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年谱
沈去疾著
公元一九三六年 丙子 民国廿五年 七十六岁在苏州报国寺关中。
二月十五日,皈依弟子诸慧心女士专程赴苏拜谒,大师谆谆勉励,并询沪上诸弟子情况。
二月十八日,复许焕文居士书(二)。
二月十八日,复许焕文居士书(二)
丙子仲春,作苏州弘化社第六届出纳报告清册弁言(三)
丙子仲春,作《净土五经》跋(四)。
仲春望日,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流通》序(五)。
丙子季春,作高鹤年居士像赞(六)。
顾德榖居士偕张翰飞谒。大师谓:“汝等既集合多人念佛,尤宜提倡因果报应,以坚彼等信愿。否则徒劳劝说,有始无终。昔梦大师谓:‘善谈心性者,终不离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明乎心性。’至哉言乎!因果者,诚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之大权也。宋儒高谈心性,而拨无天堂地狱,不信三世修证因果之说。以致善无以劝。恶无以惩。此门户之见害之也。汝曹幸勿再倡此说,以自误而误人。”大师又曰:“世界战祸终当爆发。余非有神通,预测将来,亦因果之理如斯耳。......故劝人念佛当以明因识果为第一义”(七)
四月,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经大师之皈依弟子介绍,全家至苏州,住二十余日。至报国寺拜谒,畅谈三次,受皈依,大师赐法名“慧范”。劝其念佛学佛(八)。
五月初八,复拜竹居士书四(九)。
五月十八,复方耀延居士书五(十)。
六月二十,复郭汉儒居士书一(十一)。
七月初五,复张觉明女士书一(十二)。
八月十八日;复张觉明女士书三(十三)。
九月初四,复万梁居士书三(十四)。
九月初八,复张觉明女士书四、书五(十五)
九月十五,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十六)。
九月十七,复屈文六居士书一(十七)。
九月二十,复屈文六居士书二(十八)。
九月廿三,复屈文六居士书三(十九)。
十月初六日,大师出关至上海觉园,参加丙子护国息灾法会。初七法会开始,大师每日作开示法语。十月十五日法会圆满(廿)。
十月十六日,在沪觉园讲三皈五戒,收皈依弟子甚众,居士王纲义亦在此际皈依(廿一)。
时闻绥远灾,即席提倡赈济,除捐收敬仪几三千圆外,更写净资一千(廿二)。 十月十七日晨,由沪返苏,先至报国寺取款汇出后,始循众请登灵岩山。十七日晚,作灵岩开示法语(廿三)。
丙子孟冬,作沪西念佛社缘起(廿四)。
皈依弟子严德彬奉母马太夫人、妹默先。赴苏受三皈,大师慈允。赐严母法名智贞,妹法名德潜。时德彬患乳蛾,(即扁桃炎)时发时愈。大师谕曰:“不必割,多吃素,多念观世音菩萨,常服大悲水,久久自愈。”赐大悲水一瓶(廿五)。皈依弟子王慧常请师为剃度出家,大师曰:“汝年纪太大了!三藏十二部来不及了。纵出家,还不是同我一样,不如这样护法的好。”后王欲做水陆道场,追荐亡母。禀大师。大师曰:“不要做这些,还是念佛好。”(廿六)。
复净之居士书(廿七)。
与南通张海桥居士书(廿八)。
复江易园居士书(廿九)。
复慧空大师书(卅)。
作《无量寿经颂》序(卅一)。
作《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卅二)。
作《物犹如此》序(卅三)。
作《歧路指归》序(卅四)。
作《祭祖用素》序(卅五)。
作《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序(卅六)。
作《无锡佛教净业社年刊》序(卅七)。
作《中国济生会苏州分会捐放生池园,永为灵岩山寺下院功德碑记》(卅八)。 作《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卅九)。
作《成复初忏悔文》跋(四十)。
