之相依而立等事。最后彼此以互赞智慧明达做结。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舍利弗尊者与摩诃拘絺罗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一天下午,舍利弗尊者从禅定中出定,前往拜访摩诃拘絺罗尊者,彼此互相问讯慰安后,坐于一边,然后告诉摩诃拘絺罗尊者说:「想要向您请问,不知您可有时间为我解答么?」

摩诃拘絺罗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您请发问,我知道的话当会回答。」

舍利弗尊者于是就问摩诃拘絺罗尊者说:「您的意见怎样呢?摩诃拘絺罗尊者!是否有老呢?」

答说:「有。」

舍利弗尊者又问:「是否有死呢?」

答说:「有。」

又问:「您的意见怎样呢?老死是自己造作的呢?是别人造作的呢?还是自己与别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的无因缘造作呢?」

答说:「舍利弗尊者!老死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与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无因缘造作。然而由于有生的因缘,所以就有老死的现象存在。」

「像这生(受生)、有(招感的果报)、取(追求执取)、爱(爱欲)、受(苦乐的感受)、触(根、境、识和合生的觉触)、六入处(六根)等事乃至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是自己造作的呢?是他人造作的呢?还是自己与他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的无因缘造作呢?」

答说:「舍利弗尊者!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与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无因缘造作。然而那名色是依识而生起的。」

又问:「那识是自己造作的呢?是他人造作的呢?还是自己与他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的无因缘造作呢?」

答说:「舍利弗尊者!那识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与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无因缘造作。然而那识是依名色为因缘而存在的。」

舍利弗尊者又问:「摩诃拘絺罗尊者!您先说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与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无因缘造作,然而那名色是依识为缘而生起的。可是现在您又说依名色为缘而有识,这是什么道理呢?」

摩诃拘絺罗尊者答说:「我现在将说个譬喻,像那有智慧的人就会因譬喻而了解。比如把三株芦草立于空地,要彼此不断地相依持,才能保持竖立。如果拿去其中一株,那二株也就不能竖立着;如果拿去其中二株,剩下的一株一样不能竖立着;彼此一定要不断地相依持,才能保持竖立。同样地,由于识的因缘,而有名色等事,也是这样,彼此要不断地相依,才能够生长。」

舍利弗尊者说:「说得真好啊!说得真妙!摩诃拘絺罗尊者!在世尊的声闻弟子中,能够智慧明达,善于调伏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无所畏怖,得见如来所示如甘露般的真理教法,就以这完足的甘露之法,而能自作证的人,就是摩诃拘絺罗尊者您了!所以您才能有这样极深奥的义理论辩,对于各种的问题,都能做圆满的解答。您就如无价的宝珠一样,被世人所顶戴,我现在顶戴摩诃拘絺罗尊者您,也是像这样子。我今天在您这儿,很快乐地得到了殊胜的法益;其余那些修习梵行的人,只要经常到他那儿,也同样能得到殊胜的法益,因为那位摩诃拘絺罗尊者很善于说法的缘故。我现在就因这位摩诃拘絺罗尊者的说法缘故,应当以三十种事来赞叹、称扬、随喜。

摩诃拘絺罗尊者啊!如果讲说对老死要厌患、离欲、灭尽,这就叫法师;如果讲说对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等事,要厌患、离欲、灭尽,这就叫法师。如果比丘能够对老死厌患、离欲、向于灭尽而行道的话,这就叫法师;乃至对识厌患、离欲、向于灭尽而行道的话,这就叫法师。如果比丘对老死能够厌患、离欲、灭尽,不生起一切烦恼,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这就叫法师;乃至对识能够厌患、离欲、灭尽,不生起一切烦恼,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这就叫法师。」

摩诃拘絺罗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说得真好啊!说得真妙!在世尊的声闻弟子中,智慧明达,善于调伏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无所畏怖,得见如来所示如甘露般的真理教法,就以这完足的甘露之法,而能自作证的人,就是舍利弗尊者您了!所以您能提出如此种种极深奥又有智慧的问题,就好比世间无价的宝珠,人人都顶戴一样;尊者您现在就像这样,普为一切修习梵行的人所顶戴、恭敬、奉事。我于今天快乐地得到殊胜的法益,且得与尊者您共论玄妙的法义。」

当时,二位修习佛法的正士,彼此相随喜,然后便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

第三二六经注释:

1、摩诃拘絺罗:为佛陀弟子中,得四辩才,以善于回答别人的问题而知名之比丘。

2、诣尊者摩诃拘絺罗:南传巴利本作「摩诃拘絺罗诣舍利弗所」。主客相反。

3、甘露法:喻如来所训示的真理教法,有如清凉的甘露,令众生热恼消除、心意快乐,而得解脱。

4、当以三十种赞叹称扬随喜: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作「应以此等三十六事当予随喜」。所谓三十种即次段所言对十二缘起法后十支的三种修习成就:一、对十事的厌患、离欲灭尽。二、对十事能灭尽而行道。三、对十事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南传三十六事,即是对十二缘起法的三种修习成就。

