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宝塔寺,登塔可以眺远,俗名木塔寺。在兰州内城西北隅,即今木塔巷至永昌路北段之间。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高昌王麴文泰捐资命使者以他的名义创建。元世祖至元间重修,赐名嘉福寺。明代肃王捐助,四次续修,成为兰州最为宽敞壮丽的名刹。
由盛兴佛教的高昌国所建的宝塔寺,带有印度佛寺的风格。布局以宝塔为中心,四周以殿阁围成庭院。宝塔木结构密檐十三层,八面玲珑,“高可百余尺,下周二十丈,上约八十围”。塔内有悬梯可登,旋转而上。塔体愈往上越小,十三级以上为铁顶。铁顶高度及周长均五尺,上铸“宝塔建于唐贞观九年”九字。铁顶之上为塔刹。塔的底部围建护殿,两翼筑以重台,增强了木塔的稳定性。志称塔身“珠璎四覆,玉贝圜通,铃语风闻,神光夜彻”,故称之为宝塔。宝塔高出城墙,与白塔山之白塔,一高一低,一木一砖,分列黄河南北,遥相呼应,形成对景。登塔纵目,但见九曲黄河来眼底,千峰环拱古金城,不由欢喜赞叹能工巧匠之神技。
宝塔正南为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殿左为尊胜殿,右为准提殿。再南为山门,约略在今木塔巷南段。宝塔正北为毗卢阁,藏有《大藏经》一部。再北为药师殿、斗母殿、文殊殿、普贤殿,左右为廊庑,供奉天龙八部像,绘有千佛壁画。最北靠近城墙左近,为香积厨、浴室、库房、粮仓等生活设施。
清康熙十年(1671年),寺僧香烛不慎,木塔被烧毁。后经甘肃巡抚巴锡、叶穆济等捐资,寺僧性宽持钵云游,四方化缘,寺僧守禧总管经费,苦心经营,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二十五年(1686年)重建木塔,但其规模已较旧塔卑小。可惜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木塔又毁于火。唐贞观间所铸铁顶堕地,碎为数十瓣,寺僧将其埋于塔基。我们只能从《金城揽胜图》中领略它的风采。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