支持、协助德森法师卫护江西寿量寺等地庙产。江西庙产危殆,三起风潮己有四载,至此年始获保全(四一)。
蒋心禅居士由金至苏谒师,并求皈依。大师对其言曰:“汝名禅,吾不喜。既信我,宜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切莫高攀做不到之禅,结果无成,赐汝法名净信。”(四二)。
作灵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设放生会缘起碑记(四三)。
(一)见《永思集·致陈无我居士书》。
(二)见《三编》卷一第一二八页。
(三)见《三编》卷三第七八七页。
(四)见《三编》卷三第八九三页。
(五)见《三编》卷四第七五六页
(六)见《三编》卷四第八三四页。
(七)见《永思集·追念印光大师赘语》。
按:南通佛教信众组织金沙区佛教居士林,顾德榖应净友之招,亦参加其中。成立于甲戍初夏(一九三四年)并求大师作宣言一篇。见《三编》卷四第八二一页《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八)见《续编》卷上。第一二二页《复某居士书》:“前年一军官,系山西繁峙县人,姓续。以国家不得太平,至中山陵开腹。被人救未死。一弟子以彼以忧国自杀,特劝彼来苏皈依。彼寓苏多日,其妻女亦偕来过。一日,领其女与仆同来,女己有上十岁,仆有近三十岁。彼与光谈话,其女与仆戏顽。彼呵之,女不听,发气呵之,稍静一刻,又顽起来。光知彼是只知愤世,了无治世之才。只一女孩,在光处尚不受约束,况统兵乎!不能教儿女,焉能训兵士乎?”
按:大师此函中所言之续姓军官,即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是也。续将军,吾昔中学时代忻忻仰慕之人物也。将军于中山陵自刎明志时曾慷慨赋诗三章作为绝命词藏之于身。后此诗载于《续范亭诗文集》,吾今犹能背诵其中一首:“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吾中华民族自春秋战国时代起,即有楚之三闾大夫屈原,至近代有蹈海之、陈天华,俱以身为殉,牺牲自己个人生命而欲唤起整个国家民族之觉醒。续将军者,未死之屈大夫,再生之陈天华也。‘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其语何等悲壮!诗人之敏感气质,爱国、忧国之热肠令人崇敬。然则当时之民气固未尝摧残殆尽也!大师责其‘不能教儿女,焉能训兵士?’亦在理中。盖世俗之儒将固不能与佛门之法器相比拟也。观前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时,大师在南五台山调教一顽劣幼僧,其峻厉威仪可以想见矣!
此信未后亦无年月日期。以其与续将军会晤之事,言及“前年......"定为续将军中山陵自刎之后二年。即一九三七年。嗣于沪南人民路旧书铺中,偶得“续范亭文集《为续氏长女(即携至报国寺之小女孩)续磊所编。其中记载有将军自述其陵园剖腹遇救后的经过,记之颇详明。中有“中央医院医治六十五日......苏州住二十余日,五月四日来西湖...""在苏州之报国寺,皈依印光法师,赐名曰‘慧范’”。(“未了生死记”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九日西湖香山精舍)。(《续范亭文集》第六十四页)由此可以证得大师与续范亭将军会晤之时间当在一九三六年四月(公历)中下旬和五月上旬。又,续范亭将军后来在一九四二年时曾作有“忆印光大师”一首。有“作者自注”附记于后“一九三六年,余曾访印光大师于苏州之报国寺,畅谈三次,他劝我学佛念佛,不要参加政治斗争场合,我说日本人来了怎么办?他无可回答,归之于劫数,说大劫难免。他是宿命论者,如今不知怎么样了。”(《续范亭文集》第一四六页)其时印光大师已经圆寂二年,而续帅并不知道,故末了仍颇关心地提及“如今不知怎么样了。”据信中‘寓苏多日’语,乃在春夏之间。谨将续帅生平简历择要略录于后,以纪念其与大师之此一段因缘。