三二七、本经叙说愚痴无闻凡夫因不能于识生厌,故不能得到解脱;多闻圣弟子则能于识生厌,故得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虽能对这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体厌患、离欲、背舍,然而却无关于意识之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见这由四大所造作的身体会有增、减的变化,生时有取,死时有舍,(所以能起胜解,厌离这个身体);然而对于心、意、识来说,愚痴无闻凡夫却不能生厌、不能离欲、不能解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长夜以来对这意识保护爱惜,被我见系缚,如果对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时,就说: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识之中、或是意识在我之中。所以愚痴无闻凡夫不能对那意识生起厌患、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可对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系着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对这意识系着是我、我所有。为什么呢?因为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见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终,或许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识却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剎那转变,不断变异生灭。就像猕猴在树林间游玩一样,片刻之间,到处攀捉枝条,丢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识也就像这样,不断变异生灭。

多闻圣弟子对于一切的缘起现象应当作完善地思惟观察,所谓依快乐觉触的因缘,就会生起快乐的感受,当快乐的感受觉起时,就要能如实地知道快乐感受的觉起;如果快乐的觉触息灭了,那么依快乐觉触因缘所生的感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就如对快乐的感受所说一样,像这苦触(痛苦的觉触)、喜触(欢喜的觉触)、忧触(忧伤的觉触),乃至依舍触(不苦不乐的觉触)因缘所生起的舍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当这舍受觉起时,就要能如实地知道舍受的觉起;如果那舍触息灭了,那么依舍触因缘所生的舍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他会做这样的思惟:这感受是依触而生、依触而乐、被触所缚,由于每一个觉触是快乐的,所以每一种感受就是快乐的;如果每一个快乐觉触息灭了,那么每一种快乐的感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就像这样,多闻的圣弟子对这物质色身要生起厌嫌,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要生起厌嫌,因为对这五蕴厌嫌,所以就不会去爱乐它;不去爱乐它,所以就可得到自在解脱。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二八、本经叙说旨意与第三二七经相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虽能对这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体生起厌患、离欲、背舍,但却无关于意识之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见这由四大所造作的色身会显现增减的变化,生时有取,死时有舍,(所以能起胜解,厌离这个身体);然而对于心、意、识来说,那些愚痴无闻凡夫却不能对它生起厌患、离欲、背舍,长夜以来对它保护爱惜,被我见系缚,如果对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时,就说: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识之中、或是意识在我之中。所以,愚痴无闻凡夫不能对那意识生起厌患、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可对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系着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对这意识系着是我、我所有。为什么呢?因为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见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终,或许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识却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剎那不停地做种种地转变,不断变异生灭。就像猕猴在树林间游玩一样,片刻之间,到处攀捉枝条,丢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识也就像这样,会作种种的改变,不断变异生灭。

多闻圣弟子对于一切缘起的现象要作思惟观察,所谓依快乐觉触因缘就会生起快乐的感受,当快乐的感受觉起时,就要能如实地知道快乐感受的觉起;如果快乐的觉触息灭了,那么依快乐觉触因缘所生的感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就如对快乐的感受所说一样,像这苦触(痛苦的觉触)、喜触(欢喜的觉触)、忧触(忧伤的觉触),乃至依舍触(不苦不乐的觉触)因缘所生起的舍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当这舍受觉起时,就要能如实地知道舍受的觉起;如果那舍触息灭了,那么依舍触因缘所生的舍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就好比两支木棒彼此在一起互相磨擦才能生火一样;如果这两根木棒离散了,火花也就随之熄灭了。同样地,所有一切的感受都是依觉触为缘而集起,由觉触而生,由觉触而集。由于每一种觉触的集起,也就会有每一种感受的集起;所以每一种觉触息灭了,那么每一种感受的集起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多闻圣弟子能够这样地去观察的话,就可自物质现象中得到解脱,自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中得到解脱,自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中得到解脱,我说那位多闻圣弟子已经自生死流转的痛苦中得到自在的解脱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三二九、本经叙说观取内触法宜知众苦依五蕴而生,五蕴依爱欲而生,爱欲依色而生。色如路边有毒水池,不可喝饮;能不爱染色境,才能得到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所说的内触法(内心观察之法),你们是否能观取了呢?」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陀顶礼后,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您所说的内触法,我已能观取了。」这时,那位比丘就在佛前自己做了种种的解说,而世尊听了种种的解说后也都感到不合意。

