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吴潜《南柯子》赏析

发布时间:2022-11-14 06:28:32作者:大悲咒入门网

  拉稍寺摩崖浮雕造像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

  拉稍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间的大佛高达40余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摩崖浮雕。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铛作响。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从拉稍寺沿沟进1华里处便是千佛洞,因壁画绘千佛而得名。洞内原有7窟,现残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秀美,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

  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与水帘洞隔山相对,为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迟迥所建。

  拉稍寺的壁画约占整个崖面的三分之二左右,由于受风雨长期剥蚀而大部脱落,现存的壁画也非常珍贵。大佛之上架设三十一米长、三米深的木结构遮檐,遮檐上悬挂风铎,清脆悦耳的风铎钟声,悠扬地回荡在峡谷之中。拉稍寺是在北周明帝成元年间(公元559年),由当时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迟炯与一个比丘合建的,后经隋、唐、元几度重修,期间经历了五朝八个世纪,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珍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