续范亭(公元一八九三——一九四七)中国抗日爱国将领,晋绥抗日根据地领导人之一。原名培模,山西嵉县西社村(今属定襄)人,于一九一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新军忻代宁公团镇远队长。一九一八年入保定漕河军官教育学校学习。后任靖国军第四路军参谋,国民党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国民党新编第一军参谋长。
一九三五年,因痛恨政府腐败,悲愤报国无门,在南京中山陵剖腹明志,轰动全国。遇救后,回山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战区保安司令,暂编第二师师长。一九三九年晋西事变后率部反击阎锡山顽固军,历任山西新军(山西抗敌决死队)总指挥,晋缓边区行署主任,晋缓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病逝于山西临县。
(九)见《三编》卷二第三六七页。
(十)见《三编》卷二第三三一页。
按:此函甚有资料参考价值。妙真法师时为灵岩山寺当家。自言有祖庭东岩寺,为历代老祖庭,在武昌洪山之左,相去几里。伊师公月霞师圆寂后建塔于此。后月霞之徒名慈光者来此看守。有歹人辈欺慈光老而柔和,共欲夺此寺有之。妙真法师因此祈大师设法相救。大师此函乃嘱托方居士出面调停。吾印公老人亦佛门中之侠义士也。世上不平之事当讲则讲,当管则管。佛法慈悲超脱断非叫人抛却正义,自私自利也。
(十一)见《三编》卷二第三一三页。
(十二)见《三编》卷二第五0九页。
按:大师开示:“以文字书画、音乐,接引初机入佛法海,乃菩萨大愿。然须自审有不随境缘之定力,则于己于人均有大益,否则一味向外事上用心,恐于了生死一着子,弄得难以成就也。”然则此“不随境缘所转之定力”,岂易言哉!故余以为,凡欲以文字、书画、音乐接引初机者,自家心里须先不存丝毫矜夸、浮奢之气,未作之先瞻前顾后、兢兢业业,既为之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忖自念能不随彼境缘之转乎?时时戒备,刻不松懈,则定力或有二三分在焉。
(十三)见《三编》卷一第五0九页。
(十四)见《三编》卷二第一五五页。
(十五)见《三编》卷二第五一0页。
按:大师复张觉明书五,信末但署“民廿五”,无月日,全函仅两句话。
《复张觉明女士书五》
光本一土木形骸,被汝装饰得金碧辉煌矣。虽可暂悦众目,实则常愧我心也。
(民廿五)
(十六)见三编《卷二》第三0三页。
按:此信末亦无年份时间。据函内所云:“《九华志》定在明年夏秋间”等语,考《续编》文钞第四十二页“重修九华山志”文署于“民国二十六年”,则此信当在民国二十五年即一九三六年时所写。其时日本侵华战火势焰方炽,猖獗异常。苏州虽尚未沦陷,形势亦危,全国上下皆人心惶惶。谚云:“宁为治世犬,莫作乱离人”。谢氏以川中危险,欲举家至苏州避难,计划未定,作书与大师求教。观大师复信中所云:“现在苏州似乎安靖,倘东西洋战事一起,则上海及近海之地,均我彼之水陆战地。苏州之危,危于成都矣!”此后局势发展,一如印老所言,于此可见大师之卓识远见。大师一生处于吾中华祖国多难之秋,余诵其《文钞》诸复函书文,其慈悲垂念、忧国忧民恻隐之心,屡屡于字里行间见之。且于来函所祈求开示者,皆予切实答复,事事为彼设身处地着想,感人至深,此即是佛旨救危指迷、济世度人之真正菩萨行也。不然,以大师之身份。尽可以“出家人”不理世俗事务喻之,或则故高姿态,大谈教理,作一模棱两可虚玄之辞以搪塞之,俱为不负责任之妙法,而于求助之人,其损害巨矣。大凡人当危急患难之中,常智亦失,所谓六神无主也,此时此际,苟得平素信任敬仰且又熟悉之师友,从旁一言数语点醒启示,则顿可省悟,扭转乾坤,转危为安。惜乎痛乎此一言之珍贵难得也。余诵此函,于大师像前顶礼三拜又复顶礼,不胜感泣之至。
(十七)见《三编》卷一第一一五页。