那时,阿难尊者侍立在佛陀后面,手拿着扇子为佛陀搧凉,佛陀就告诉阿难说:「依照圣法与圣律所说的内触法,实在不同于这位比丘所说的。」

阿难禀告佛陀说:「现在正是时候了,希望世尊您能为众比丘解说贤圣的正法、戒律所说的内触法,众比丘听闻后,当会接受奉行。」

佛陀告诉阿难说:「很好啊!要仔细听!我将为你们解说。如果众比丘想要观取内触法,就应作这样地思惟:这众生所有种种众苦的生起,这痛苦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生起而显现)呢?作这样的观取时,将可知道这痛苦是以所依之五蕴为因、依五蕴而集、依五蕴而生、依五蕴而转。其次,比丘啊!观取内触法,又要思惟这所依之五蕴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当他这样地观取时,将又可知道这所依之五蕴是以爱欲为因、依爱欲而集、依爱欲而生、依爱欲而转。再其次,比丘啊!观取内触法时,当又要思惟知道爱欲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做这样地观取时,将可知道这世间令人想念的端正美好色境,因对它爱生而后有爱欲生,因对它爱系而后有爱欲系,因对它爱住而后有爱欲住。

如果一切沙门或婆罗门对于世间所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作常住想、作恒久想、作安稳想、作无病想、作是我想、作是我所有想,而有这样认见的话,那么对这色境的爱欲就会增长;爱欲增长后,所依之五蕴就会增长;五蕴增长后,痛苦就会跟着增长;痛苦增长后,那么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他就不能解脱痛苦了。譬如路边清凉的池水,香味具足,可是有人把毒药掺入其中,在这春天阳光普照的时节,所有在路上行走的人,因被风热干渴所逼,争着要来饮水。这时有人告诉说:『汉子!这虽是一个清凉的水池,色香味具足,可是池中有毒药,你们不要去喝饮。如果喝了这水的人,或者会把你毒死,或者会让你痛苦得半死。』可是那位口渴的人却不相信劝告而去饮水,虽然喝到了美味的池水,但一会儿之后,就或被毒死,或痛苦得半死。同样地,如果沙门或婆罗门看见世间可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就作常住的认见、作恒久的认见、作安稳的认见、作无病的认见、作我见、作我所见……乃至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如果沙门或婆罗门对于世间可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能够观察它就如疾病、如痈肿、如毒刺、如凶杀一样,是无常、痛苦、空(不真实)、非我(无我),那么对它的爱欲就会舍离;爱欲舍离,所以所依之五蕴就会舍离;五蕴舍离,所以痛苦就会舍离;痛苦舍离,所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就会舍离了。就比如路旁清凉的池水,香味具足,有人把毒药掺入其中,在春天阳光普照的时节,所有在路上行走的人,因被风热干渴所逼,争着要来饮水。这时有人告诉说:『这水里有毒!你们千万不要喝饮,如果喝了这水的人,或者会把你毒死,或者会让你痛苦得半死。』那人听了,就这样地想着说:这水里有毒,如果喝了这水的话,或许会把我毒死,或者会使我痛苦得半死,我且忍着干渴,吃些干面饭,而不取水来喝。同样地,如果沙门或婆罗门对于世间可想念的色境,能够观察它就如疾病、如痈肿、如毒刺、如凶杀一样,是无常、痛苦、空、非我,……乃至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阿难啊!对于这内触法要像这样地去了解;对于过去与未来,也要运用同样的方法,做这样的观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二九经注释:

1、何生、何转:「转」原作「触」,今根据其它经文类句及巴利本相对经文予以改正。「杂阿含经论会编」亦改为「转」字。本经其它类句也皆作改正。

2、亿波提:佛光阿含藏此处注云:「『亿波提』又作『优波提』,即『有依』、『所依』、『生之要素』。诸法依之生起的条件,即名『依因』,故有『依仗』、『依托』之意。又,证阿罗汉自知不受『后有』,即证已无『亿波提』。」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之注解则作「五蕴」。

3、爱生、爱转:「转」原作「触」字,今改正。

4、端正之色:「端」原作「谛」,今改正。「杂阿含经论会编」亦改为「端」字。

三三○、本经叙说若依序思量十二因缘生起之因,则如实知苦而灭无明,得尽苦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要怎样思量观察,才能正确灭尽一切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呢?这时,应当思量众生所有一切苦恼,有种种的差别,然而这一切的苦恼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生起显现)呢?要思量都是以执取为因,依执取而集,依执取而转。如果能够把执取灭除无余,那么众苦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他所用来灭除苦恼的方法,依次修行那灭苦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执取灭除。

