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质疑哈佛人生目标调查

发布时间:2023-07-19 10:17:55作者:大悲咒
质疑哈佛人生目标调查 作者曾任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现任北京教育人才培训中心主任。 文/任占忠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普遍使用着哈佛大学关于人生目标调查的案例。案例中提到,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各校引用这项调查的目的是要证实制订目标的重要性,人生目标越清晰,越长远越好,反之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涯发展。因此,引导学生以 3% 为榜样来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相应的职业规划,并坚持不懈。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各高校已经普遍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而能够制订清晰、长远目标的学生仍为数不多。笔者在某高校的一次就业指导讲座时,对在场的应届毕业生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1%的学生回答的问卷属于拥有清晰的职业目标,但也并非都是长远的。其实,哈佛调查有清晰目标的也仅为13%,87%的学生是没有目标或目标模糊。 由此我想,对大学生来讲,其职业发展程度真的是由其目标的清晰、远近度和决心所决定的吗? 我想尽办法在网上搜索哈佛大学这项调查的来历,结果,至今没有发现调查的确切时间,谁人开展和发布的。难道这是以讹传讹?我不敢这样相信,但也不敢确信其真实性。 就在我质疑哈佛大学的这项调查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买到一本名为《哈佛家训》的书,书中有一篇名为《艾尔森的发现》,公布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的一项统计。这篇文章中指出,艾尔森对全世界100名在各行业取得成就的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他们的兴趣并不在那上面。既然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没什么兴趣,自然不会成为当初的职业目标。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么多人的辉煌事业呢?艾尔森博士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最后的结论是,因为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 高度责任感的驱使,这些成功人土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显然,这与哈佛大学的那项调查结论格格不入。 由此,我又想到在另一本书中看到的联想销售第一人张小平的成功案例。张小平,是一所民办学校的专科女毕业生,她多次求职遭到拒绝,陷入极度困惑,显然,任何目标对她来讲都是奢望,也失去了意义。她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并寻求发展机会。这样,张小平在应聘北京运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时,开出了求职中令常人难以置信的 身价 ,她承诺 做不出业绩不要任何报酬,如果做出业绩,适当给我一点回报就可以了; 可以不计工作时间,只要公司需要,我可以随时随地赶到; 可以不计工种,无论多脏多累的活,我都愿意做;公司如果觉得我不合适,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将我辞退。 这样,她终于有了工作机会。后来张小平又应聘到到联想集团晨拓公司,起初为前台接待。她每到一处,都勤奋认真的工作,努力的学习,6年后,她的电脑销售额达3个亿,奇迹出现了。这也是个无法制定清晰目标而职业成功的生活中的案例。 诚然,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目标为人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是使人奋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可以找出不少因目标清晰而成功的案例。但是,人的发展路径不会仅此一条,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世界,职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发展,有一种比职业规划更重要且更具决定性的能力,即职业适应力。人们只有具备这种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才更易取得成功。职业适应并不排斥职业规划,而是把当前的目标作为继续探索的起点。职业适应是让人们放开职业发展的视野,从一个目标,一条线,一股劲的职业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在不可预测和急剧变化的现实中寻求发展之路。这条路,似乎是一条比职业规划更加宽广,更务实的路。 对于大学生来讲,由于长期生活于家庭和校园环境,随之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合乎职场要求的习惯、性格和价值取向,并且,这些个性尚处于未经实践验证的不定型状态。以这些个性作为职业目标的 知己 依据,不仅值得商榷,而且会限制学生的继续探索和潜能发掘。因此,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职业目标教育,更需要鼓励开放性职业探索和帮助其拓展适应职场的能力。大学生,主要是解决其志向问题,即帮助立志和定向。 志 是理想, 向 是方向。明确了志向,再进行开放式的职业探索,并通过实践逐渐聚焦,以为就业和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即使制订了清晰或比较清晰目标的大学生,开展职业适应性指导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及早培养职业化素质。企业选人,不仅看学习成绩,更注重职业态度等方面的 软实力 ,具备职业素养的大学生,无疑更具职场竞争实力;二、遇到职场失利,以适应的态度面对,不仅利于排除焦躁、郁闷情绪,而且利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三、入职后,能有效的缩短胜任职位的过渡期,加速职业发展。 在职业适应上,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表明,一个缺乏适应新环境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现代企业中立足的。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入职半年后对所在单位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占到30%多。尽管其中会有单位的某种原因,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入职后的不适应。面对不适应,有些毕业生往往选择跳槽或消极工作的态度,这势必影响职业的发展。李开复在他的《世界因你不同》中说 是的,人生有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如你所愿,但是,当我们接受了某种决定的时候,就要学会随遇而安。 接受这种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的环境,才是职业发展之路。 前文所谓的哈佛调查案例实际上是这样告诉学生:如果你没有清晰而长远的职业目标,或者没有坚持这个目标,就不会有大的职业发展。这一结论,尽管反映了一部分成功者所走过的路,但我们不能将此作为适合于每个人成功的普遍规律,也不宜以此作为职业规划的统一模板。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适者成功,似乎是职业发展的另一更重要的规律。即使你当下还没有确立一个清晰且长远目标,但你志向高远,立足眼前工作机会,并认真做好当前事情,这就是你成功的起点,照样可以大有作为。 前日本邮电大臣野田圣子,入职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帝国酒店清洁厕所,每天都要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才算合格。对此,她伸手触及到马桶时就几乎呕吐,上班不到一个月便开始讨厌这份工作。有一天,一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抹完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满满一杯厕所水,并在她面前一饮而尽,理由是向她证明他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也可以饮。这件事使野田圣子发现了自己工作态度上的问题,于是对自己说: 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个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一次,当她抹完马桶之后,毅然将一杯厕所水喝下。而这次经历也为她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埃尔森的调查和张小平的案例不也是这样吗?名人中,生活中,适者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为尚未制订清晰长远的目标或在求职中未能如愿以偿的实现目标而焦躁和困惑。适应环境,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发展方向,就是在向成功一步步迈进。 现实的环境,常常不会如人所愿,我们要记住比尔 盖茨在给青年的11条忠告中第一条所说的话,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者成功,则是人类社会的职业发展规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入门网