屈文六(一八八三——?)即屈映光。近代佛教居士。字文六,法名法贤。生于公元一八八三年。浙江临海人。一九0七年加入光复会。嗣后于上海创办《风雨报》,宣传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任杭州兵站司令等职。一九一六年于反对袁世凯称帝之讨袁运动中,被推举为浙江(独立)都督。一九一七年退居上海研习佛学。一九二九年,受密宗灌顶。从此内修密法,外办赈务,以弘法利生为己任。晚年住台湾桃园县大溪斋明寺,继续弘扬佛法。著作有《金刚经诠释》、《心经诠释》等。
按;此函与前函,俱是印光大师应上海屈映光居士等祈请,应允到上海参加丙子护国息灾法会所复(时大师尚在苏州报国寺闭关,此为特殊情况破关)。
(十八)见《三编》卷一第一一六页。
(十九)见《三编》卷一第一一八页。
按:此函中有记述当时上海佛教会请大师入会之事。由德森法师转述,并须交基金会费一百元,并挽介绍人等,填写表格“志愿书”。大师对此似颇不耐烦,然仍以礼仪关系敷衍之,只填写了一个名字“释印光”,并说:“至于后面各项,以七十六岁旦夕将死之人,似不须络索也。”
(廿)见《续编》卷下第一一三页《灵岩开示法语序》:“光于十九年二月来此,四月即在报国寺入关,己六年多矣。以老而无能,拟老死关中,因佛教会诸公之请,祈于护国息灾会中每日说一次开示,发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提倡信愿念佛,即生了脱之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固辞不获,遂于本月初六日出关往沪,以尽我护国之义务。十五日圆满,十六日为说三皈五戒。今晨由沪径来此间,而苏垣诸居士皆先来。”
(廿一)见《永思集·因纪念恩师追忆某老和尚开示》
按:王纲义在此文中记之为“民国二十四年在上海觉园息灾法会,得蒙摄受皈依。”所记皈依日期有错,幸而此法会日期书载清楚明确。
(廿二)见《永思集续编·印光大师的人生佛教》:“民国二十五年,赴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说法,闻绥远灾,即席提倡,除捐收敬仪几三千圆外,更写净资一千。车返苏城,先至寺取款汇后,始循众请登灵岩山,其如饥如溺之悲心类皆如是。”
(廿三)见《续编》卷下《灵岩开示法语序》;
《永思集·印光大师的人生佛教》;《三编》卷下第一一0九页。同时可见《续编》卷下一一三页。两文俱同,《三编》标题为《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续编》标题为《灵岩开示法语序》。《三编》标题下注云:“(此段记者未录,乃老人补记,故全用文言。)”
按:此篇开示法语共分十六节,第一节乃叙述灵岩山道场最初开山之历史及以后兴废之经过,再述真达法师主持下创建此十方专修净土道场之规矩。开示法语中后十五节皆为当时记录者所笔记,惟此第一节记录者未记,后由印光法师本人自为补入,故全用文言,而其余十五节皆为当时口语白话。大师此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净土念佛法门为当今学佛修行、了生脱死唯一殊胜法门之根本道理,并且讲了唐朝大历年间慧林寺圆泽禅师转世投胎故事,说明纵能坐脱立亡,预知生死,而仍不能了生脱死,逃脱六道轮回之难如此。大师随后列举禅宗、密宗、台宗、与净土法门比较,这些法门亦是甚为了不起的,只是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渐渐陋劣,业障增加,己非禅、台、密诸宗大德昔日成道之世矣。随引《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印光大师于是年十月初六出关,离苏州报国寺,至沪参加护国息灾法会。十五日法会圆满。十六日说三皈五戒。十七日晨离沪直赴苏州至报国寺,取款汇赈后再上灵岩山寺。此长篇大论开示说法,即为当日晚间在灵岩山寺对大众所说。其时三十年代之中国交通,远未有今日便利。即今由沪直赴至达灵岩山寺,亦犹须三、四个小时,况当五十多年前耶!以大师七十六岁高令,偌大法会结束后未事休顿,随即奔赴返苏,后直驰灵岩,跋涉上山,几无憩息,当晚即作此长篇开示,其勉力佛道,弘法利生亦辛劳至矣!