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应当思量那执取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思量那执取都是以爱欲为因,依爱欲而集,依爱欲而转。如果能够把爱欲永远灭除无余,执取也就会随之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执取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执取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爱欲灭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那么就应再思量那爱欲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爱欲是以感受为因,依感受而集,依感受而转。如果能够把那感受永远灭除无余,那么爱欲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爱欲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爱欲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感受灭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就应再思量那感受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感受是以觉触为因,依觉触而集,依觉触而转。如果能够把那觉触永远灭除无余,那么感受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觉触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觉触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应再思量那觉触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觉触是以六入处(六根)为因,依六入处而集,依六入处而转。如果能够把那六入处永远灭除无余,那么觉触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六入处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六入处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就应再思量那六入处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六入处是以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为因,依名色而集,依名色而转。如果能够把名色永灭无余,那么六入处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名色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名色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名色灭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应再思量那名色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名色是以业识(杂染的识)为因,依业识而集,依业识而转。如果能够把那业识永灭无余,那么名色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业识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业识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业识灭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应再思量那业识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业识是以行(身、口、意造作诸业)为因,依行而集,依行而转。如果造作了一切福行,就会生起良善的业识;如果造作了不福不善行,就会生起不善的业识;如果造作了无有行(即无所得行、空行),就会生起无所有的业识。这就是业识是以行为因,依行而集,依行而生,依行而转了。如果能够把那个行永灭无余,那么业识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行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行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行灭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观察要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这时,应再思量那行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转呢?要知道那行是以无明(愚痴没有智慧)为因,依无明而集,依无明而生,依无明而转。那福行是依无明为缘而有,非福行也是依无明为缘而有,非福不福行(既非福也非不福之行)也还是依无明为缘而有。所以当知:那行是以无明为因,依无明而集,依无明而生,依无明而转。如果能够把无明永灭无余,那么行就会息灭。要如实地知道他所用来灭除无明的方法,依次修习那灭除无明的方法,这就叫比丘知趋向于正确灭尽苦恼,彻底地脱离苦海,就是所谓的要把无明灭除。」

佛陀告诉比丘说:「你们的意见怎样呢?如果不喜爱无明而生起了明(智慧)的话,那么还会再依那无明为缘而去造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多闻圣弟子不喜爱无明而生起明的话,那么无明一息灭,行就会跟着息灭;行息灭,业识就会息灭,……就像这样,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息灭,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佛陀说:「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比丘啊!我也是同样的说法。而你们也知道这个道理,缘于每一种法的生起,所以就有相对每一法的产生;如果那缘起的每一种法息灭,那么相对而生的每一法也就会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再生起了。如果多闻的圣弟子厌离对无明的欲愿,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么当自己在领受自身周围苦乐的感受时,就能如实地知道我在感受自身周围苦乐的感受;或者当自己在领受自己寿命范围苦乐的感受时,就能如实地知道我在领受自己寿命范围苦乐的感受;身体毁坏时,寿命灭尽了,也知道对这所领受的一切苦乐的感受,就要跟着灭尽无余了。就好比一个强壮有力的人,拿取刚烧熟的瓦器,趁热置于地上,一会儿瓦器就碎坏了,那热气也全部消失了。同样的,如果比丘厌离对无明的欲愿,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么就能如实地知道我在领受自身周围苦乐的感受,如实地知道我在领受寿命范围苦乐的感受,当身坏命终时,所有一切领受的苦乐感受,都将灭尽无余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三○经注释:

1、「何生、何转?……取生、取转」:此二「转」字原皆作「触」字,本经其它类句皆同,现根据「杂阿含经论会编」改正。

2、苦灭道迹:灭除苦恼的方法。

3、向次法:依次向入苦灭之法。

4、身分齐受所觉:分齐,周边、范围之意。受,领受、感受。所觉,指苦乐之感觉。全句谓领受自身周围苦乐的感觉。

三三一、本经叙说佛陀为比丘讲说甚深缘起法,也就是十二因缘之顺逆,以及有为、无为、苦灭、相续灭、涅槃等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一位比丘说:「我已超越了迷惑怀疑,出离于仿徨犹豫,拔除了邪见的毒刺,不再退转道心了。由于我心已无所执着了,什么地方还会有我呢?我将为众比丘说法,为众比丘讲说贤圣者出世与空相应的缘起随顺之法。就是所谓由于有这个现象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这件事的存在;由于有这件事的存在,所以才会有这件事的生起。所谓由于无明(愚痴没有智慧)而有行(造作身、口、意诸业),由于行而有识(业识),由于识而有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由于名色而有六入处(六根),由于六入处而有触(觉触),由于触而有受(苦乐的感受),由于有受而有爱(爱欲),由于爱而有取(追求执取),由于取而有有(招感未来的果报),由于有而有生(来世的再生),由于生而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种种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乃至像这样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

