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陈学华:「年画传说之十三」冯骥才与朱仙镇年画

发布时间:2024-09-18 10:51:31作者:大悲咒
陈学华:「年画传说之十三」冯骥才与朱仙镇年画

2002年10月28日,朱仙镇迎来了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在古镇岳庙大街宽敞的马路上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全国年画生产基地的艺术家和数十家电视台、报刊社的记者一千五百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古镇万人空巷,居民涌上街头,房顶上、墙头上、停靠街旁的汽车和拖拉机上,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坐着的,踮起脚尖站在地上的,认人搀扶着的老人,骑在大人双肩上的孩子们,无不注视着临时搭建的主席台,聆听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作题为《让历史的辉煌照亮明天》的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他说:“在这里,在中国年画历史源头朱仙镇,举办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既是对中国年画这一巨大的文化遗产进行总结性的整理,也是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历史性的开端与发动”。他还说“我们之所以要从年画下手,主要原因就是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龙头,这是我的看法。”“龙头”、“源头”、“开端”、“发动”,这一个个饱含着起点意义的词汇向中国和世界庄严宣布,伟大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今天从河南的朱仙镇正式启动了。冯骥才先生的重要讲话,既是研究中国木版年画的宝贵指南,又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嘹亮号角!

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极为幸运的,这是因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朱仙镇年画曾经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注、厚爱和支持;二十一世纪初,面临民间文化泯灭的历史命运,朱仙镇年画又得到冯骥才先生特别的关怀和高度的评价。如果说鲁迅先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旗手和主将;那么,冯骥才先生正是当今中国大地上进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动者和火炬。冯骥才以其在文化上的卓越建树、巨大号召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事业中,成为众望所归的精英和人杰。中国民协选择朱仙镇作为会址召开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冯骥才在研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冯骥才为“中国朱仙镇年画博物馆”、“河南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和《开封论艺》题写牌名和书名,这是朱仙镇木版年画莫大的荣誉,足以引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骄傲和自豪。

冯骥才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厚爱、关怀和评价,绝对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这中间怀有他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对民间艺术原始生态的尊重,还有他对民族文化遗产抢救的情结和理念。作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动者,冯骥才正如一把火炬,照亮了国人文化视野的广远前程,为那些肓目陶醉在“全球化”憧憬中和迷恋在“与国际接轨”渴望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冯骥才看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确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入WTO,使我国快速融入了全球化。但他又迅速而锐敏地发现,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全球化,更是一种霸权。在全球化中,外来文化以高科技手段,遍过WTO的绿色通道,超越一切“障碍”,风驰电掣般进入我国社会生活的中心和青少年一代的心灵,好莱坞、NBA,广告、影星、歌星、球星、势头强劲,铺天盖地而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和审美习惯,全部推向边缘,由它来唱主角。在这个时代的狂潮中,被冲散、冲垮的,首当其冲的是类似朱仙镇木版年画这样的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民族文化的源泉。因此,冯骥才坚定地认为,愈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文化愈应是全球的本土化,愈应绷紧传统文化这根维系祖根的神经。

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农耕时代创造的民间文化。首先,在农耕文明转型为现代工业文明之际,农耕时代创造的民间文化必然随之瓦解,消失、涣散和泯灭。其次,民间文化历来被认为是一种下里巴人的文化,层次低,不起眼,可有可无,甚至被统治阶层认为“不算文化”。民间文化历来没有地位,自生自灭。在时代狂潮面前速死,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再次,由于新世纪,新时代的到来,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居室摆设等等自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民间文化无疾而终。从本质讲。这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面对传统文化的大量消亡,我们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是,自觉地为泯灭的和即将死亡的民间文化料理好“后事”,迅速地抢救、整理、出版,恭恭敬敬地将这些类似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原始生态文化遗产送进中华历史博物馆珍藏起来,供后人瞻仰,研究、继承和弘扬。这是我们最可珍贵的民族根脉。

冯骥才曾在一篇又一篇文章中反复强调,“民族的根脉”,说到底是对故土与族根的认同,是指扎根在民族本土的原生态文化。这种原生态文化,是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古老文化,是人民愿望和情感的直接表现,具有广阔的社会覆盖面,蕴藏着巨大的社会能量。原始生态文化的盛典,是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传统的节日中,民族的理想愿望、精神情感、审美习惯被分外强烈地发挥着;民族的自尊、自爱和自豪被分外鲜明地体现着。挽住民族的根脉,不仅仅是对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也是建设科学的、大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快速融入全球化的历史关头,我们要有文化的高度敏感,并牢牢抓住民间文化这个重心,让民间文化进入各个社会学科专家的视野,列入各级政府、尤其是国家政策决策机构的议事日程,切实把挽住民族根脉的千年大计落到实处,在这里,“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思想的果实在行动中。抢救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冯骥才借鉴法国和日本保护民族文化的有益经验,为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规定了一个严格的标准,这就是:要从时代的使命、人类的高度、文化的角度以及后人的视角,对待这次规模

空前的中国民间文化的大盘点、大普查、大记录、大收集、大整理、大总结、大建设。抢救工作要做到每一位才高艺湛的民间艺人身上。冯骥才还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这就是:“大到古村落,小至荷包,要“一网打尽”。我们要用抢救出来的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填补中国文化史的一项巨大空白,敢与历史上《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文化工程相媲美,切切实实还中国文化一个全貌。冯骥才在朱仙镇岳庙大街万人空巷会场上的宏论和行动,无不是他神圣使命的真切体现,是他言信行果的生动写照。

在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活动的推动下,根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的部署,河南省于2003初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普查与编纂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由民俗专家、年画专家、摄影艺术家、电视艺术家等组成工作班子,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产地的历史人文、自然环境、民俗生活以及地域心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记录;对开封及朱仙镇的重要风物、历史遗迹、街道、村落、老店遗址、民俗事象、生活景象以及年画收藏单位和个人收藏者分别进行入户调查、拍照、摄录;对年画的制作过程、工具材料、

艺人店铺、年画作品、行业习俗、口诀歌谣采用“文字、图片、摄影”三结合的手段,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立体记录;对现有的年画古版、新版、年画样张进行详细登记,并逐一拍照。普查小组还深入豫北安阳、濮阳,豫南偃师,卢氏、登封等地进行调查,搜集年画资料九十多种、四百二十余幅,拍摄图片资料二百二拾陆幅,摄录影像资料二百二十分钟,攒写文字资料1.2万字,查清了这些年画产地的历史、现状及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源流关系,丰富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内容,掌握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流布和外延。

朱仙镇木版年画这次空前的普查、整理和编纂,登记了国内外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清代、民国时期年画样张122幅,散落民间的年画明、清古版108种、220余块。其中,明代画版《千手千眼佛》、《天地全神》、《大龙牌天》等是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发现最早的古版,十分珍贵。这次大普查,共拍摄图片2000余幅,摄录影视资料1000余分钟,整理后制成每集100分钟的光盘5集,经冯骥才、薄松年老先生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又进行了补查、修正、核实和补充,数易其稿,最后形成8.3万字的书稿,作为《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出版。朱仙镇木版年画遗产的抢救工作历时两年,终于结出硕果,可以告慰祖先,传之子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