(廿四)见《三编》卷三第七九三页。
按:沪西念佛社由当时上海乔恂如、金善生等居士于沪西曹行镇殿子庙创立。(廿五)见《纪念文集·三周纪念话师恩》。
(廿六)见《永思集·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二十五年,我母归西。在日有愿,思做一场水陆。怕我用钱太多,遂未说。逝后,予妻对我话起,予思有愿必偿,即预备在旌忠寺戒期里做。一日与主席和尚及二三亲近缁友商量主法人选。......次晨即到苏谒师,临行随便禀告欲做水陆之意,师曰:‘不要做这些,还是念佛好。予答:‘吾母即有此心,当酬其愿。’师曰‘你做是做,不要拿你尺码子量人。’当恐余不悟,再曰:‘如拿你尺码子量人,不但这水陆做得无功德,你还要遭怨!”
(廿七)见《续编》卷上第一一八页。
(廿八)见《续编》卷上第一七五页。
(廿九)见《续编》卷上第一九五页。
江易圆(一八七五——一九四二),近代佛教居士、学者。字易圆,名谦,号阳复。安徽婺源人,幼诵儒经,十三能诗文,十九岁受业于张謇门下。一九0二年任通州师范学校校长。一九一四任江苏教育厅厅长。次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一九一八年病,病中得阅彭二林著《无量寿经起信论》,遂深植信根,一心念佛,不服药而病霍然痊愈。嗣后皈依谛闲法师、印光法师。博览三藏,融会各宗,归于净土,颇得大师称许。旋创佛光社于婺源、江湾,并于各地设立分社。一九四一年移居沪上,仍应各方之请讲经弘法。后期沉酣于〈扶乩〉一事,崇信乩坛所示,沉湎着迷。遂为印光大师严历批判指斥,而仍无悔悟之心。一九四二年四月病逝。生平著作有合辑《阳复斋丛刊》内容包括颇广,主张儒佛合一,共同弘道。
(卅)见《续编》卷上第一九九页。
(卅一)见《续编》卷下第一0七页。
(卅二)见《续编》卷下第一一五页。
按:《碛砂版大藏经》,简称《碛砂藏》。南宋理宗绍定四年至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一二三一——一三二一年),由宏道、法尼二尼发愿,释法忠、清圭等人先后主持,于平江碛砂(今江苏吴县)延圣禅院雕印梵夹本,共一千五百三十二部,六千三百六十二卷。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于陕西西安卧龙寺发现此藏经本。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上海影印碛砂版大藏经会》朱子桥居士等将梵夹本改作方册影印发行,共五百九十三册。
(卅三)见《续编》卷下第一二四页。
按:《物尤如此》,清嘉庆、道光年间,江西广丰人徐谦所辑。徐谦字白舫,曾为清太史,后隐居不仕。收集有关记述动物灵感德行之故事,辑为一书,志在劝化戒杀放生。大师推崇此书〈虽不言戒杀,实为戒杀之冠〉。
(卅四)见《续编》卷下第一二七页。
按:《岐路指归》,大师之皈依弟子山东莒城战德克居士编辑,李德明(炳南)校订。以问答方式阐扬净土宗之初机接引读物。
(卅五)见《续编》卷下第一二九页。
(卅六)见《续编》卷下第一三四页。
按:大师于本年十月初六出关离苏至沪,参加上海丙子护国息灾法会,其于会上每日所作之开示法语,由邓慧载等数居士记录。会后邓居士及无锡三、二居士将彼等由收音机转播记录之文字稿呈请大师过目鉴定,以便刊印。大师遂为审阅,且为之序。
大师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邓慧载记录,见《三编》之下册第一0六三页。
(卅七)见《续编》卷下第一三五页。
(卅八)见《续编》卷下第一四八页。
(卅九)见《续编》卷下第二一五页。
(四0)见《续编》卷下第二四六页。
(四一)见《永思集·行业记》。
(四二)见《纪念文集·纪念印祖他心通》。
(四三)见《续编》卷下第一六九页。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