像这样地说法后,然而那些比丘们仍然有所疑惑犹豫。他们先前把没有得到的境界做已得到的想法,没有获得的境界做已获得的想法,没有证悟到的境界做以证得的想法;所以现在听闻佛法后,心里产生忧苦、悔恨、昏暗、障碍。为什么呢?因为这佛法极深奥之处,就是所谓的缘起法;而又有更加倍极深奥难见之处,就是所谓的出离一切执取、爱乐灭尽、没有贪欲、寂静不生、涅槃寂静之法;这二种法,就是有为与无为法。有为法,就会或生、或住(保持)、或异(变坏)、或灭(息灭);无为法则是不生、不住、不异、不灭,这就叫比丘诸行(所有一切流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的苦恼已寂灭不生,得到了涅槃境地。由于有因缘的集起,所以才会有苦恼的集起;由于因缘息灭,所以苦恼就会息灭。要断阻一切苦恼因缘的途径,灭除一切相续的现象,一切相续的现象灭除后,这就叫尽苦际。那些残余的苦恼如果灭除、静止、清凉、寂静、不生了,那么所谓一切的执取就会断灭、爱乐灭尽、没有贪欲、寂灭不生、涅槃寂静。」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三二、本经叙说愚痴者与黠慧者都会对境而生苦乐之受,但愚痴者不修梵行,故不得解脱;黠慧者知修梵行,无明断,爱缘尽,故得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被无明所盖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在自己有这意识的身体,在外有名色(精神与物质现象)的存在,就由这二者的因缘而生起觉触的作用。这六触涉入所觉触的现象中,愚痴无闻的凡夫因而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是那六种触入处呢?就是眼触入处,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触入处。如果有智慧的人被无明所覆盖,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同样地,自己也是有这意识的身体,而外有名色的存在,就由这二者的因缘而生起六触入处。由于六触所觉触的缘故,有智慧的人因而就会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是那六种觉触呢?就是眼触入处,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触入处。愚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于我所修习的一切梵行,有什么差别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希望您能为众弟子们广为解说,众比丘听闻后,当会信受奉行。」

这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众比丘啊!那愚痴无闻的凡夫被无明所盖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如果他的无明不断除,爱缘不灭尽,身坏命终后,这个身体还是又会被受生;由于这个身体还会被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愚痴凡夫根本就不修习梵行,行向正确灭尽苦恼,彻底脱离苦海的缘故。所以身坏命终后,这个身体还又受生;由于这个身体还又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

\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被无明所盖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如果他的无明断除了,爱缘也灭尽了;由于无明断除,爱缘灭尽的缘故,所以身坏命终之后,这个身体便不再受生;由于这个身体不再受生的缘故,所以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先修梵行,行向正确灭尽苦恼,所以能彻底脱离苦海。因此他身坏命终后,这个身体就不再受生;由于不再受生,所以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这就叫愚痴凡夫与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于我所修习的一切梵行,种种不同的差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三三、本经叙说此身非汝所有,亦非余人所有,全为过去业缘所生。若能知道这缘起之法,则能知见世间生灭之现象,而得出离、灭苦,究竟苦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这个身体不是你所拥有,也不是其它的人所拥有。所谓的六触入处,乃是自己先前所造的业,才招感受生这个根身。是那六种触入处呢?就是指眼触入处,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触入处。那些多闻的圣弟子对于一切缘起的现象要作完善地如理思惟观察:知道有这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并知道由于这里有存在的因缘,所以就会招感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集起,这就叫有主因、有助缘,所以才有世间的集起。又知道说由于这里没有存在的因缘,所以就没有六识身的存在,也没有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的存在。又知道说由于这里没有存在的因缘,所以就不会招感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像这样,种种纯粹大苦的结聚就会息灭。如果多闻的圣弟子对于世间的集起与世间的寂灭,能够如实正确的知道,善于洞见、善于觉知、善于趋入,这就叫圣弟子已招致这完善的正法、得到这完善的正法、知道这完善的正法、趋入这完善的正法,能够觉知、觉见这世间的生灭现象,成就了贤圣者的出离、真实寂灭、正确灭尽苦恼,彻底脱离苦海。为什么呢?因为多闻的圣弟子能够如实地知道世间集灭的现象,善于洞见、善于觉知、善于趋入的缘故。」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三三经注释:

1、「本修行愿,受得此身」: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此乃依先业所造者,依先业所思考者,依先业所感受者。」意即此身乃由自己往昔所造诸业而来。

三三四、本经叙说因缘法与缘生法,不管如来出世、未出世,皆常住法界,但如来成正觉后,此法才经佛开示显发于世,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与缘生法,应如实正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讲说因缘法与缘生法。

什么是因缘法(即缘起法)呢?就是说由于这个现象的存在,所以决定那个现象的存在,也就是说由于无明(愚痴没有智慧)而有行(造作诸业),由于行而有识(业识),……乃至这种种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

什么是缘生法呢?就是指因缘法所产生的无明、行……等。无论诸佛出世或未出世,这缘生法都恒常地显现在一切现象上,也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为诸法之所依止。那些如来都是自己觉知了这缘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觉,然后为人演说,开示显发它的义理,所谓由于无明而有行,……乃至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死的现象。无论诸佛出世或未出世,这缘生法都是恒常不变,显现在一切现象中,也是一切法之所依止,那些如来都是自己觉知了这缘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觉,然后为人演说,开示显发它的义理,所谓由于有受生,所以就会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一切缘生之法都是法住(妙理之所依住)、法定(法性常住)、法如(法如常不变)、法尔(法自然如此),诸法不离真如,诸法不异于真如,详细观察这缘生的真理,既真实又不错乱颠倒。像这样随顺因缘而生起,这就叫缘生法。所说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现象,这就叫缘生法。

多闻圣弟子对这因缘法与缘生法要有正确的认知,完善的观察,不探求过去说:『我过去世是有,还是无呢?我过去世是什么等级类别呢?我过去世是如何呢?』也不探求后世说:『我于后世是还有存在呢?还是都没有了呢?后世如果还有存在,是属于那一类呢?我又是怎样的呢?』对现在世不犹豫说:『这是什么等级?为什么有我呢?我前世是谁?我死后将往那里去呢?这众生从什么地方来?在这里死后,将来又会往那里去呢?』如果沙门、婆罗门生起了凡俗的见解,被它所系缚,就是说被我见所系缚,被众生见所系缚、被寿命见所系缚、被忌讳吉庆见所系缚。这时都要把它断灭,全部了知,断除它的根本,就如砍断多罗树头一样,在未来世,成就不生之法。这就叫多闻圣弟子对于因缘法与缘生法,有如实正确的认知,善于观察、善于觉知、善于修习、善于趋入。」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三四经注释:

1、因缘法及缘生法:因缘法,比对第三三六经实即缘起法。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第十一章第二节「缘起的流转与还灭说」:「缘起可解说为『为缘能起』;缘生可解说为『缘所已生』。这二者显有因果关系,但不单是事象的因果,佛说缘起时,加了『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形容词,所以缘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则,缘生是因果中的具体事项。现实所知的一切,是缘生法;这缘生法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则,才是缘起法。缘起与缘生即理与事。缘生说明了果从因生;对缘生而说缘起,说明缘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乱的必然理则,缘生即依于缘起而成。」

2、若佛:佛,巴利本作「诸佛」。

3、法住:为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住于一切事物中,故称法住。

4、法界:为法性十二名之一,即诸法依之所。

5、法定:定,原作「空」,今依「杂阿含经论会编」及「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改正。法定,即法性常住。亦法性十二名之一。

6、法如:即法如常不变之意。

7、法尔:其法自然如此。

8、法不离如:如,即真如,是真实不虚,如常不变之义。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

9内不犹豫:内,指现在世。犹豫,迟疑不决。

三三五、本经叙说若离「一、异」二边即是中道,若如实知缘生缘灭,断无明而生明,就可成就不生法,使纯大苦聚灭,是则为大空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将为你们说法,从开始、中段到后部都很殊胜,有完善的义理,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梵行很清白,就是所谓的大空法经。你们要仔细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讲说。什么是大空法经呢?就是所谓由于这里的存在,所以决定那里的存在;由于这里的生起,所以决定那里的生起。也就是说由于无明(愚痴没有智慧),所以有行(造作身、口、意诸业),由于行,所以有识(业识),……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

由于受生,所以就会有衰老死亡的现象,如果有人问说:『那是谁老死?老死的是谁呢?』他就回答说:『我就是老死,现在老死的是我,老死就是我。』所谓:『生命就是身体。』或者说:『生命异于身体,身体也异于生命。』这都是同一生命的意涵,然而却有种种的说法。如果认见说:『生命就是身体。』那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没有的。如果又认见说:『生命异于身体,身体也异于生命。』那也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没有的。对这二种偏执的边见,内心不可追随,要正向于中道。贤圣出现于世间,有真实不颠倒的正见,所谓由于受生,所以就会有老死。同样地,受生是依于所招感的果报;果报是依于追求执取;执取是依于爱欲;爱欲是依于感受;感受是依于觉触;觉触是依于六根;六根是依于精神与肉体的名色;名色是依于业识;业识是依于所造作诸业。

由于愚痴没有智慧,所以会造作诸业。如果又有问说:『造作诸业的是谁?造作的诸业属于谁?』他就回答说:『造作诸业的是我,造作的诸业是我所有。』他的认见与『生命就是身体』,或说『生命不同于身体,身体也不同于生命』一样。他所认见『生命就是身体』的说法,那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没有的;或者说『生命异于身体,身体也异于生命』的见解,那也是修持梵行者所没有的。要脱离这二种偏执的边见,而正向于中道。贤圣出现于世间,有真实不颠倒的正见,所谓由于愚痴没有智慧,所以会造作诸业……。

众比丘啊!如果远离对无明的欲愿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么所谓是谁老死、老死的是谁等问题,这些老死问题就会断除,即知断除老死的根本,就如截断多罗树头一样,在未来世成就不生不灭之法(即涅槃法)。如果比丘能够远离对无明的欲愿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么所谓是谁受生、受生的是谁……乃至谁造作诸业、所造作诸业属于谁等问题,这造作诸业等问题就会断除,即知道断除造作诸业的根本,就如截断多罗树头一样,在未来世成就不生不灭之法。如果比丘能够远离对无明的欲愿而生起光明的智慧,把那愚痴无明断灭,那么诸业造作就会息灭,……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这就叫大空法经。」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三五经注释:

1、大空法经:瑜伽师地论解释说:「一切无我,无有差别,总名为空,谓补特伽罗(众生)无我,及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者,谓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即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如是二种,略摄为一,彼处说此名为大空。」

三三六、本经叙说十二缘起之大意,及分别十二支之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为你们讲说缘起法的法相,以及它的分别义理。你们要仔细听!好好地思考!我就将为你们讲说。

什么叫缘起法的法相呢?就是所谓由于这里的存在,所以决定那里的存在;由于这里的生起,所以决定那里的生起。也就是说由于无明,所以有行,……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这就叫缘起法的法相。

什么是它的分别义理呢?所谓由于无明而有行这一事,到底怎样叫无明呢?如果不知到过去、不知到未来、不知现在(不知三际),不知道内(心理)、不知道外(身体或外物)、不知道内外,不知道业、不知道报、不知道业报,不知道佛、不知道法、不知道僧(不知三宝),不知道苦、不知道集、不知道灭、不知道道(不知四圣谛),不知道因、不知道因所起之法(即不知因果),不知道善不善、有罪或无罪、习或不习,不管是劣或胜,染污或清净,它的分别缘起,都完全不知道;对六触入处,不能如实地觉知;对于每一事都不知道、不察见、不能觉证、愚昧、无明、昏暗,这就叫无明。

『由于无明而有行』这一事,到底怎样叫行呢?所说的行有三种||身行(身之所行)、口行(口之所语)、意行(意之所思)。『由于行而有识』这一事,到底怎样叫识呢?就是所谓的六识身(六种心识) ||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由于识而有名色』这一事,到底怎样叫名呢?就是所谓的四无色阴(四种非物质的精神现象) ||受阴(感受)、想阴(想象)、行阴(意志行为)、识阴(心识)。怎样叫色呢?就是所谓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以及由这四大元素所和合造作的物质,这就叫做色,这物质的色与前面所说精神的名二者和合就叫名色。『由于名色而有六入处』这一事,到底怎样叫六入处呢?就是所谓的六种内入处(六根)||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由于六入处而有触』这一事,到底怎样叫触呢?就是所谓的六触身(六种由根、境、识和合产生的感觉作用)||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由于触而有受』这一事,到底怎样叫受呢?就是所谓的三受(三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受而有爱』这一事,到底怎样叫爱呢?就是所谓的三爱(三种爱欲)||欲爱(欲界的爱)、色爱(色界的爱)、无色爱(无色界的爱)。『由于爱而有取』这一事,到底怎样叫取呢?就是所谓的四取(四种执取)||欲取(贪欲取着色等五境)、见取(妄执五蕴是我)、戒取(执取不如理之禁戒)、我取(即我语取,执取种种我见之言语)。『由于取而有有』这一事,到底怎样叫有呢?就是所谓的三有(三界的生死果报)||欲有(欲界的生死果报)、色有(色界的生死果报)、无色有(无色界的生死果报)。『由于有而有生』这一事,到底怎样叫生呢?就是说如果各个众生,在各个种类里诞生,或越过各种因缘和合而出生时,就可得到阴(五阴之身)、得到界(性体)、得到入处(六入处)、得到寿命,这就叫生。『由于生而有老死』这一事,到底怎样叫老呢?就是说假如一个人头发斑白,头顶秃露,皮肤松弛,根身退化,四肢软弱无力,背部佝偻,垂头呻吟,呼吸短促,拄杖而行,身体黧黑,全身斑驳,愚钝衰颓,举动艰难,瘦弱不堪,这就叫做老。怎样叫死呢?就是说各个众生,在各个种类里会有殁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冰冷)、命灭的现象,这是舍阴(身体)的时刻已到,这就叫做死。这死亡和前面所说的衰老相合,这就叫老死。(前面所述)就叫十二缘起法的分别义理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三六经注释:

1、法说:佛光阿含藏注云:「即指佛说法相」。

2、义说:佛光阿含藏注云:「即佛分别义理、义利、义趣」。

3、「若彼彼众生……得命根,是名为生」: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作「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丘!以此谓之生。」

三三七、本经叙说「缘起法」非世尊作,非余人所作,彼为法界常住,为如来所觉,而后为众生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所说的缘起法是世尊您所创作的呢?还是别人所创作的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所说的缘起法,并非我所创作,也不是别人所创作。但是那缘起法无论如来出现世间或未出现世间,它都常住于法界中。而如来自己觉证了这缘起法,成就了正等正觉,然后再为一切众生详细分别演说,开发显示它的义理。就是所谓由于这里的存在,所以就决定那里的存在;由于这里的生起,所以就决定那里的生起,也就是说由于愚痴没有智慧,所以就造作了诸业,……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由于愚痴没有智慧息灭,所以诸业的造作就息灭,……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当时,那位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三三八、本经叙说法非自作自觉,亦非他作他觉,应离断、常二见,处于中道而说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有一位婆罗门来到佛陀住处拜访,和世尊见了面,彼此相庆贺慰问,庆贺慰问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您的意见怎样呢?瞿昙啊!法是由自己创作,自己觉证的吗?」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我说你这问题是属于边见,不可记说,法由自己创作,自己觉证,这就是边见,我不予回答。」

「您的意见怎样呢?瞿昙啊!法是由他人所创作,由他人所觉知的吗?」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问说法是由他人所创作,由他人所觉知,这也是不可记说的边见,我不予回答。」

婆罗门请问佛陀说:「为什么我问『法是由自己创作,自己觉知』的问题,您答说这是属于不可记说的边见;问说『法是由他人所创作,他人所觉知』的问题,您也答说这是属于不可记说的边见,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如果执持说法是由自己所创作、自己所觉知,那么就会堕入常见之中;如果执持说法是由他人所创作,由他人所觉知,那么就会堕入断见之中。如来分别解说法的义趣、及它的法相,是离此断、常二边,依于中道而说法,所谓由于这里的存在,所以决定那里的存在;由于这里的生起,所以决定那里的生起;由于愚痴没有智慧,所以造作了诸业,……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如果愚痴没有智慧息灭,那么诸业的造作就会息灭,……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那位婆罗门欢喜不已,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三三八经注释:

1、无记:属边见,不可记说,不予回答。

三三九、本经叙说若离有、无二见,则为正见;若见缘生缘灭,离有、无二边,则为依中道而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那梨聚落深林中的待宾舍里。

那时,大迦旃延尊者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底怎样叫正见呢?世尊您是怎样安立正见的呢?」

佛陀告诉大迦旃延说:「世间大多依于二种极端见解,不是依于执持恒常的有见,就是依于执持断灭的无见,被偏执系缚着;由于被偏执系缚的缘故,所以有人就依止于有,有人就依止于无。如果没有这个偏执的话,那么内心对境的贪着,以及根深蒂固的习气,便不会去执取、不会去固持,更不会计执有一实体的我存在。当苦恼的因素生起时,知道苦恼的生起;当苦恼的因素息灭时,知道苦恼的息灭。对于那样的现象,不怀疑、也不迷惑,这不是依于他说,而是由自己觉证得知,像这样就叫正见,这就是如来所安立的正见。为什么呢?因为能够依正慧如实地观照世间的集起,那么就不会执持世间是无的断见;能够依正慧如实观照世间的息灭,那么就不会执持世间是有的常见。这就叫离于有无二边,依中道而说。所谓这里的存在,所以决定那里的存在;这里的生起,所以决定那里的生起,也就是说由于愚痴没有智慧而造作了诸业,…﹕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由于愚痴没有智慧息灭,所以诸业的造作就息灭,……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摩诃迦旃延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不再生起任何烦恼,心灵得到了解脱,成为阿罗汉。

第三三九经注释:

1、那梨聚落深林中待宾舍:那梨,村落名,在今中印度北部。深林,指此村落附近的牛角沙罗林。待宾舍,指此林中之犍祁精舍。

2、陀迦旃延:应即指摩诃迦旃延,前面冠以「陀」二字,应是「阐陀」一词误添于此。这或者是由于阿难曾引此经教化阐陀(见第三九经),而有此误诵。此点,日本学者三支充已在其《中论偈颂总览》第四一五页中指出。

3、「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此二「触」字,根据「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应作「缚」字。白话译文依此。

4、心境系着、使:心境系着,指心对境的贪着。使,即随眠,潜伏的烦恼种子,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气。

5、不取、不住:不执取、不固持。

6、「苦生而生,苦灭而灭」:苦的条件生起时,知其苦生;苦的条件息灭时,知其苦灭。

7、「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依据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集者,则此世间为非无者。」白话译文依此。

8、「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依据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灭者,则此世间为非有者。」白话译文依此。

三四○、本经叙说阿支罗迦叶问苦为自作、他作或无因作,佛告以应离边而说中道,阿支罗迦叶闻佛说法后,起净信,皈依三宝。不久,阿支罗迦叶为牛所触杀,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为授第一果记。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那时,世尊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走出耆阇崛山中,要进入王舍城里乞食。

当时,有一位叫阿支罗迦叶的外道,他为了处理一些小杂事,走出王舍城,向着耆阇崛山而来,遥远地就望见了世尊。看见世尊后,他来到佛陀跟前,禀告佛陀说:「瞿昙啊!我想要向您请问,不知您可有时间为我解答么?」

佛陀告诉迦叶说:「现在不是谈论的时候,我此刻要进城乞食,等我回来后,才是谈论的时候,届时我将会为你解说。」

第二次的请问,也是同样地回答。于是他又第三次的请问:「瞿昙啊!您为何要留难我呢?瞿昙啊!您为什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